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山水的民俗與旅遊

福建俗稱八閩,位於祖國東南沿海,這裡溪流縱橫,群山疊翠,地沃山 秀,繁花似錦,風光名勝多姿多彩,文物古蹟暈羅密佈,向有“海濱鄒魯” 之稱。

八閩民俗文化,就總體講,保持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而就具體方面 看,又有獨具一格的地方特色。這是福建特定的環境條件所造成的。

福建原是古越族的居住地,是古越族文化的發源地。晉唐以後,由於徵 戰不斷,中原的漢人,或為了征戰,或為避亂,紛紛遷移來福建。中原文化、 荊楚文化,隨著漢人的迂移而傳入了福建並與福建的土著民族——古越族的 文化相結合,慢慢地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閩文化。從民俗角度講,這 種閩文化是具有我國東南特色的民俗文化體系。

這裡要提到的是,因為有漢人和土著的古越族的不同(漢人中又有河洛 人、福佬人和客家人之區別),因為存在時間和空間的不同,福建各地的民 俗有所差異,而各地在不同時代也不盡一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 俗”,“走一鄉要問一俗”,在福建特別明顯。也正因為這樣,八閩大地猶 如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館。人們進入這座民俗文化博物館,觀賞一番福建各地 不同、古今相異的民俗,定會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由於福建人很早以前就移民到臺灣開發寶島,以民俗為主體的閩文化很自然地早被帶進臺灣,經過再發展,又與閩文化一起被稱為閩臺文化。還由 於福建人早就僑居海外東南亞諸國,以民俗為主體的閩文化,對海外華人、 華僑也感到熟悉,感到親切。因此,閩文化,首先是八閩民俗,對臺灣同胞, 對東南亞華人、華僑,有特殊的感情和特殊的意義。人們有理由這麼說:八 閩民俗是福建一筆重要的旅遊資源,值得下些本錢認真作進一步開發。

總 序

張紫晨

《中國民俗·旅遊叢書》是為廣大旅遊者、文化工作者編輯的知識性民 俗與派遊叢書。它著眼於對祖國各派遊勝地民俗風情的介紹,以弘揚祖國優 秀民俗文化,瞭解中華各族人民生活,飽覽壯美河山、名勝古蹟,通曉名地 風土民情為宗旨,為國內外遊人提供豐富的知識,使人們開闊眼界,心曠神 怡,樂以忘憂。對未經旅遊或準備旅遊的人,也是一個知識的先導,興昧的 儲備、精神的滿足。

派遊是人生一大樂事,為現代主活所必須。工作之餘,邀三、五友人, 或舉家前往,即可怡悅身心、增廠見聞,又可擴大胸懷、瞭解大千世界。但 是,這個目標並不是任何旅遊都能達到的。要想在旅遊中真正有所收穫,必 須有相應的知識來幫助。中國有句古話,叫“見景不如聽景”。任何一個優 美的所在,沒有聽到有關的解說,只有直觀所視,是不會完全看出它的奧妙 的。這就是旅遊者為什麼那麼需要導遊員的道理。然而,任何導遊,又只能 解說一時一地、一事一物的具體景觀,不可能提供關於一個地區、一個民族、 一個城市、一個景點的完備的知識,這就需要有專門的叢書加以彌補。這部 民俗旅遊叢書,就是為了這種需要而專門編寫的。它將中國各大旅遊區的內 容分成若干冊編寫,採取生動輕鬆的筆調,系統全面地介紹有關知識。這種 嘗試,以前沒有過。這套叢書以鮮明的地區性和豐富的知識性為特點,將祖 國各地壯麗的山河、著名的景點、燦爛的文化、純樸的風格——呈現在讀者 面前,是其他書籍所不能代替的。這部叢書並沒有把它簡單地化為旅遊手冊, 更沒有以介紹地方風光名勝為滿足,它有較高的視野、較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既可作為旅遊的良師益友,又可作為民俗文化讀物而開卷有益。

《中國民俗·旅遊叢書》是一部大型系列叢書,它以旅遊為線,把廣闊

的中國分成若干文化區,將旅遊區納入文化之中,進而展示區域文化特徵。 在對區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遊的點、線及重要景物、風立民情。 因而它既是旅遊民俗叢書,又是區域民俗叢書,既是區域文化的展現,又是 整體文化的紛呈。書中所述的內容大多為實地考察所得,經過研究考察,再 用輕鬆的筆調寫成。因此,對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都有 重要參考價值。

