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摘要

经过数十年的争论,学术界终于达成了有关个体自尊终生发展轨迹的一致意见。平均来说,自尊水平在儿童期相最高,青春期显著下降(特别是女孩),成年期慢慢回升,老年期再次突然下降。除了这些一般性的年龄变化,个体的自尊水平往往会按照这种顺序发展:那些在某一时间点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往往在多年后仍保持较高的自尊水平。相比于成年期,这种稳定性(即自尊水平发展顺序稳定性)在儿童期和老年期往往较低,但是自尊的整体稳定性与其他的人格特质也相关。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包括(a)使用更严谨的纵向研究设计重复自尊发展轨迹的研究,(b)确定自尊变化的中介机制,(c)自尊终生发展轨迹的综合理论模型的发展。

关键词--自尊;发展;改变;稳定性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在生命最后阶段创造出世人皆知的重要作品:佛罗伦萨圣母怜子雕塑。在辛苦努力近十年后,某天,他走进自己的工作室,抡起锤子毫不犹豫地砸向了自己所铸的雕塑。要不是他的助手及时把他拉开,他就不止是毁了这个伟大雕塑作品的胳膊和腿。为什么米开朗基罗会想要把自己辛苦创造、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毁了呢?由于米开朗基罗生命的最后十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的的完美主义越发强烈--小时候始终难以达到父亲的期望所致,其父亲认为雕塑家只是手工劳动者。(详情:完美主义与自杀风险 ▎无法满足的期望与标准)看起来,米开朗基罗出现了自尊低下的问题。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低自尊水平在他这个年纪是正常的吗?他这一生是否都在自我怀疑的漩涡里挣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可以揭示该现象。

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在这篇研究中,我们会介绍目前与自尊终生发展轨迹相关的科学证据。在数十年的争论后,科学界终于达成了有关自尊终生发展轨迹的一致意见。我们在此强调两种自尊水平形式的变化:(1)自尊水平的标准变化,平均来说,随着时间的增长,个体自尊水平在不同年龄段自尊水平的平均变化;(2)自尊的个体差异的稳定性,反映个体自尊水平相对顺序随时间而保持的相对稳定性(由两个时间点自尊分数的相关关系评估,即重测信度的相关)。

自尊水平终生发展的标准轨迹

纵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自尊水平难以避免地出现“潮起潮落”。自尊水平的波动反映了社会环境以及由成熟(如青春期,老年时的认知衰退)所带来的变化。大多数人在同样的年龄都会体验到相似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以相似的方式在影响着个体,因此自尊在整个个体发展阶段存在一种标准化的改变。从最近的三项研究来看 —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涉及86个原始文献(Trzesniewski, Donnellan,& Robins, 2001; see also Twenge & Campbell, 2001);一项被试年龄范围为9~90岁的大规模横断研究(Robins, Trzesniewski, Tracy,Gosling, & Potter, 2002);一项被试年龄范围在25~96岁的序列纵向研究(Trzesniewski & Robins,2004) — 我们可以描绘出自尊终生发展的标准轨迹(见表1)。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从儿童期到老年期自尊发生的重大改变。

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图1:男性(红色)和女性(蓝色)自尊水平的终生发展轨迹

总体来说:超过30万人的样本,横跨9-90孙的年龄段研究显示:个体自尊在进入青春期呈显著下降趋势,9-20岁年龄段处于人生自尊发展轨迹的最低潮,容易出现相应的行为和情绪问题。

儿童期

年龄较小儿童的自尊水平相对较高,在整个儿童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研究者推测,儿童之所以自尊较高,是因为他们的自我看法不切实际地积极。随着孩子的认知发展,他们开始将自我评价建立在外部反馈和社会比较上,从而形成对他们自己学业表现、社交技能、吸引力和其他个人特征更加平衡和准确的评价。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至小学期间,从老师、家长和同龄伙伴那里得到负面反馈越多,他们的自我评价也相应地更加消极。

青春期

自尊在青春期持续下降在进入青春期后呈显著下降趋势至人生最低点。研究者将此归因为青春期个体自我身体意象满意度下降和其它有关问题;日益突出地有关自我和未来的抽象思考能力,以及开始逐渐会承认错失机会和辜负他人的期望;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学业压力和挑战,人际关系困扰以及社会背景逐渐复杂。

成年期

自尊水平在成年期呈逐渐增长趋势,在6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整个成年阶段,个体逐渐获得权力和地位,这会增加自我价值感。许多研究个体一生的理论家表示,中年生活意味着个体的成就、能力以及对环境和自我的控制力达到顶峰(Erikson, 1985)。与这些理论家的推测一致,成年期人格的改变往往反映了成熟和适应水平的的逐渐提高,如责任心和情绪稳定性水平的增高(Trzesniewski, Robins, Roberts, & Caspi, 2004)。

