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探究動物的個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加深我們對動物的全方位認識。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生物實驗室的魚缸裡養著一群三刺魚魚苗。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它們是一項特殊研究的觀察對象。做實驗時,研究人員將一隻只三刺魚逐一放人單獨的小型魚缸中,並用攝像機進行全程記錄。魚苗進入小魚缸後四處遊動,時而沉到底部撥弄仿真水草,時而衝到水柱背後遊玩,悠遊自在。這時,蹲守在魚缸背後的研究人員突然將一個陶瓷的梭魚模型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置於水面之上,3分鐘後又將其浸入水中,並用繩索牽引著梭魚模型在魚缸裡來回遊動。梭魚是三刺魚在野外最常遇見的獵食者,因此當魚缸中的三刺魚發現“天敵”時,它們立刻退到魚缸底部的角落裡一動也不敢動。若干分鐘後,有的三刺魚重新開始遊動,甚至還游到了“梭魚”的身邊,但在發現後者毫無趣味後,又游到其他地方玩去了。

研究人員通過對130尾三刺魚的持續觀察,最終對它們的個體差異進行了評估,評估項目包括魚兒在遇到“天敵”之前的覓食積極程度、遇到“天敵”時的反應等。研究人員發現,在對待獵食者的問題上,人工孵化條件下成長的魚苗與由魚爸爸養育長大的魚苗的表現有所不同,後者往往更不願意冒險接近天敵。這個實驗表明,即使是同一種群的三刺魚也可能存在個性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冒失、膽怯、好鬥、好奇、社交及活躍程度等方面。

用“有個性”來形容魚似乎有點牽強,但研究者指出,這裡所謂的“個性”,其實是指在完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同一物種的不同個體持續表現出的不同之處。比如在遇到威脅如與天敵撞個正著時,有的個體的反應是無畏,有的則是畏縮。研究者還指出,動物的某些個性特徵可能是先天遺傳的,另一些則可能是為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而後天習得的。

關於動物是否具有個性這個問題,學界一直存在爭論。撇開其他因素不談,所謂個性,應該不完全等同於“通過學習而獲得的對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後天獲得的行為表現有可能被迅速遺忘,而個性卻和體重、身高等生理指標類似,同時受到先天基因條件和後天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簡言之,判定個性的關鍵在於個體之間的差異是什麼,以及這種差異是否具有一致性和連續性。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釋為什麼某些生物個體能夠比其他同伴更快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

單純從進化角度似乎很難理解不同物種因個體差異而表現出來的不同行為。一邊是三刺魚的無所畏懼——明明知道附近可能潛伏著兇猛的獵食者,卻敢於一次又一次前往覓食;另一邊則是作為獵食者的梭魚,竟然能夠主動放棄搜尋獵物,靜靜守候在岩石背後的隱蔽區域。反對者覺得,魚不可能聰明到具有個性,即便真的有,也可能是因為愚笨的緣故。自然界中有一種極具攻擊性的蜘蛛,其攻擊性能確保它們擊敗對手,從而獲得更多食物。然而,當這種攻擊性超出正常範圍時,它們甚至有可能把未來的伴侶也置於死地,因而斷送了自己繁衍後代的可能性。類似狀況表明,個性的確不能保障動物總是做出最恰當(即最有利於生存和發展)的行為表現。對於從事動物個性研究的科學家而言,有必要進一步追溯個體差別的源頭,搞清楚所謂個性會不會在整個種群中都有所呈現。如果有,則表明個性也可能具有可遺傳的特點。科學家下一步希望能從基因層面找出導致個性差異產生的原因。

那麼,究竟怎樣的個性才具有可遺傳性呢?科學家指出,導致生活在相同環境中的同一物種的表現迥異的原因有很多,僅以個性來解釋是十分武斷的。在同一領地內,螞蟻最終變為工蟻、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蜜蜂最終變為雄蜂等現象既可能與基因有關,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也可能與生長環境有關(比如發育過程中獲取的營養物質多少等)。其中,蜜蜂的角色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轉變,在生命的前期可能負責外出採蜜,後期則可能變為具有攻擊性的衛兵。所有這些都跟個性無關。面對自然選擇所形成的巨大壓力,生物的個性特徵主要以個體差異的形式呈現。而在群體性生物中,個性的差異則往往具有群體性特徵。一方面,生活在同一巢穴中的蜜蜂,可能出現一部分成員很靦腆,另一部分成員十分好鬥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同一個性且特徵相近的群體中,可能既有忙碌工作的工蜂,也有負責繁衍的種蜂。分工和性格上的差別不能混為一談。

反對者堅持認為,動物具有個性的論斷缺乏合理的理論支撐。目前所有關於動物個性的描述都停留在現象層面,很少運用生物學等相關科學理論進行歸納或進一步闡釋。反對者提出,自然界中的動物在面對環境變化時,普遍遵循“最大限度適應環境”的生存準則。比如,當棲息地突然出現食物驟減或位置改變等情況時,動物為了生存,會選擇增加外出覓食活動或者改變、調整獵食的策略。而這兩種最佳應變策略被認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其他應對行為不外乎是這兩種策略的變通。如此看來,當動物做出某種特定行為表現時,我們又怎麼判斷其根源是個性使然,亦或是最佳應變策略的變通呢?