目前,在我國民俗學研究上,大體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理論民俗學,一個是應用民俗學。理論民俗學側重理論規律的研究和學科體系的建設;應用 民俗學則方面較廠,諸如商品民俗學、消費民俗學、旅遊民俗學、社交民俗 學等,重在實際的應用,多采取具體的描寫研究的方法,使人們在各項生活 應用中,有實際的效益。民俗旅遊是應用民俗學的一個重要部另。既是應用, 便不能不考慮與旅遊實際的結合,不能不考慮派遊的實際需要。但是,旅遊 者並不滿足於單純的遊山玩水活動,他有更廣泛的瞭解社會、認識社會的要 求。高層次的旅遊往往是一種特殊的學術活動。從旅遊所至的引人矚目的地 區租蘊藏著豐富的精神、物質財富的各民族,由旅遊所看到的具體景觀所呈 現的歷史、自然和文化現象,擴展到它之外的多種問題的尋索,欲廣可廣, 欲長可長,要趣味可以有趣昧,要學術可以有學術。這樣的旅遊民俗叢書所 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識量也應該是相當廣的。基於這種認識和考慮,我們把這套叢書從框架、體例到內容、形式都儘量提高了檔次,使它更好地發揮應有 作用,並以此積極推動我國旅遊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各族人民間的大團結, 促進與海外朋友間的友誼。

1991 年 8 月 北京

八閩山水的民俗與旅遊 林其泉

一、福建八閩民俗

福建位於東南沿海,有“東南山國”之稱,與臺灣隔海相望,全省面積12.14 萬平方公里,人口 2800 萬,以漢族為主,還有畲、回、蒙、滿、高山等 31 個少數民族,風俗民情頗殊,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海外僑胞 700 多萬, 是我國主要僑鄉。

“八閩”之由來

福建亦稱“八閩”,從“閩”字來的。 有人說,福建因有閩江,故簡稱“閩”。這種說法不合事實,因為稱閩在前,而閩江之得名在後。“閩”在福建,最早是族稱,即為福建土著民族 之稱呼,亦稱為“蠻”或“荊蠻”,後來也稱為“越”。《史記》吳大伯世 家條的“索隱”對“荊蠻”解釋說:“蠻者,閩也,南蠻之名,亦稱越。” 因此,又有人將它們合稱為“閩越”。閩到後來既是族稱,也兼稱地名,即 指福建這塊地方。因為早期閩人多以蛇為圖騰崇拜,所以《說文解字》稱: 閩是“東南越蛇種”。

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稱“七閩”。《周禮》上有“五戎、六狄、七閩、 八蠻”之說,那是因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國”即有七個部落的緣 故。

稱福建為“八閩”,是在漢人南遷以後的南宋,因為從北宋開始,福建 有八個相當於府(郡)的行政單位。這八個相當於府的行政單位,曆元、明、 清幾個朝代基本上無變化,所以八閩之稱一直延用下來。

這當中,從清初康熙年間開始,福建除了原有八個府的行政單位,還有 臺灣府也屬於福建管轄。這樣,福建曾有過九個府的年代,所以八閩的福建 又有”九閩”之稱。直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 年)臺灣建力行省,與福建分 治,於是九閩的福建又恢復八閩之稱。

清以後,福建府一級的行政單位有過多次變動,但人們都以習慣來稱呼福建為“八閩”。因此,閩和八閩,成為福建的簡稱和俗稱。

福建人講河洛話

河洛話一說是黃河,洛水一帶的話,一說系河南洛陽的話,總之係指中 原的話(方言)。福建人講中原的話,不令人奇怪嗚?講來也不奇怪。

歷史上中原漢人最早一次大規模向福建移民是在東晉“永嘉之亂”,那 時,中原“八大姓”來到福州一帶,另一次是唐高宗年間,河南固始人陳政、 陳元光父幹帶了 58 姓大軍來福建討伐“南蠻”之亂,之後,他們在福建南部 定居下來,開發漳州大片土地。再一次是唐末,固始縣王潮、王審知帶大批 人馬入閩,佔據福建大部地方,為開發和建設福建做出積極的貢獻。後來到 了宋末又有大批漢人避亂江南,其中有的定居福建。就是這樣,中原話隨著 漢人遷移入閩而帶入福建。

中原話帶到福建後由於居住地方不同,加上交通不便,發展成不同的福 建方言,甚為紛繁複雜,就大的區別看,主要有閩方言和客方言兩大系統, 閩方言大體直接從中原帶來的,客方言是江西移入的。此外,還有一種接近 北京話的方言稱北方方言,主要流行於南平城關和長樂洋嶼,是明代鄧茂七 起義時,明廷為鎮壓起義而派京兵所帶來北方話以及清初從北京派軍隊所帶 來京都話與本地話結合而產生的。

卑就閩方言講,又分成閩海方言群和閩中方言群,而閩海方言群又有閩東方言區、莆田方言區和閩南方言區之別。因為這些方言與中原有著密切的 鄉土關係,也就是說,福建方言是從中原帶來的古漢語,所以福建方言又被 說成是河洛話。

特別要提到,福建方言中的閩南話,其流行地區大大超過福建範圍,臺灣省的大部分地區、浙江省的溫州、江西省的東部,廣西、四川的一些地區, 都講閩南話,海南省方言、廣東潮汕方言,也屬於閩南話體系。此外,東南 亞華僑、華人中,講閩南話人數亦相當的多。這些主要與福建移民有關。