老年期

老年个体自尊水平下降。数项针对老年个体的研究发现,自尊水平在70岁左右开始下降(大约是米开朗琪罗开始创造佛罗伦萨圣母怜子雕塑时)。这种下降可能是由于老年个体在各个方面发生的剧烈变化导致,包括社会角色变化(如退休)、关系破损(如失去配偶)、身体机能(如健康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老年个体自尊水平的下降也反映了其对自我的一种更温和、更谦卑和更客观的看法(Erikson, 1985)。也就是说,年纪较大个体的自我价值感相对稳定,尽管自尊水平却会下降,因为他们越来越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局限,并且对获取他人积极认可的需求下降。与这种解释一致的是,自恋倾向往往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Foster, Campbell, & Twenge, 2003)。

性别差异

整体来说,男性和女性的自尊水平变化遵循的是同一种发展轨迹:自尊水平在儿童期相对较高,青春期下降,成年期逐渐升高,老年期下降。然而,男女之间在自尊上还是有很多有趣的性别差异。尽管男女在儿童期呈现相似水平的自尊程度,

但青春期性别差异开始显现,青春期男生比女生拥有更高程度的自尊水平(Kling, Hyde, Showers, &Buswell, 1999; Robins et al., 2002)。(详情:抑郁症的性别角色差异--美国NIMH分子生物学研究)这种性别差异一直贯穿整个成年期,然后逐渐缩小,老年期消失 (Kling et al., 1999; Robins et al., 2002)。研究人员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解释,从与青春期相关的身体或心理成熟变化,到青少年男女生的差别待遇等相关的社会背景因素,以及社会理想的身体意象的性别差异。然而,目前还不存在某种被普遍承认的综合理论模型。

自尊水平发展的稳定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一直在争论自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种与人格相似的结构(随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或类似于动态的过程(对环境和情境刺激作出回应而持续波动)。如果自尊在长期看来更像是一种动态过程而不像稳定的人格特质,那么它可能就不是一种重要的有效预测因子。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自尊是一种稳定的、类似于人格结构 (Trzesniewski, Donnellan, & Robins, 2003)。所有年龄组的自尊稳定性,由重测信度相关性所决定,可与人格的主要维度进行比较,包括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Roberts & DelVecchio, 2000)。因此,那些在某一时间点具有较高自尊水平的个体,多年后往往仍保持较高的自尊水平;同样地,那些在早年生活中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数年后自尊水平仍往往较低。

然而,自尊水平在生命的某些阶段会比其他阶段稳定度更高。在早年儿童阶段自尊水平稳定度较低的状况会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在中年期和老年期稳定度提高。根据不同自尊量表的结果,对于美国和非美国的男女性被试来说,自尊发展的这一曲线趋势具有普适性。

在儿童期和老年期自尊稳定度较低可能反映了某些剧烈的生活变化,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生理结构,衰老带来的变化。例如,在老年期,重要的生活事件--如退休、成为祖父母--都可能会改变个体的自我感知,提高或降低自尊水平。这些生活事件会影响不同年龄(某些人可能退休时间较早)或不同个体(某些退休个体自尊会降低),导致更低的自尊稳定度。此外,Erikson (1985)注意到,当个体年龄越来越大时,他们开始回顾自己一生当中的成就和经历,导致了某些个体产生更严苛的自我评价(自我失望)或更高的自我接受度(自我整合)。因此,老年个体自我反思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导致某些个体自尊水平增高,某些个体自尊水平降低。

自尊的终生发展轨迹 超过30万9-90岁个体自尊的研究调查

意义

直到最近,有关自尊文献的相关结果相互矛盾,对自尊的发展并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中所回顾的研究将有望推动该问题达成共识,并帮助解决诸如“在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什么阶段自尊水平相对较高或较低”的问题?自尊更像一种动态过程(相对短暂)还是更像一种特质(相对稳定)?理解自尊的发展轨迹可能会增加对影响自尊发展潜在过程的理解。例如,青少年期和老年期自尊水平下降显示了这两个阶段可能有着某些共同点(如大量社会环境和躯体生理结构的改变),因此负向影响了个体自尊水平。

关于自尊发展的轨迹也对干预时机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尊的标准发展轨迹表明,自尊干预应该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早期进行,因为在青春期后期,自尊心下降大部分已经发生。此外,在青春或成年早期是干预的理想时期,因为在自我概念的相对不稳定时期,自尊可塑性较强

结论以及未来方向

在过去的几年间,大量研究清晰描绘了整个生命周期自尊的发展轨迹。考虑到大量的经历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自尊显示出了显著的连续性。同时,自尊也显示出了系统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与年龄相关)生活经验和背景相关。这些标准化的改变说明了自我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心理结构的作用,它影响着个体如何在环境和新的发展挑战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新的需求。

