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紫紅泥酒,傳播酒文化,分享酒故事~

北緯三十度被史學家、地理學家奉為“神奇的緯度”。在地球上,大約百分之九十的古文明發源地,百分之七十的古建築遺蹟,以及絕大部分特異神奇的自然現象都完完全全地集中發生在這一區域。北緯三十度附近,這個魔力無窮的數字彷彿盡得大自然的靈氣,它所穿行而過的地域盡是人類文明薈萃和文史勝蹟聚集之地。

神奇的北緯三十度

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等,均在北緯28--30度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也在北緯30度附近。沿地球北緯28--30°線前行,眼前既有許多奇妙的自然景觀,又存在著許多令人難解的神秘怪異現象。

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錢塘江大潮

在這一緯度線上,奇觀絕景比比皆是,自然迷團頻頻發生,如中國的錢塘江大潮、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約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島和遠古瑪雅文明遺址……可以說,在北緯28--30度線附近或在這一緯度線上,奇事怪事,數不勝數。

北緯30度既是神奇的地帶,又是多災多難的地帶,2008年5月12日,北緯30°45′~31°43′之間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級地震猜想可能與北緯30°特性有關,震及北緯30°的地方,建築物全部遭到嚴重破壞。青海玉樹,大約在北緯33度,2010年4月14日凌晨發生4.7級地震。2013年4月20日,早上8點02分,北緯30°3′四川省蘆山縣發生7級地震,不知是否與北緯30度特性有關,有待進一步考證。

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汶川地震紀念

當問及北緯30°的奇異現象,儘管地球物理學家發現了由地表至地心分佈著地殼、地幔和地核,以及三者不同尺度的三維橫向不均勻性,但有些奇怪的自然現象,還無法弄清,很多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北緯30°現象有一定的必然性。北緯30°被人稱之為地球的臍帶,其微量元素礦、磁場、電場、重力場對人與環境都有影響。另外地球自轉,引起內部不同的緯度有不同的力作用。百慕大是磁場或海底水藻腐化後引起的,青藏高原隆起是由於板塊碰撞產生的。

而這個神奇的緯度“中國段”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風景走廊,東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則地區,橫跨浙江、安徽、西藏等九個省區;並且跨越長江三角洲、漢江平原、四川盆地、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

這裡還是近代中國偉人出生的地方,韶山是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故鄉,北緯27°51′40---28°1′53〞,花明樓鎮是一代偉人劉少奇同志的故鄉,北緯27°58′~28°07′,浙江奉化溪口介於北緯29°25′~29°,還有朱德、林彪、彭德懷等新中國的締造者們都在這條神奇的緯度上。

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白酒金三角

白酒金三角

這條神奇的緯度上當然少不了自然的精靈,神奇的中國白酒。在中國,有個神奇的白酒"金三角",它的緯度是27°50′-29°16′;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總部位於貴州省北部的赤水河畔的茅臺鎮,北緯27°51′~28度,出廠“五糧液”的宜賓,位於北緯27°50′—29°16′;湘西被譽為“醉鄉”,湘西人愛酒,也出名酒“酒鬼酒”,位於北緯:28.313°。

釀造好酒,溫溼度是關鍵。北緯28°釀酒龍脈地處亞熱帶地區,這裡的氣候堪稱亞熱帶氣候類型的範本: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

獨特的地形也是造成當地氣候恆定、溫度波動不大的重要原因。以瀘州老窖的產地瀘州為例,酒城瀘州地處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北、東、西三面被深丘陵遮擋,南部又屬大婁山北麓,地形較為封閉;再以貴州仁懷的茅臺鎮為例,它同樣也是深陷在山坳中和著名的赤水河邊,茅臺形容當地氣候為“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受北緯28°的暖溼氣候影響,茅臺雨水充足,空氣溼潤,利於微生物的繁殖,這對於發酵型釀造的白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糯高粱

既為醬香,需深得精微之道,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由原料的精挑細選開始,歷經數十道工序,釀造時,需甄選黔西北上等糯紅高粱為原料。它似乎專為釀酒而生,顆粒小、皮厚、扁圓、結實,澱粉含量、支鏈澱粉比一般高粱都要高,澱粉含量平均高達62.8%,非常適合被釀酒微生物利用糊化發酵;同時它的糯性強、雜質少,更符合保水生香提高純度的要求;出酒率高,富含單寧、花青素,被科學實踐證實為所有釀造醬香型白酒的糧食中最優質的釀酒原糧。這樣的糯紅高粱一年方有一個生產週期,極其珍稀珍貴。

到了端午,將小麥經70℃高溫發酵製成高溫曲,以整粒高梁浸漬,清蒸清燒。同時,不斷增加曲量,彌補高溫曲糖化力、發酵力低的不足,更為其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質和香味前軀物質,豐富了大麴微生物的品種與數量。再配以來自赤水河的水,製成醬香酒的原料。

搭配好的原料需經過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八次堆積發酵、八次入池發酵,七次取酒,整個過程歷時整整一年,正好納春秋之靈氣於一身,集四時節律為一統,終於締造出獨步天下的醬香酒。

今天,即便我們能下到馬里亞拉海溝,也能登上珠穆朗瑪峰,也能分析出茅臺鎮醬香酒上千種的成分,但北緯28°的密碼我們依然無法完全解答。或許正是這些未知,才能帶給我們一次次的驚奇。

對於釀酒人來說,北緯28°的傳奇底蘊,古法傳承的工藝、不可複製的技術,構成一種極為精密、系統的釀造藝術,一代代將醬香酒傳承、發揚和延續至今,並書寫著一部醬香酒工藝的傳奇史。

神奇的北緯28°~30°釀酒線

來自茅臺核心釀酒區的醬香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