閩南方言有許多奇特之處,不但聲調多(普通話有四個聲調,閩南方言有八個聲調),而且分成書面語和口語。有些話書面語和口語都一樣,有的 則有區別,如“大人”在書面語是對人尊稱,口語則泛指成年人;“出山” 在書面語是要人出來任職,口語則指出葬。閩南方言還有一個奇特的地方, 就是有很多詞正讀和倒過來讀意思都是一樣的,如“喜歡”和“歡喜”,“便 利”和“利便”,“客人”和“人客”,“補冬”和“冬補”等。

福州方言則頗令人頭痛,以前曾有人說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福州人說土話。”那是說,福州話既不容易聽得懂,更不好講。有人看《閩都 別話》看不大懂,就因為它是用福州話寫成的。福州話其所以不容易聽懂, 主要因為它保留許多中原古音和古代用語,跟普通話很不一樣。比如福州話 中,說父親為“郎罷”,說母親為“娘禮”。平時孩子稱呼父親為“依爹”, 也叫“依家”;稱呼母親為“依禮”或“依老”,有的也叫“依嬸”。又比 如福州話說真為“野”,“野好”就是“真好”;“小禮”是為害羞,“有 講”為聊天。福州人把那種沒本事又會說大話的人叫“假拍拉”,把猜不透 摸不清底細的事叫“毛對沙底”。這些在普通話中都不容易用很短的話表達 清楚的。

總之,福建話多是來自中原的古音,講中原古音的語言成了福建人的習 俗。

“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

我們中國人,除了藏族同胞有名無姓外,其他各族人都有姓有名。從全 國看有所謂“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即是說這張、王、李、趙、 劉為大姓,人數最多。在福建可不是這樣,人們常聽到:“陳林半天下,黃 鄭排滿街。”那是說,福建以姓陳、林、黃、鄭的人數最多,即這幾個姓為 福建的大姓。

如前所述,福建漢族同胞,大多是從中原遷移來的,所以那幾大姓的祖 宗都在中原。

陳姓:有說最早到福建的,陳姓是唐代的陳元光,人稱“開漳聖王”。 其次為陳邕,也是於唐時遷來的。唐以後姓陳的人還有多次從中原遷來福建。 如今,陳姓遍佈全省各地,還有許多陳姓遷居臺灣或到南洋各地定居。

林姓:林姓於晉朝中原動亂時由林祿率眾遷來福建,先居福州一帶,後 到莆田、漳浦等;唐宋時,中原更多林姓來到福建,後林姓中有人遷居臺灣 和南洋各地。

黃姓:黃姓原居於湖北江夏地區,其子孫稱為“江夏世家”,1700 多年 前從光州遷到福建,先居福州後轉莆田、泉州,再後進入廣東或遷到臺灣。 鄭姓:鄭的得姓與古代鄭國有關,發祥於榮陽、淮陽,晉唐時期大批從 中原移來福建,先居於福州後轉泉州等地;或說鄭姓來閩始祖為鄭彥華,居 汀州,後轉閩南和廣東,明末從福建遷到臺灣。鄭姓中,在福建乃至全國影響最大的可數民族英雄鄭成功一家了。

福建這幾個大姓人口眾多,隨處可見,人們還可看到福建也有些稀見的 姓,如枟姓、鄢姓、蒲姓、粘姓等,人口較少。這稀見的姓氏,除了一些是 本地少數民族的衍化以外,多半也是來自北方的古姓。

“門內一條蟲,門外一條龍”

有人用“門內一條蟲,門外一條龍”來形容福建人,頗令人回味。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門內一條蟲”,是指閩字,閩為福建的簡稱。歷史上福建曾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因此福建人常被人看不起。生產搞不好,交 通不方便,衛生也很差。在生活上,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大多小孩無法 上學,文盲成堆。

福建貧窮落後,當然不是福建人生來就笨或懶,是另有原因的。 首先,福建地處我國邊遠地區,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經濟落後,猶如世外桃源。晉以後中原地區連年發生戰亂,人口不斷向南遷移,南遷的移民 多集中於福建,特別是福建沿海地區。人口增加給福建帶來巨大壓力。在以 農立國,農業技術又十分落後的年代,人們吃穿都難以解決,更談不上文化 教育的發展。如果遇上荒年就更慘了。人們走投無路,相隨逃難,流落街頭 當乞丐;那年代,民間賣兒鬻女的每有所聞。

其次,福建地處偏遠,山高皇帝遠,政治腐敗,向來居全國之首。清人 徐宗幹曾說,全國吏治之壞至閩省而極。地方官吏只懂得搜刮民膏民脂供其 享受,全不顧民眾死活。加上近代外國列強不斷入侵,許多農民破產傾家, 流離失所。可謂雪上加霜,在這種局面下,福建怎不落後?

