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聖馬丁

Why CSM?&大眾對於CSM的既定觀念

中央聖馬丁,Central Saint Martins,一所幾乎令全球設計師心生嚮往的藝術學府,建校至今一直位居翹楚無可撼動,吸引著不同時代背景下世界最著名的設計師與藝術家慕名於一塊面積不大、由穀倉改建而成的校舍內,擔任重要教職。而中央聖馬丁歷屆畢業展後,均會向世界最前沿的設計品牌及企業輸送大量年富力強,極具創造力的未來大師。

我是一名幸運兒,從預科到研究生,至今我在聖馬丁學習首飾設計已經5年,可以算的上在聖馬丁土生土長,是血統最純正的 “聖馬丁人”

聖馬丁對於外界而言,盛譽之下雖名副其實,一直是倫敦藝術大學(UAL)中的排頭兵、扛把子,但外界同時對聖馬丁充滿質疑:認為CSM的設計風格是非常濃厚的學院化、理想派,儘管天馬行空,鬼才輩出,但難逃獨自幻想;習慣劍走偏鋒,特立獨行,卻難和現實世界溝通。

在大眾眼中,聖馬丁全部師資均為培養百年難得一遇的天縱英才。但就我的學習經歷來講,我想說,你以為的聖馬丁真的就不是你以為的這樣

01 本科階段

首先,對於首飾設計本科的課程設置來講,大家可能已經都相對有了一些瞭解,我想主要為大家講解本科三年攻讀下來的實際感受。在我看來,CSM把三年完全劃分成了的相互勾連又完全獨立的三個階段。

第一年,絕大部分時間,我們會直接瞭解首飾工藝技法,並開展大量相關練習實踐,享受著充裕的工作室時間,強化自己執掌工藝技能的熟練程度,並不斷大量嘗試使用不同的材料做盡可能多的tests,以此瞭解不同材料特性,一併打下堅實的認知與實踐基礎。

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學校會穿插短期的Project引導我們加深對於設計流程與思維的認識。

產地:聖馬丁

刺繡tests

第二年,大量的Project便會接踵而至,課題的時長、廣度、深度相較大一都會向前跨進一大步,還會和國際大牌及Museum合作。在大二課程尾聲,每一名同學都會得到一個月實踐重新整理自己的作品集,從sketchbook選材,到項目排版,我們可以有機會結合自己更新的認知、更強的Concept,令自己過往兩年的項目煥然一新。

當然聖馬丁的工作強度一直如外界所言,彪悍到需要同期一併整合自己的CV和Personal Statement,目的是為兩年以來的課程經歷,創作一本更為完整,僅歸屬於自己的Portfolio,讓自己更瞭解自己的作品風格和喜好,也是為接下來畢業展的自我命題做準備。

產地:聖馬丁

@Pop up shop project designer: Yuanjing Dong 2015

產地:聖馬丁

@Chaumet & CSM 合作課題 designer: Scott Armstrong 2017

最後一年,全情投入在自己的畢業展上。一整年的時間,用來發散ideas,做大量的material tests,也會更多聖馬丁更多的導師tutorial,不斷打磨、發展、深化自己的主題與設計方案。

產地:聖馬丁

@Designer: Ely Cao 2017

產地:聖馬丁

@Swarovski & CSM 合作課題 Lucie Davis 2016

大家可以看出,本科三年的課程設置和課程目標,是在逐年遞進,從瞭解工藝、嘗試技法、自我認知,再到自我開放,每個學年都會面對不同的自己、定義新的目標,並非像外界大家想象的一樣,一味做課題,做課題,做課題。

▌風格衍化,注重佩戴性

聖馬丁的創作風格,就是我在這裡的教學方法。CSM從來不會限制或者約束你的性格特點,相反,老師們都會幫助你去挖掘並發現屬於你的作品特點、打造自己的藝術語言,然後再對其進行深入發展,儘可能將資深最大的潛能與特色發展到極致。

