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寧故事會:京北草原上的小村落華麗蝶變

於存永

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小北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

2018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隨著旅遊扶貧模式的興起,一些貧困村正依託旅遊資源,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近日,新華網走進位於承德京北第一草原的小北溝村,探訪該村旅遊脫貧的歷程。

精彩觀點

貧困村變旅遊村,沙土地變生態林

丰宁故事会:京北草原上的小村落华丽蝶变

2015年,作為國家級旅遊發展重點扶貧村之一的小北溝村確立了發展目標,即打造成為“京北第一草原旅遊重點村”,全力發展森林草原旅遊,農村面貌煥然一新,並詳細制定改造提升整體規劃。小北溝村迎來了發展旅遊的黃金時期。

生態資源是小北溝村發展旅遊的最大優勢。以前,全村基本靠種地吃飯,耕地大部分為沙土地,土壤貧瘠。為保護好生態環境,小北溝村實施了最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採取了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防沙治沙等一系列保護措施,先後拒絕了20多個不利於生態保護的項目。

經過幾年的發展,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以前,全村總農戶295戶中,貧困人口達到260戶,2017年建檔立卡回頭看後,貧困人口縮減至32戶,貧困發生率只有9%。

存永

抱團發展鄉村遊 旺季‘一床難求’

丰宁故事会:京北草原上的小村落华丽蝶变

在小北溝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把自家房子改造為農家院,供旅客居住。為了改變農家院“單打獨鬥”“粗放型”經營的狀態,避免惡性競爭,小北溝村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將44戶農家院全部納入合作社,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小北溝村的旅遊形象又得到了升級。

農家院、觀光農業、馬匹出租是小北溝村發展鄉村遊的三大途徑,他們的客源市場不但輻射京津等周邊地區,還吸引了來自浙江等地的遊客,到了旺季可謂“一床難求”。

生態資源變資產,資產變村民紅利

丰宁故事会:京北草原上的小村落华丽蝶变

豐富的草原、森林和天然溼地等生態資源以及遼金元等歷史文脈是小北溝村得天獨厚的優勢。第三屆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申辦成功以來,小北溝村配套項目陸續規劃實施,作為旅發大會的重點觀摩項目之一,契丹部落項目就落地小北溝村。

為了將村裡的資產變現成村民手裡的資金,小北溝村與旅遊企業合作推進契丹部落項目建設,其中小北溝以部分土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資源入股。項目建成後,村民可以從項目每年的年票、餐飲、住宿、娛樂等一系列經營性收入中分得數量可觀的紅利。

旅遊服務質量提升,美麗鄉村闊步前行

2018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小北溝村將新打造50戶美麗鄉村樣板房,旅遊床位將增加至3500張。今後三年,小北溝村的發展目標是爭創“京北旅遊扶貧示範村”,打造皇封山4A級景區,大幅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力爭實現旅遊“從一季游到四季遊”“從農家游到休閒遊”“從景點游到景區遊”三個轉變。

村裡也制定了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村接待遊客突破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億元以上,成為百姓富、生態美的新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