面對貧窮落後的局面,許多有良心有才幹的福建人憂心如焚,可他們在家鄉發揮不出自己的作用,一部分人只好設法離開生養自己的祖籍地,到外 面去闖天下。或到臺灣從事開發和建設,或到南洋各地從事手工藝或經商, 一句話到外面去謀生。這就是為什麼臺灣同胞中祖籍福建的特別多,華僑華 人中屬於福建籍的也特別多。

再看“門外一條龍”。這是一個寵字,福建入到了臺灣或去南洋各地後,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贏得世人的矚目和敬重,人們用“寵”字,即得寵或榮 耀來形容出門後的福建人,那自是很貼切的。

歷史上福建人為開發建設臺灣,保衛臺灣,為臺灣與大陸統一和合作,做出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顏思齊、鄭成功、陳永華、礆琅、吳風、關沙、 沈葆楨等人的功績永載史冊,他們都是福建人。福建籍的華僑、華人在南洋 各地所發揮的作用,同樣是有目共睹的,陳嘉庚、黃乃袁等是人們所熟悉所 敬重的。他們也都是福建人。

福建人在外面各行各業所取得的成就,多得舉不勝舉。他們是福建人的光榮和驕傲。

太平面迎客人

福建人甚為好客,每當客人從遠道來,通常都有一碗太平面來招待。 太平面就是把一隻線面投入沸騰的鍋中,煮二三分鐘之後撈起,放入調好油料(有米酒、香油、醬油等)的碗中。加上一隻煮熟的完整的鴨蛋。縷 縷絲面,軟滑可口;空著肚子吃下去,特別有味道。如果來者被認為是尊貴 的客人,或特別親的親戚,那會放上兩個鴨蛋,稱雙太平。

鴨蛋叫太平,這是福州人的叫法。在福州話中,“鴨蛋”與“壓亂”同 音,既然把亂壓了,自是出現太平。這表達了福州人對太平日子的期望。舊中國,經常出現戰爭,社會動亂,民下聊生,人民做夢也希望過太平日子。 舊日福州人有一句話說,“寧當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就是這種心情的表達。

後來也有人用雞蛋或別的家禽的蛋代替,那也是表示相同的心意。 線面也稱索麵、面線、壽麵等,用麵粉製作而成,通常經過投料絞劑、串面、拉麵等多道工序,用麵粉拉成細如線的麵條,每條細線面長可達 180 釐米,可謂“牽絲如縷”、“巧奪大工”。曬乾後,一隻一隻挽起,方便於 保存和煮食,挽面線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既好看,亦表示祝福。

線面因細長,也你長面,與長命相聯繫,用它招待客人帶有祝福長壽之

意。

據福州民間傳說,用太平面祝福客人、親友平安長壽,最早是幾天玄女 為祝賀西王母之壽慶而想出來的珍貴禮物,九天玄女在西王母生日時,用自 己靈巧的雙手拉成細如絲、長如發的線面,煮成清香撲鼻的佳餚,敬獻西王 母。西王母吃後讚不絕口,並讓九天玄女也送眾神仙嚐嚐。眾神仙嘗後亦大 加讚美。

據說,後來民間也學著拉線面,並以太平面招待親友、客人,久而久之成了習俗。至今在福建和臺灣各地都還可以看到太平面招待客人的風俗。

八閩茶俗

茶是一種有益健康的飲料,福建人向來愛飲茶,而且形成了一套茶俗。 舊時達官貴人,豪商巨賈,在人際交往中,在做生意時,都離不開茶。每當 幕僚或客人到時,主人總要以茶相待,說聲“請茶”;送走客人時也要說聲 “看茶”。有時話不投機,或主人另有他事,草草結束會客,也以“看茶” 逐客,此時來客要知趣告退,否則自討沒趣。

一般老百姓迎送親友,亦以清茶一杯。每當親友離鄉背井到海外謀生時, 人們多要送些禮品,這禮品中少不了茶葉。茶葉,福建人都叫“茶心”,送 茶心,為了要出走的人把家鄉的心意記在心中,不要忘了老家。出外謀生的 人,到了海外後,免不了會寄些錢回老家”給親友。人們也把它與茶聯繫起 來叫“茶資”。意思是給鄉親們買些茶喝。平時,人們相互交往中,更少不 了茶,互相聊聊叫“喝茶談天”或到茶館“以茶閒聊”。有時誰做了錯事要 向親友、鄰居認錯,最簡單而又最誠懇的做法也是喝茶,叫“敬茶道歉”或 叫“謝茶”。

過去有個時候,在各種宴會上,主人首先也是敬茶,而不是敬酒。 在民間兒女定親、娶嫁更少不了茶。定親要喝定親茶,那是女家喝男家的,謂“喝男家茶禮”。新嫁過門的新娘首先要給公婆敬茶,然後請親友、客人飲茶,婚宴上新娘要給親友敬茶,鬧新房看新娘時,新娘要給來客敬茶。 以上合稱新娘“三敬茶”。婚後新郎陪新娘第一次回孃家作客,要給丈人、 丈母孃帶去一包茶葉,丈人、丈母孃要把茶葉泡起來叫“親姆茶”,請親戚、 鄰居共飲。

福建茶俗中最有意思的是“功夫茶”。其所以稱功夫茶,有兩個意思,一是製茶過程費時間,二是泡茶方式也頗費時間。大概因為功夫茶多是老人 的共同愛好,這種飲茶方式多是在年長者中流傳,所以功夫茶也稱為“老人 茶”。

