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百慕達之謎?科學家提六角形雲、暴風雨夾擊理論

破解百慕大之謎?科學家提六角形雲、暴風雨夾擊理論

位於北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從上世紀40年代起就有傳聞指該海域常發生神秘失蹤事件,隨著越來越多科幻作品取材及傳媒廣加報道,“魔鬼三角”之名不脛而走,如今有科學家打造一系列曾在該海域失蹤大型船艦的模型,發現該海域出現過的30米巨浪可以輕易地將船吞沒。

綜合外媒報道,由英國海洋科學家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協助英國“第5頻道”(Channel 5)拍攝的紀錄片《百慕大三角之謎》設計並執行實驗。海洋學家們仿造曾消失在該海域的著名船艦,打造了一批模型船,其中包括在1918年失蹤,全長542英尺(約165米)的美國海軍運煤船“獨眼巨人號”(USS Cyclops AC-4)。

破解百慕大之謎?科學家提六角形雲、暴風雨夾擊理論

科學家在模擬實驗中發現,該海域曾數度被觀測到30米高的瘋狗巨浪(rogue wave),有能力將大型船隻輕易擊沉,而且體型越大的船艦,越難與這種巨浪對抗後倖存。南開普敦大學海洋與地球學家巴克薩爾博士(Dr. Simon Boxall)表示,面對巨浪時,小型船隻有機會在浪上航行而不至傾覆,但大型船隻噸數重且吃水深,往往直接被大浪重擊撕裂而迅速沉沒。

破解百慕大之謎?科學家提六角形雲、暴風雨夾擊理論

至於這種險峻如峭壁瘋狗巨浪的形成原因,巴克薩爾博士解釋說,百慕大三角海域的三個端點都有可能形成風暴,進而產生超過10米高的巨浪,若不同浪潮在特定地點接觸時,將有可能相互疊加成30米高的超級巨浪,這時若有船艦在其中航行,就有可能發生船難,同時由於船艦下沉速度極快,不易被其他船隻觀測,才漸漸演變出“神秘消失”的傳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