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的產生與發展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而在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廢除年號紀年,而改用民國紀年。雖然在袁世凱稱帝時使用過"洪憲"的年號,而愛新覺羅·溥儀在擔任滿洲國執政和皇帝時分別使用過大同和康德的年號,但是通常不為中國正統史書所承認,而認為中國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為清末的"宣統"。

年號的產生與發展

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從本年年中算起。一個皇帝在位時,也可以多次改元。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一個皇帝的年號也可以有多個。例如漢武帝有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21年有18個年號。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後梁的"乾化"年號、後晉的"天福"年號、後周的"顯德"年號。明朝以後採用一世一元制,扣除復辟政變者(如明英宗),大致上都是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因此也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例如嘉靖皇帝、崇禎皇帝、康熙皇帝等。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複雜。同一時期並存的政權,往往各有年號。還有的政權一年之中數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的年號。例如後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元年。3年後,後漢劉知遠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還有許多年號在不同時期重複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個時期在使用。還有因為避諱或者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不同寫法,例如唐殤帝的唐隆年號,又寫作唐元、唐安、唐興。

在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藩屬國,通常會延用天朝年號,如朝鮮、琉球為中國藩屬時,亦用中國帝王年號,是一種對天朝效忠的表現。以古代朝鮮為例,明朝亡之後,除與清朝文書往來,內部官方文書俱用明朝年號,改用中國干支或國王在位紀元,至於民間仍有堅持採用崇禎年號者,甚有直到崇禎三百餘年者,與鄭氏一直採用明朝永曆年號,極為相似。

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中國分裂的時期。五代十國時,閩國、楚國使用後梁、後唐年號,吳越國使用唐、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的年號。也因此,許多地方割據勢力、少數民族政權,以及人民起義也常常自立年號紀年。

年號的字數一般為兩字。有少數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國",武則天的"萬歲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禮法延祚"。中國歷史上的年號,據統計數目在數百以上。梁啟超的統計是316個;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國歷史紀年表》的統計是500多個。

有些年號是根據兩個前代年號合併而成,如貞元取自貞觀開元,隆興取自建隆紹興,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紹熙取自紹興淳熙,慶元取法慶曆元祐、開禧取自開寶天禧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