功夫茶不僅講究茶葉,而且講究茶具、用水、火候和飲茶技術。茶葉要精選好的,茶具包括陶製衝缸蓋甌和小茶杯,它們分別用茶盤和茶碗盛起來。 客人來時用陶壺在炭火上燒開水,然後泡茶。泡茶時先用開水沖洗茶壺茶杯, 接下去即泡茶,泡時講究高衝、低泡。高衝至滿溢,是謂讓乾坤在壺中醞釀。 其實那樣可以翻動茶葉並把茶葉中的雜質衝上來並用杯蓋刮掉,為了清潔。 低泡是斟茶要低,為了不使茶水走香走味。通常是先環回斟,取名“關公巡 城”。壺裡茶水將盡時,就逐杯點滴,稱“韓信點兵”。而後加開水如此數 次,再換上新茶葉。品茶時要用口嚼,慢慢嚥下,飲完茶再聞聞茶杯。這功 夫茶,也叫“飲安樂茶”,即其樂無窮之意。

需要提一筆的,常飲茶的人都清楚,品茶也是品水,水的好壞直接影響 到茶的味道和顏色,故功夫茶除了注意茶葉質量,也講究用水。

功夫茶杯子很小,往往喝上一杯,嘴上還不溼,但因極濃,味重,如吃 中藥一般。比較講究的,通常有“茶配”,即配以糖果、蜜餞之類。有茶配 的叫“全茶”否則只能叫“半茶”。

福建有“茶三酒四”的說法,功夫茶多半隻用三個杯子,如果來客超過 三人也只斟三杯,分批品飲,長者先品。

功夫茶盛行於閩南地區,其他地區則不大講這些,但以茶招待客人則是 八閩通行的。

 民間宴食和進補宴食

福建與全國一樣,每當喜慶或重要節日,大多有請客的習俗,如今請客多在酒樓飯店進行,可過去一般都把宴席辦在家中。 在過去福建大戶人家的廳堂,多擺有神位、花瓶和時鐘之類,宴席常設

在神位前;如果不止一桌,可在旁邊加桌。不過重要客人集中在神位前的一 桌,是為上席,旁邊的各桌請一般客人;若廳堂裡擺不下,可擺到天井中或 邊房裡。

每席宴桌,通常坐八人(稱八仙桌)或 10 人、12 人(稱圓桌),要偶 數,忌單數,主人坐下位(面對正位),以示敬重客人。

宴食開始後,首先由主人舉杯向客人敬酒,夾菜向客人敬食,如此連續 二次至三次,然後客人可自由喝酒、吃菜,吃喝時忌筷子、湯匙作響,要靜 靜舉杯,悄悄夾菜,注意禮貌,文雅,大方。吃食中對某些按人數定量的菜 餚(如太平一般每人一個),赴宴者不可多夾多吃,以免貽笑於人。太平等 被認為吉祥之菜餚,一般說赴宴者都會吃。

宴席上的萊餚有的多達幾百種,大體說來是甩豬肉、雞鴨肉、鴿肉、雞 鴨蛋、魚肉、香菇、木茸、海參等為主料,配上其他蔬菜再加油料烹調而成。 宴席上的菜餚,通常部在十道以上,且為偶數,即十道、十二道、十四 道、十六道、十八道、二十道等。最多的達三十六道。所謂十二道為豐筵, 二十四道為全筵,三十六道為大筵。隆重的宴席,當菜看上了一半時有半宴 之舉。即酒過數巡,菜上數味時,客人喝些甜湯後休息一會,洗個臉,自由 活動一下,然後再回到宴席上,繼續接受主人的敬酒勸菜,直到最後一道甜 湯(或甜點心)為止,才訂宴食結束。宴食結束,人們離席,稍事休息,說 些客氣話、吉利話,最後逐個向主人告別,各自回家,或主人早有備車將客人逐個送回去。

在中國,喜慶和節日的傳統宴會,向來是會親人、加強聯絡的一種重要 手段。宴會使親友間更加靠攏,對於團結合作不無作用。福建各地對此都很 重視,因而這種做法一直流傳下來。

進補福建民間,進補分為平時食補、節氣食補和冬補幾種。 平時食補,各家各戶因經濟條件、個人愛好各異。節氣食補也叫時令補,

按不同時令,適當增加些有益於健康的營養。比如春夏間要吃些養神實腎和

涼血潤肺的補品和營養品,以求得補陰,而儘量避免吃熱性之物;秋冬季節 則講求壯氣補腎,扶元益血,注意補陽,儘量避免吃涼性食物。

除了平時營養和節日食補外,福建民間很講究“冬補”。即“補冬”。 所謂“補冬”即在“立冬”那天,增加滋養補品。比較富裕的人家,特別講 究補品,經濟不富裕的一般人家,也都用糯米混糖蒸酒而製成米糕吃食。當 然連三餐都顧不上的人,是難得講求這些的。