仍有几个困难但可解决的问题存在。首先,某些研究发现仍需进一步复制和探讨。尤其是,有关老年时期自尊心水平下降的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有关主管幸福感和其他适应功能在老年期是否会下降的研究发现结果不一致,所以确定这种影响的一致性很重要(Mroczek, 2001)。除此之外,对年龄趋势更细致的分析可能会揭示出在当前研究中被掩盖的某些重要波动(如,从成年早期到晚期的变化)。

其次,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自尊研究方法的先进性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改进的余地。在测量上应该注入更多的心血,包括分析自尊量表是否显示出不同形式的测量不变性(如,自尊意义是否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出现统计学差异?)。使用更有代表性的样本可增加研究发现的普遍性,并可以对性别、种族、民族和社会阶层的潜在缓和效应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的、相互的因果关系,我们应该使用更复杂的统计模型(如,自尊是重要生活经历的因果;如Ferrer & McArdle, 2003)。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在队列顺序纵向研究中需要梳理衰老和群体效应(如,是所有老年个体的自尊水平都会下降还是仅仅只是经历过大萧条和经过其他特殊生活事件的老年个体?)。最后,需要通过基因信息设计来探讨先天和后天培养对自尊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人员还没有意识到,

全球各地人群的自尊和大多数特质一样具有遗传因素的作用(McGuire等,1999)。

第三,需要对自尊变化的中介机制进行研究。生理年龄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我们需要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心理阶段,自尊心的变化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中一种方法是记录与生理年龄相关的社会背景因素,例如在生活过程中定义和塑造个体地位的关键社会角色和事件。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些因素只能通过内部机制来影响自尊水平,比如对控制和中介作用的认知,骄傲和羞耻的感觉,这些都塑造着人们对生活中发生事件的回应方式和内化作用。在我们看来,了解自尊发展的最好方法是了解驱动自我的自我评价机制,即在自我评价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中,认知和情感过程所发挥的作用。虽然实验研究已经将一些自我评价过程与自我评价短期变化联系起来,但对这些过程在长时间内对自尊变化的影响仍知之甚少。关于自我的终生研究应该利用该实验建立关于自尊长期变化的假设,并探索在现实世界背景中,自我评估过程是如何在实验室中进行记录的。

最后,有关自尊发展的文献缺乏一个总体的理论框架。大部分过去的理论性工作强调特殊的发展阶段(如青春期的过渡阶段)以及特殊的生活领域(如工作)。因此,尽管文献论证了一系列有关为什么自尊在青春期下降(以及为什么女孩自尊下降尤其明显)的可能原因,但仍没有一个有关各个不同过程共同协作形成自尊发展的综合模型。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同样的过程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年老时自尊水平的下降。考虑到自尊发展的复杂性,这样的模型必然包含生物学、社会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和动态因果关系;包括连续性和变化机制(如不同形式的个体-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不同发展情境(儿童期到老年期)和整个生命领域(工作、人际关系、健康)研究发现的模式,这一研究领域会朝着自尊水平的整个生命轨迹的总体理论发展。

参考文献

Erikson, E.H. (1985).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W.W.Norton.

Ferrer, E., & McArdle, J.J. (2003). Alternative structural models for multivariate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10, 493–524.

Foster, J.D., Campbell, W.K., & Twenge, J.M. (200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narcissism: Inflated self-views across the lifespan and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7, 469–486.

Kling, K.C., Hyde, J.S., Showers, C.J., & Buswell, B.N.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470–500.

McGuire, S., Manke, B., Saudino, K., Reiss, D., Hetherington, E.M.,& Plomin, R. (1999).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elf-worth during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behavioral genetic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0, 1283–1296.

Mroczek, D.K. (2001). Age and emotion in adulthood.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87–90.

Roberts, B.W., & DelVecchio, W.F. (2000). The rank-order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from childhood to old age: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3–25.

Robins, R.W., Trzesniewski, K.H., Tracy, J.L., Gosling, S.D., & Potter, J. (2002). Globa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span. Psychology and Aging, 17, 423–434.

Trzesniewski, K.H., Donnellan, M.B., & Robins, R.W. (2001, April).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 A meta-analysis.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Minneapolis, MN. Trzesniewski, K.H., Donnellan, M.B., & Robins, R.W. (2003).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84, 205–220.

Trzesniewski, K.H., & Robins, R.W. (2004). A cohort-sequential study of self-esteem from age 25 to 96.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Austin, Texas. Trzesniewski, K.H., Robins, R.W., Roberts, B.W., & Caspi, A. (2004).

Personality and self-esteem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span. In P.T. Costa, Jr. & I.C. Siegler (Eds), Recent advances in psychology and aging (pp. 163–185).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Elsevier.

Twenge, J.M., & Campbell, W.K. (2001). Age and birth cohort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cross-temporal meta-analysi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 321–34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