針對這種質疑,正方的回應是:一般說來,動物所表現出的個體差異是不會隨環境變化而改變的。換言之,無論這種特性是有利於還是不利於生存,它都客觀存在。關於這一點,早在20世紀70年代,生態學家在對動物行為進行觀察記錄時就已經提及。觀察者發現,三刺魚的大膽不僅表現為不懼怕獵食者的攻擊,也表現為更加熱衷於向同伴發起挑釁和爭鬥。這種特性在隨後長期持續的觀察中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觀察者據此得出結論:生活在同一環境條件下的魚群中,有的魚比同伴表現得更為勇猛好鬥,這並非是迫於生存的壓力,而是天性如此。在特定情況之下,有的個性特徵甚至可能遺傳給下一代。

20世紀90年代中期,科學界出現了探究動物個性的熱潮。研究者不再滿足於在實驗室環境下對魚的觀察和記錄,有的研究者開始選擇以野生鳥類為對象,對其覓食、冒險等行為展開長期跟蹤觀測。以針對野生大山雀而展開的研究為例,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觀察記錄表明,熱衷於探索新環境的大山雀往往並不善長應對身邊環境的變化,倒是那些對冒險活動持謹慎態度的大山雀最終能夠更好地應對突發狀況。在一次為期五年的觀察活動中,有一年額外的食物沒有如期出現,結果是大山雀家族中的冒險分子在覓食和獲取食物方面全面敗給了更為謹慎的同伴。同樣出乎意料的還有一項關於藍色知更鳥的研究。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科學家以兩個藍色知更鳥近親族群(西部藍色知更鳥和山地藍色知更鳥)為研究對象,希望瞭解面對棲息地條件的突然變化,不同的選擇會對族群的構成產生怎樣的影響。山地藍色知更鳥搶先佔有了原來的棲息地,迫使西部藍色知更鳥遷往別處開闢新的家園。通過對開拓者族群持續幾年的繁衍狀況追蹤,研究者發現,最早飛離的成員通常在個性上更爭強好勝,但它們熱衷於開疆拓土,往往無法對幼鳥盡心照料,因而它們的後代在數量上要少一些。經過相應的調整適應,西部藍色知更鳥中相對成熟穩健的成員因為之前的繁殖和對幼鳥的呵護,在家族規模上更勝一籌,最終獲得了在新領地的主導優勢。由此可見,知更鳥所表現出來的好強、驅逐以及對待幼鳥的態度等行為是相互關聯的整體,不同的個性表現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進而影響該生物的生存和發展。

個體行為差異對動物生命歷程的影響在山地大角羊身上也有所體現。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為了瞭解大角羊的基因,研究者每年都親赴山區給每一個研究對象做標記。在標記過程中,他們往往根據一個研究對象在前一年中的表現來預測它是否配合標記工作。善於思考的研究者發現,羊群中配合標記工作的羊在,性格上往往比較溫順。隨後,研究者有意識地進行了一系列觀察記錄,結果發現,個性好強的雄性大角羊通常很早就參與交配,最早的甚至從兩三歲起就開始,它們的壽命往往不超過八歲;而性情溫和的雄性大角羊則交配較晚,通常從五六歲起開始,它們的壽命明顯比前者長,因而最終在種群中獲得主導地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動物,科學家還在許多動物身上觀察到了個性差異,包括寄居蟹、松鼠、綿羊、蜘蛛、蜥蜴以及各種靈長類動物等。對動物的個性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動物的全方位認識。

基因決定個性?

有個性不僅僅是人類的標籤,很多動物也很有個性

科學家正致力於解決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為什麼人的個性差別很大,比如有些人害羞,有些人大膽,是基因在起作用,還是環境在起作用?遺憾的是,這項研究非常困難。人類個性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心理學的問卷調查和測試,因為科學家不能用人來做實驗,比如做母親的是不會同意拿自己出生不久的孩子進行相關研究的,而這對人的個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為此,科學家對野生動物展開個性研究。美國科學家對一群34只土狼的個性進行了研究,發現有些土狼表現出神經質,有些表現出隨和性。這種現象也被發現存在於黑猩猩和魷魚中。荷蘭科學家希望通過對鳥類的研究得到一些線索。他們對生長在荷蘭的大山雀進行觀察,這種大山雀一生都生活在同一森林中,而且非常喜歡居住在科學家提供的巢箱內,這樣便於對它們的生活狀態和繁殖進行觀察。科學家還將大山雀帶回實驗室進行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

研究人員做了三個實驗:第一個實驗,將紐扣電池和玩具豹放進鳥籠裡,觀察鳥的反應,結果發現有些鳥快速地跑過去觀察這些物體,有些鳥則畏縮不前;第二個實驗,將鳥籠打開,觀察鳥的反應,結果發現有些鳥從籠子裡飛出來,對房間裡的人工樹木進行探索,有些鳥似乎更願意呆在籠子裡;第三個實驗,將一盤蠕蟲放在房間裡,當這些鳥降落下來吃食時,再將它們嚇走,然後觀察它們需要多長時間再來進食,結果發現大膽的鳥比膽小的鳥更具侵略性和更能承受壓力。進一步的研究證明,鳥的這些個性都能找到基因的依據,也就是說,都有其遺傳基礎。之後,科學家通過連續四代培育,培育出了一些膽大的鳥。儘管如此,科學家認為鳥類的個性變化也只有一半歸於基因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