人們認為,在“立冬”那天吃較有營養價值的補品,對人體特別有益助, 老人吃了會益壽延年;壯年人吃了力氣倍增,有益健康;小孩吃了會增進食 欲,飯量大增,有助於發育成長。

l0

福建元宵節燈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謂上元節,因為這節日的活動主要在月圓的夜間,通 稱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動最主要的是燈會和燈猜。 舊日福建,大體說來,從正月初九起,燈市便開始熱鬧起來,正月十三日後幾乎可見各居家門前都掛出花燈。 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為了“添丁”。福州一帶已嫁女未生男者,孃家多於正月初以 觀音送子燈送之,是謂送丁;嫁後已生男者,孃家可送各式的燈,謂“添丁 仔”。閩南各地給新嫁女送的是一對白芙蓉燈,給嫁後已生男者則送一紅一 白的。燈內點有蠟燭,弄不好會把燈燒了。花燈失火,通常被視為喜事,叫 “出丁”,白燈失火視為生男吉兆,紅燈失火視為生女吉兆。那當然是人們 一種願望的表達。

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即 在元宵夜裡,村中新娶進門的新娘子和當年生男孩的小媳婦,必須穿紅著綠, 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歲大的老婦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說吉利 語,從大祖祠堂的燈棚下走過,一展風采。其所以這樣做,目的在於向祖宗 也向鄉親介紹新媳婦。至於已生男孩的小媳婦也過燈腳,在於告慰祖宗。

燈節期間各地都熱鬧非常,有幾個地方特別熱鬧,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門街,都是買燈、送燈、看燈最集中的地方。燈的種類甚多。走馬燈、 關刀燈、蓮花燈、兔子燈、骰子燈、錢鼓燈、薄餅燈,應有盡有。

舊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種桔燈(與“吉丁”近音),用紙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狀簡僕大方,民眾多愛觀賞。另外還有一種真的桔子燈,用較大 的鮮桔皮製成。做法是在近蒂處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殼,再用小鐵絲札 一燭託,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蠟燭,將蠟燭點亮。桔燈燭光透過紅紅的桔 皮,通明絢爛,成為一件具有實物美感的藝術品。曾有人寫詩讚道:“何人 剖桔空中點,勝看蓮花大盞燈。”燈節期間,有些地方疊燈為山,人稱“燈山”或“鰲山”。這鰲山開頭

只是一些有錢的富貴人家所張設,任人觀賞,後來更多設在寺廟、祠堂或鬧 市路口,讓更多人看熱鬧。鰲山中除了於姿百態的大小花燈之外,多還擺設 一些名貴的手工藝品、古董等加以點綴裝飾,構成“鱉山勝景”,甚為壯觀。 燈節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 10 尺,有 頭有尾。龍身有九節或十一節,以長帛彩繪鱗甲披蓋其上,各節燃蠟燭,前 導一燈球,由十數人手執舞弄,屈曲盤旋,隨燈球而上下,前後敲鑼打鼓以 壯聲勢。龍燈於元宵夜在街頭巡迴,誰家有放鞭炮以示歡迎者,即進入該家 庭院舞弄,讓人們觀賞,舞畢主人以薄禮相送以示答謝。這種舞龍燈,福州 人稱為“舞太平龍燈”。舞龍燈的龍燈,由各地寺廟禮制,節後收入廟中,來年重加修飾後再用。 燈節中還有一種燈猜頗受歡迎。燈猜也叫“猜燈謎”或“出燈”猜”。

謎語之題材,大體說來有幾大類,一是古書中的語句,二是人物、地點、詞 牌、劇目等,三是動植物、器具、諺語、成語、術語等,四是子,五是不屬 於上述的其他內容。各條謎語的謎面多註明屬於什麼格,以提示和啟發猜謎者。

猜燈謎,以前多在私人寓宅或某一街巷舉行,後來多集中於公共娛樂場 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開元寺,廈門在中山公園內或工人文化宮,漳州 在公園內的文化館,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燈謎,也有大規模的花燈展覽。

燈節原是群眾喜愛的傳統習俗,寄託著人們祈福的美好願望。至今福建 各地仍年年舉行燈節,不過燈內蠟燭以電燈代替,彩燈閃爍,展現一片迷人 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節期間也有不鬧燈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們在正 月十五日另有活動,每家每戶忙於掃墓祭祖敬神,是謂“春祭”。永定李姓 人家元宵不鬧燈有其原因:傳說唐朝高宗李治於公元 684 年農曆正月十五日 看燈看得正高興時,得知薛剛鬧事踢死太子李奇,一下給嚇壞了,從欄杆上 摔下來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慘的日子。為了讓姓李的都記住這悲慘 的日子,後來唐王朝統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準鬧花燈,違者 不承認其為李家子孫,永定客家人系從中原遷來的,一直保持著元宵不鬧花 燈的傳統。

