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

從時代的角度看藝術,這裡是磨時藝見。

雕刻名家潘驚石是壽山石界公認的開風氣之人,他憑藉“衝破藩籬”的姿態,以古獸鈕雕嶄露頭角,又深耕拉絲古工,作品更是入藏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福建博物院等。而如今所獲的成績,都離不開潘驚石一路的自我挑戰。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作品《石破驚天》

潘驚石在高中畢業後,就進入雕刻廠當學徒,但是生性自由的他對於體制的束縛頗為不滿,於是選擇離開。輾轉幾年後,潘驚石在朋友家裡第一次見到壽山石,瞬間就被迷住了。他即刻輾轉詢問,獲得雕刻師父陳建熙的地址,隻身前往福州拜師學藝。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作品《盲龜浮木》

一年後,潘驚石與和朋友合作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個工作室,並把精力放在較為感興趣的印鈕方面。那個時候,大部分印紐是以龍鳳、麒麟等“瑞獸”為圖案,潘驚石則另闢蹊徑地從《詩經》《莊子》中取材,打造出六件一個組合的印鈕作品《商頌》,並且憑此榮獲了福建省壽山石研究會比賽的一等獎。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作品《商頌》

在潘驚石看來,印鈕跟篆刻實屬同源,但後者已獨立成為高雅的藝術,印鈕卻僅僅只是工藝品。如果能將文化元素介入印鈕之中,想必日後印鈕也會逐步被承認為是一門獨立的藝術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作品《天風海濤》

在《商頌》之後,無數參差不齊的仿製品湧入市場,這讓潘驚石不得不停止這類題材的創作,並開始思索新方向。直到十年之後,潘驚石運用拉絲技法打破薄意雕刻固有的形式,再次走向了創作生涯的高峰。

潘驚石:衝破藩籬,用壽山石傳頌《詩經》之美

潘驚石作品《輪迴·爭鳴》

如今,隨著年歲的增長,潘驚石對於壽山石雕的態度,也變得慎而重之。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比較有激情,想雕就能雕。但是,如今感悟得越多,下刀越慎重,就怕自己沒能真正領悟到題材的要領和神韻。

以上內容由磨時藝見整理,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磨時藝見,每晚9點,準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