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騷擾電話不勝其煩?檢察院出手了!

「公益诉讼」骚扰电话不胜其烦?检察院出手了!

說到推銷電話,相信每個人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一會兒賣房子、一會兒辦貸款、一會兒又來個推薦股票,推銷電話擾民已經成了公害。

今年5月底,中國之聲報道了“寧波市急救中心接1600多個騷擾電話,嚴重影響正常工作”一事。隨著媒體的報道,當地相關部門採取了相應措施,有力打擊了騷擾電話的氣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稍有消停的騷擾電話又開始猖獗起來。對於這一社會頑疾,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行動了。檢察機關怎麼治理呢?

“推銷電話不要太多,又是什麼買房子的,又是什麼炒黃金炒股票的,我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拿到我的電話號碼。像我們工作關係,手機每天都是不能關機的。看到陌生號碼,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接我就氣得想把手機砸掉。”

寧波市民王女士的遭遇,相信大家都曾遇到過。這樣的騷擾電話還曾經嚴重影響了120急救中心。在今年5月份,寧波市120急救熱線在一個月內接到了1600個推銷電話,引發輿論持續關注。而隨著媒體的介入,當地通信管理局、住建委等部門開展了聯合行動。在一段時間內,有力打擊了推銷電話的囂張氣焰。

「公益诉讼」骚扰电话不胜其烦?检察院出手了!

不過,在稍微清淨了一段時間後,最近,推銷電話又開始多了起來。那麼,這些推銷電話究竟能不能管?難道任由它擾民成為公害?2017年底,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開始著手做一件事情。海曙區檢察院檢察長李鍾介紹說,他們打算就推銷電話擾民一事,提起公益訴訟。

“公益訴訟,它的立法原意就是當不特定的公眾利益受到侵害,但是受侵害的個體不適合做原告來求訴這個事情的時候,有一個國家派的公益訴訟的人來從事這個工作。”

在提起公益訴訟之前,海曙區檢察院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著手蒐集相關證據。李鍾介紹說,他們找到了江蘇的一家技術公司。

“因為我知道他們之前已經給其他的房產商搞過這個東西。我們找到他,就說假如我們想做房產的話,你這個號段能不能拿出來?你拿出來怎麼樣保證打到很多人哪裡去?他就把他的設備,原原本本拿出來給我們看。比如網線接進,8條線輸出,從號池裡拿出號段,就可以拿這個號段撥。”

檢察院隨後購買了該套系統。一共花費2800元,其中設備費800元,電話充值費2000元。電話充值費用於後續群呼使用,每條線路30元月租費,撥打電話每分鐘5分錢。檢察官在使用時,通過互聯網登錄該公司服務器。每次撥出電話時,主叫號碼都隨機顯示為電信“181”開頭的手機號,且都無法回撥。據瞭解,該公司服務器上存著約1萬個中國電信手機號碼。

那麼,要治理這些騷擾電話,從技術上能不能實現?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檢察長李鍾認為,完全可以做到。

“你想現在是大數據的時代,一個公司在經營它的電信業務的當中,它的號碼它能夠不知道?拉開後臺一看:主叫在幾百次的,甚至以上的,肯定不正常。”

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的事,為何相關部門沒有行動?李鍾分析:一是利益驅使;二是主管部門不作為。

“所以說,我當時就氣憤了,我說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不惜犧牲大眾的利益。通信管理,一個通信代表了你的行業性質;管理代表了你的職能,你當然要管。”

通信管理局是電信業務的主管部門。他們對待騷擾電話的態度,記者早在今年5月份120被騷擾一事中有過領教。當時,很多媒體都向寧波市通信管理局提出了採訪要求。

“這個事情這樣,我們這邊不對外的,你們要了解要麼跟我們省通信管理局聯繫好吧?”

記者:“剛剛給寧波通信管理局打電話想採訪,他們說要你們這邊要走個流程,通過你們?”

“你那個要記者證採訪提綱發過來,包括你們單位名稱什麼都發過來。”

記者:“這個大概什麼時候有迴音?”

“這個不好說,這個要走流程看領導批了。”

不過,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檢察長李鍾認為,寧波市通信管理局這種推脫的態度,正是不作為的表現。

7月12號當天,李鍾帶著兩名同事,來到寧波市通信管理局,鄭重向他們送達了檢察建議書。在這份建議書裡,檢察院建議通信管理部門積極履職,對當前“騷擾電話”擾民的現實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改進和完善電信業務管理辦法,整改期限為2個月。李鐘錶示,如果通信管理局未能在限期內整改,最終可能要被正式起訴。

“公益訴訟裡面分檢察建議送達、完了還有訴前會議,還有個正式的起訴。”

寧波市通信管理局又是如何看待這份檢察建議書的?記者隨後撥打該局局長和辦公室的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瞭解到,這已經不是寧波檢察機關第一次提起公益訴訟。2015年,寧波市北侖區一拆遷戶因為拒不拆遷導致軌道交通建設擱淺,寧波市北侖區檢察院隨後對該拆遷戶提起公益訴訟。隨後,該拆遷戶主動到拆遷辦要求拆遷房屋。

這一次針對騷擾電話的公益訴訟,能否取得預期效果?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檢察長李鍾說,他們會堅持到底。

“浙江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我們想先行先試,我們打造出一個樣板來,浙江省推開,完了全國再推開,還手機用戶一個清淨的通訊空間。”

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律師認為,檢察機關的介入對於打擊“騷擾電話”這一社會頑疾、倒逼行政機關履責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電話擾民”折射出的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還需要多部門聯動,建立一個全國範圍內的統一的信息舉報平臺。

“我覺得檢察機關能做出這一步(公益訴訟)的準備或打算,至少被訴的行政機關可能會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或者會消減一部分騷擾電話。也會對其他地方的檢查機關、行政機關,甚至是我們目前對騷擾電話的認知和處理方面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但是我們注意到,有一些騷擾電話是在本地呼出的,還有一些是在外地呼出或呼入的,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全國的聯動才能進行打擊。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接到的騷擾電話是很精準的,所以這還連帶著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問題,這可能需要多個部門處理才能有效制止。

我們應當有一個統一的平臺或者是接口,能夠接收到這些我認為是別人侵害到我權益的投訴舉報。這樣的話,我相信把這些數據統一起來之後呢,相應的這些公安機關、電信部門他們會找到信息洩露的源頭以及信息洩露的原因,這樣可能就會打擊到那些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的人員、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