看新娘鬧新房之俗

按傳統的婚俗,一般說,在婚禮之後都有一項熱鬧的節目叫看新娘和鬧 新房。

在福建,舊日到新娘房的來客,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添燈,即在進入 新娘房的來客中推舉一人點一支蠟燭插到六角形的燈上,口說恭喜之類的吉 利語。接著是請茶,就是新娘、新郎送上甜茶和香糖。請茶完,來客中有人 點燃燭,在新娘面上細照,眾人都看著新娘,並推舉一或二人對新娘做出評 價,一般都說長得漂亮,新郎有福氣之類的活。也有個別搗亂鬼故意說一兩 句不好聽的話,引人發笑,新娘雖感到難堪,但不好發作。

就這樣,鬧新房的氣氛來了。鬧新房也叫“戲婦”或“聽房”。傳統的 鬧新房,多是要新娘、新郎做些當眾難做出來的事,比如兩人共咬一顆糖果, 要嘴對嘴;又比如兩人共釣一條魚(玩具魚),要庸貼肩,兩人一起過金橋, 要手拉手。從鬧房說,目的也就是要讓新娘新郎出洋相,氣氛就熱烈了,人 們就開心了。

在福建,過去這類鬧新房各地不盡一樣,有的連鬧三夜,每夜從晚上七 八點鬧到深夜十二點以後,弄得新娘、新郎吃不消,甚至鬧出病來。如今好 了,一般鬧到十一二點為止,好讓新娘、新郎早點休息。

看新娘鬧新房,最初的目的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或說新婚之夜新娘太寂寞了,人們集中一起同她開開心讓她高興。其實看新娘鬧新房,可以說是封 建包辦婚姻制度的產物,是我國早時年輕人想出來的對封建包辦婚姻制度的 一些補救辦法。人們知道,在封建包辦婚姻制度下,由父母之命、媒的之言 而定終身,大多數人在結婚之前是互不認識的。而看新娘鬧新房的目的,大 體是為了幫助新娘擺脫這種窘境。幫助他們建立融洽感情而進行的嘗試。有 人說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男女是先結婚後戀愛的。新婚之夜的鬧新房就在於為 這種婚後的戀愛奠定基礎。所以鬧新房在封建婚姻制度下還是有一定進步意 義的。

到了今天,鬧新房大多失去原來的本意了,只不過成了民族的傳統風俗而已。

傳統婚俗中的替婚和二婚

替婚和二婚皆為傳統婚姻的產物,流行甚久。 替婚也叫“替頭婚”,即指更替頭一次的訂婚。舊日福建和全國一樣,男女成婚,一般都經過小聘即訂婚階段。訂婚把男女婚事訂下來,只等完娶。 這當中若有一方不幸死去,乃一方便有可能出現替婚的事;如若終身不願嫁 娶、那自不存在替婚事。男人死了,女子願與亡人結婚,稱為烈女,死後可 申請立貞節坊,不願這麼做的,可隨時再行擇配,稱女子替頭婚,只是得把 一半的聘金退還給男方父母(或其他的親屬);女子死了,男子再行選娶, 稱男子替頭婚,但不得向女方父母討回聘金,民間所說“死男一半,死女沒 看”,即指這件事。

按慣例,男子經過替婚,可再行選娶,但在選娶成婚前三天,要與已亡 的未婚妻舉行一次正式的婚禮,通稱冥婚禮。這種冥婚禮的做法,與一般人 的迎娶法一個樣,同樣派人用花轎迎“新人”,只是迎來的不是活著的人, 而只是一個女裝塗像或照片,即已故女子的替身。替身迎到家後,成婚男子 要與之拜堂成親,之後把替身安置於床鋪的西北角與成婚男子同床三夜,然 後送往祖宗祠堂,並擇日為之揀骨再行安葬。

女子經過替頭婚再行擇嫁,沒有男人那麼複雜,只是新嫁時如遇嫁上替頭婚之男子,得認已亡故之女的父母為父母,過年過節時需送禮往來,存個 戚誼,如若雙方都無意則可不往來。與已婚而死婦的男子成婚的女子,不管 是不是有過替頭婚,都叫“接面”或“接後”,這種婚姻通常不稱“結髮夫 妻”。

所謂二婚,是指男女成婚後喪偶又再娶再嫁者,在男人叫“續絃”,在女子叫“二婚”。二婚和續絃的嫁娶形式與初婚嫁娶形式是不相同的。 二婚女子與續絃男子結合,一般比較簡單。通常二婚女子在出嫁當天,備些供品和紙錢到亡夫墓上“辭靈”,然後由媒人前導,由續絃者用黑轎在半路接走;也有不用轎子而由二婚女子自己提一水桶進門,你“坐水桶轎”, 進門後,不搞拜堂、鬧新房、吃合歡酒之類,而是各吃一碗太平面,然後辦 一兩桌或幾桌酒席宴請親友,叫會親,並由媒人將二婚女介紹給男方家裡人 及前妻留下的子女。此後男方與前妻父母仍繼續來往。

比較複雜的是未婚男子娶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嫁已婚男子。第一種情況,女子方面自不用像初婚那種儀式了,而男子方面,或從簡,或按初婚儀 式進行,但不用花轎迎新娘。在舊日,未婚男子娶已婚而亡夫的女子,一般 是很少見的,只是在城市可見到個別例子。第二種情況,即已婚男子選娶未 婚女子,其婚禮多如初婚一樣。在閩南已婚男子如系喪妻者,在娶前多要進 行一種跳棺儀式。

