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我朋友小馬是做新媒體的,經常加班寫稿,她賣保險的室友不屑的說,“你這每天發的文章我20分鐘就能寫出來一篇”,後來小馬搬家了。

我們行政小杜,說她的程序員男友熬夜敲代碼時感慨了一句,“真羨慕你,工作這麼輕鬆”,後來那個程序員成了單身狗。

劇組裡類似的事情更直接,演員直接說編劇你這段戲寫的不對,導演直接說攝影師你機位擺的不對,誰TM都能說外聯你這個景兒找的不對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如果不是圈裡人,很難相信劇組是這樣的,我問過好多圈外的朋友,他們覺得拍戲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劇組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地方,是藝術家的天堂,是一個有愛的團隊。

但是常年混劇組的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個特別考驗人情商的地方,撕逼是工作常態,吐槽是生活狀態,喝殺青酒那天沒打起來,說明團隊之間確實有愛

既然智景要做一個為外聯老師服務的平臺,那麼外聯製片這份工作到底有多苦、多不受人待見,我就要借這個平臺說說了。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外聯老師的苦B日常

外聯老師,下雪大計劃的景拍不了,這幾個景哪個明天能拍?

外聯老師,明天拍醫院,服裝老師不買白大褂麻煩您…

外聯老師,明晚夜戲50噸吊車三點半到現場麻煩您…

外聯老師,導演說明天景不行啊,您找幾個新的咱再看看…

外聯老師,這周邊有沒有朋友,拍上墳的戲導演說盤子不行…

外聯老師,明天雨戲,水罐車記得帶噴頭和消防水帶啊。

外聯老師,快來現場啊!箱車壓了莊稼,被人堵上轉不了場!

外聯老師,這個地方武戲導演說用倆汽油彈烘托一下氣氛…

外聯老師,消防車來兩輛吧…

外聯老師,本地群眾有沒有啊?

外聯老師,演員病了,明天法院的戲往後挪挪行嗎?

外聯老師,剛才撤景的時候燈哥把天花板捅漏了…

外聯老師,您睡了嗎?女一的鞋子落在拍攝現場了明早要用…

外聯老師,您醒醒,雨下大了統籌老師找您要內景…

外聯老師……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外聯老師為什麼那麼不受人待見?

一,外聯製片這一行沒有規範的行業標準,什麼樣是好,什麼樣的不好,沒有標準可以衡量。相比之下,美術燈光行當已經有了一套衡量體系和標準。

二,沒有一所學校、一個專業是關於外聯的,讓人感覺幹外聯的都是野路子,沒啥技術含量,甚至可有可無。

三,人們普遍有一種錯覺,只要認識的地方多,或者能利用的人脈多,這人就可以當外聯,這讓外聯製片成為了純靠資源人脈吃飯的行當。

四,場景沒有形成價格體系,外加劇組是一個臨時性的團隊,製片和外聯之間很容易互不信任,這也造成了圈子對外聯的誤解。

五,因為沒有入行門檻標準,外聯這一行確實什麼人都有,尤其是出現了一些黑外聯,給這一行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真正的外聯也是恨得牙癢癢。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外聯製片不應該是這樣的嗎?

一,外聯製片是半個美術。

最後熒幕上呈現的,是連續的鏡頭, 拍戲時其實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完成的,每組鏡頭都得和諧,環境和氛圍要一致。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古裝劇裡不能有電線杆子,否則就穿幫了。所以整部戲的調性和方向由導演和美術把控,實際是由外聯製片來實現的。

二,外聯製片是半個編劇。

一部戲在籌備階段時,導演和美術老師會給出場景參考,剩下的所有找景工作,全部交由外聯承擔。一個優秀的外聯老師,對劇本的熟悉程度,不亞於導演和編劇。他們會根據劇本劇情列出場景表,一部戲少說上百個鏡頭,一個轉身就需要換一個景兒,僅僅是堪景前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很繁瑣了。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三,外聯製片是半個商務。

誰都想花少點錢辦多點事,只是沒想到商務的活兒也被外聯承包了。製片不僅希望外聯能把場地價格殺到最低,甚至希望用廣告植入或是片尾鳴謝的方式交換到免費的資源,而這項艱鉅而且隨時會捱罵的工作,也由外聯揹負。

四,外聯製片是半個民工。

堪景,在傳統影視行業中還是個純靠人工的苦差事。大家對這個行業的現狀都習慣了,甚至有感情了,也有抱怨,但還是願意按老規矩辦事,並且圖片、文字能傳達的信息有限,實地堪景仍是找場景工作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環。

五,外聯製片是半個司機。

實地堪景,是個折磨身心的體力活。親自去一趟可不是戲裡鏡頭一切就到了這麼簡單,以北京為例,在實地堪景的過程中,繞著北京城跑好幾天的情況太常見了,這麼一天三四百公里的跑,是個神仙都累冒煙了,何況是人。最折磨人的是這麼跑並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景兒,很可能白跑了。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六,外聯製片是半個攝影。

找景兒容易,找跟劇情搭的景兒太難了。因為很多圖片和文字都無法傳達細節,比如找一處廢棄的工廠拍一場格鬥的戲份,從圖片上看超級合適,因為這場戲不僅有正切的鏡頭,還要有反打的鏡頭,到現場一看,工廠正對著現代居民樓,沒法反打。也能拍,但是要後期把居民樓P掉,《仙劍》裡給霍建華手上P一包子就需要5萬,這麼一合計,還是換景兒吧。

七,外聯製片是半個財務、半個統籌、半個道具…

找景兒,又不只是找景兒。外聯製片實地堪景,不僅僅是在判斷場景本身跟劇情是否合適,還要根據預算衡量成本和費用,考量所有場景的分佈情況和周邊交通,控制轉場成本,還不得不考慮道具、住宿、車輛等,非常考驗一個人協調與平衡全局的能力,所以能把外聯製片這個活兒做好,真不容易。

劇組外聯製片:不懂你別瞎BB!

八,外聯製片是個垃圾桶。

活兒多,事兒苦,還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可能我這麼說幹外聯的,其他人該不樂意了,大家都覺得自己更苦,圈子已經成了比苦的舞臺了,這究竟是圈子的問題,還是圈子裡的人的問題呢?一半一半吧,大家節哀。

人常說,術業有專攻,瞎BB並不會顯得自己有本事,反而會成為別人眼中的傻B,給自己長本事的方式這麼多,千萬別選最low的

真正愛這一行的外聯老師,始終堅守著該有的職業操守和底線,還記得剛入行的時候,向前輩請教如何當好外聯,老師說了八個字——心正、眼亮、手淨、腿勤。我始終沒忘,相信很多外聯和我一樣,也有類似的底線。

最後還是感謝智景給了我一次發聲的機會,我之所以決定站出來說出這些話,不是來拉仇恨的,相反,是想為我賴以為生的行當做一些事情,說不上高尚,也是為了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