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某實例工程對混凝土澆築施工過程進行了記錄並整理了控制要點,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如何進行過程控制的?

1、混凝土澆築之前,提前3天算好混凝土方量,並上報至商混站。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準備4臺振動棒,留3臺現場使用,1臺預留應急使用。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3、人員安排:

振動6人(1人提振動器,1人振動)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混凝土抹平2人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收光2人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罐車卸料口1人(負責將混凝土中的大石子拿出)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抱混凝土出料管1人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現場協調1人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4、混凝土運輸車的罐車在運輸過程中保持轉動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5、第一車混凝土為與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打入剪力牆內,最好是先裝入大的鐵桶裡或者專用裝水泥砂漿的工具,然後用鐵鍬一鍬一鍬地鏟入剪力牆裡面,大約100mm厚,防止爛根)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7、每3車檢查一次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180mm之間,抽查混凝土的位置為罐車的1∕4—3∕4之間。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8、澆築之前模板澆水溼潤,垃圾清理乾淨。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9、澆築之前檢查外架是否搭設高出該層混凝土完成面1.5m,並滿掛密目網。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0、檢查是否需升塔吊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1、檢查地泵管是否碰著樓板的模板(一定不能碰著模板,很多模板坍塌事件的起因都是由於地泵管碰著模板造成的)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2、澆築順序為先澆築剪力牆,後澆築梁板,梁板澆築一半時澆築樓梯。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3、快要澆築樓梯時提前跟攪拌站溝通好,運送坍落度較小的混凝土澆築(樓梯為斜的,坍落度大了,混凝土裡面的水容易流走)。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4、若剪力牆和梁板的混凝土型號不一樣,業主及監理要求又比較嚴格,不同的混凝土不能混合在一起,此時應先澆築剪力牆,待剪力牆混凝土澆築滿之後,此時不要拿振動棒震動,繼續澆築剪力牆混凝土,澆築至比剪力牆高出200mm-300mm之後不要振動,迅速澆築梁板的混凝土,

待梁板的混凝土澆築至剪力牆處時一起振動剪力牆和梁板的混凝土即可很好的分開,在一個地方的剪力牆混凝土澆築完成以後需澆築另外一個地方的剪力牆時混凝土泵管出口迅速用麻袋裝好,防止剪力牆混凝土和梁板的混凝土混合在一起。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5、樑柱交接處鋼筋過密時,綁紮時應留置振搗孔。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6、澆築電梯井時得旋轉式澆築,不然模板很容易爆模。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7、剪力牆及柱的澆築高度超過2m時,必須採用分層澆築、分層振搗,嚴禁一次澆築完成,且當牆柱採用兩次振搗時,用50振動棒隨搗隨振,用30或20振動棒或人工錘擊模板(兩名工人同時在牆柱兩側錘擊,從下往上,錘擊間距200mm)進行二次振搗,以防止表面氣泡、蜂窩、麻面、爛根的產生。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8、派專人對剪力牆及牆柱根部周邊混凝土收面標高、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內,方便後期剪力牆合模。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19、振動棒插入範圍宜為250mm,振動棒振動到表面平整,表面有泛漿,且無氣泡冒出即為振動合適。

20、澆築時標高一定要控制好,通過之前在剪力牆上面打出的50線和拉通線控制。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1、禁止往罐車裡面加水,建議派專人在罐車旁邊值班。

22、澆築混凝土之前提前鋪設好馬道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3、混凝土澆築時鋼筋工、木工、電工必須有專人到場。

鋼筋工:重點注意剪力牆及梁的鋼筋在混凝土澆築時不要貼著模板、板的麵筋在澆築混凝土時不要翹起特別是樓板的麵筋在樑上的錨固位置。

木工:重點注意跑模、爆模的發生。

電工:重點注意停電。

24、樓板的振動建議用平板振動器振動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5、樓面若有二次裝修時,表面做拉毛處理。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6、拉毛處理完之後覆蓋薄膜保溼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7、混凝土澆築完成以後12h內立即安排專人養護,養護至少7天(養護非常的重要,在頭7天內如果養護不到位,混凝土的強度很難達到設計標準,後面只有一個補救措施,就是噴霧養護一個月,浪費人力、物力)。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28、拆模後,若發現局部有少量蜂窩、麻面的現象,採用體積比為1:3的白水泥、黑水泥內參適量的107膠水處理,對於較大的孔洞,應進行剔鑿,澆水溼潤,然後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級的混凝土澆築即可。

工程實例解讀混凝土澆築的過程控制

本文轉自建築工程魯班聯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