大家之前可能會覺得去聖馬丁上學的都是奇葩,或者非常小眾化,甚至審美觀點要有些怪才能成功申請。

其實不然,反觀聖馬丁近兩年本科首飾設計學生的作品,各種風格都有涵蓋,概念化的、抽象的、商業化的應有盡有。如果說聖馬丁之前的風格一直給人們一種太自我或過於抽象化的既定認知。

那麼,在跟隨我上課的過程中,同學們就能感受到聖馬丁風格衍化與極強的包容性,尊重理念、深化概念,並強調首飾作為配飾的天然屬性--佩戴性

產地:聖馬丁

@ScottArmstrong, 2017 (BA)

產地:聖馬丁

@HollyO’Hanlon, Excess, 2017 (BA)

產地:聖馬丁

產地:聖馬丁

@GabriellaGoldsmith,Pin:Lip and Eye, Bubble Wand

02 研究生階段

如果聖馬丁的本科教育已經顛覆了大家的既有認知,那研究生課程的非比尋常,只會令各位對聖馬丁心生一念:原來這才是聖馬丁

▌部門設置分配的不一樣

研究生階段,首飾設計首先不是單獨的department。它與陶瓷設計、傢俱設計共同組成MA Design,課程長度橫跨兩年,是英式研究生教育中少有的兩年制課程,為最具珠寶設計情懷的學生供給最佳的培育土壤。

雖然是合併部門,但三個學科相對獨立,分別有不同的leader和tutor來教學指導。相同的課程進度,不同的tutorial時間安排,既共存又對比,所以不必擔心會失去方向或者三個學科混為一談。

反之,這種跨學科的學習安排更能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從更多維度思考設計的未來方向與可能,或者接觸不同的製作方法與材料,也能從其他學科作品吸汲取創作經驗。

▌課程設置風格的不一樣

與本科課程設置不同,MA的兩年會更加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主課題,同時小型的project、品牌課題、跨學科項目和校企合作項目會穿插其中。

下面劃重點!需要注意的是,聖馬丁研究生的設計方向或者說設計風格完全推翻外界對聖馬丁的故有觀念,

它以實際方向為主,更多考慮的是怎麼把你的首飾賣出去

也就是說除了要掌握文化歷史背景等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和設計思維過程外,還需要對國際市場的方向有所調查瞭解。

在我的課程中,為了讓更多想去聖馬丁深造的同學能夠深切的理解真正的聖馬丁,我會將我在聖馬丁的學習經歷在教學過程中重現。比如Brand Project,我會讓學生考慮如果真的要建立品牌,需要一個什麼樣子的首飾風格定位;競爭品牌案例對比分析有沒有做;適應人群是哪些;主發行市場在哪裡;是否符合市場方向;如何控制材料成本;定價是否符合等非常實際的商業層面的真實情境。。。

這些我都會讓學生實際的去展開調研,從而瞭解自己以後的發展方向。

此外,除了Brand project外,每週也都會有不同的品牌創始人或者知名設計師來學校講lecture,這些都是很好很難得的機會去了解一個品牌的建立過程或者怎樣商業運營首飾在現代市場大環境。

由此可見,在不改變設計思考的基礎上,研究生階段更注重於商業發展和對未來市場的把控

。相對其他學校的研究生課程而言,這種結合商業調查研究的設計要比純概念化的設計要難很多。而且,無論從課程設置還是作品風格來講,聖馬丁的本科和研究生差異同樣很大,需要同學們一定時間去適應。

以我本身為例,雖然我一直在聖馬丁,但同樣我也在研究生開始後經歷了一段適應期,才調整甚至轉變了自己對設計理念的看法。

產地:聖馬丁

@NeungWi Kim, Samrimryok, 2018 (MA)

產地:聖馬丁

@MelissaJordan

產地:聖馬丁

@YvooneGao,2018(MA)

產地:聖馬丁

@YvooneGao,2018(MA)

產地:聖馬丁

@ZiLi,2018 (MA)

產地:聖馬丁

產地:聖馬丁

@XiaonanZhang,2018(MA)

總的來看,從本科到研究生,如果說別的世界名校側重於傳授設計思維,那聖馬丁還會在教你打造自己的設計之後,傳授如何因應市場環境與規律,定位並營銷自己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