 婚姻上的招贅和暗娶習俗

舊日福建曾經有過一些與通常不大一樣的婚姻,即招贅和暗娶。 招贅就是招婿和招夫的婚姻活動。所謂招婿,是讓女兒結婚,但不出嫁,而招進一女婿;招夫呢?指寡婦留在前大家裡,另招來一個後夫。 這樣被招為婿和被招為夫的男子,變成女家的成員之一,可以繼承女家財產。但如果男人仍保留自己的姓名,而且繼續祭祀自己的祖先神靈,那他 是無權繼承女家的財產的。

招贅婚姻雖然也如慣常人家締結婚姻那樣,經過算“八字”、訂盟相看、 納彩禮(定聘)和完娶等手續,但一般講手續部簡化了;結婚儀式也比較簡 單,不過在打招字即籤可招贅契約上寫得比較詳細、具體,那上面對聘金、 招贅期限、子女歸屬等都寫得十分清楚。招贅時間一般都以三到五年為限, 也有的不限時間的,甚或一輩子的;所生子女原則上都從父姓,或按規定從 母姓,一般講長子歸父親,也有的按規定所有子女都歸女家。有期限招贅, 按契約所定,男的住女家期滿後留下一子或數子,帶妻子及其他子女離開女 家,或回男家,或另行獨立門戶,兒女改從父姓,這便是通你的“招入娶出”。

在舊日的福建,招贅婚姻的存在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 從女家方面看,其所以要招進男人,主要是出自財產繼承權和對男勞動

力的需要。按舊日風俗女孩子無財產繼承權。這樣,家裡無男孩子的人,除了採用收養子的辦法外,可通過招贅或招夫的辦法繼承財產;有的雖有男孩, 但非髮妻所出,髮妻只生女孩,為不讓小妻之子繼承全部家財,髮妻也為女 兒招婿,以便將來讓孫子繼承一部分家財。如家中全是老弱多病者,為了維 持傢什和扶養老幼,亦多通過招進男人的辦法來解決。特別是那些不願改嫁 的寡婦,往往通過招夫幫助支撐原有的家庭。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採 用招贅辦法,那就是父母對女兒特別寵愛,捨不得她遠離身邊,只好通過招 婿辦法來解決女兒婚姻問題。

從男方看,其所以願意被招,或由於家道貧窮,為節省娶親時在聘金等方面的花費,甘願到女家落戶;或因為熱戀某女而她又不願離開父母,也只 好上女家。此外,還有貪戀女家財產和生活條件優越而願上女家者,這也是 男子願到女家的因素。

如今,因為男女均有財產繼承權,招贅婚姻不再像過去那樣傷人腦筋了。

城市中工人和職員家庭的男子到女家落戶的事日見增多,但在農村,由於受 男娶女嫁舊思想的影響,還不那麼順理成章,多少還帶有勉強的成分。但不 管怎樣,情況在變化中,許多“駙馬村”的出現,正是這種變化的產物。

還有一種不時出現的叫“暗娶”婚姻。 暗娶也叫暗婚,通俗叫“乘孝娶”,亦即在喪期中舉行婚禮。 按中國舊的傳統習慣,父母去世,子女要丁憂三年。這期間子女及孫輩平時要穿素服(女的不塗脂粉),不娛樂,不嫁娶。如遇上準備舉辦結婚儀 式時而父母先輩突然去世,要等三年不免時間太長了些,於是有人想出了暗 娶的辦法來補救,就是乘死者出殯以前即在一百日內,趕緊完成婚事。

乘百日前舉辦婚禮,把訂婚對象正式變成自己家裡人,可以為死者多了 個親屬為之弔孝,一般人都認為這乃是子女的孝心表現,所以非但不責怪, 反而多加支持,只是這時舉辦婚禮要嚴格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要 節儉不能大吃大喝,不興笙歌舞蹈,只能簡單從事。

養子之俗

舊時福建養子之風甚為盛行。 養子除了後妻帶來其前夫之子,通常包括過房子和過繼子。過房於是從同姓同宗的親族小孩中抱養,抱養者多是無子女的寡婦,其目的在於“招小 弟”或為了防老。這種過房子並非用金錢買來,因此被抱養的小孩仍與其親 生父母保持來往,仍為親生父母家的成員;只是平時要照顧養母,養母老死 時要當孝男,主持喪事,即做為養母家的繼承人。也有以己子充為夭折而未 婚之兄弟為過房子,為夭折的兄弟祭祀,並繼承其家產。過繼於則多從妻族 中乞養,乞養者多是因同姓同房中沒有親族小孩可以抱養,只好從妻族中抱 養小孩。因為小孩也並非用金錢買來,也不與親生父母割斷關係,有的甚至 平時不與養父母同居住,只是在養父母有事時前來幫助料理。廣義的養子還 包括義子。義子就不一定要同姓同宗的親族小孩,也不一定是妻族中的小孩, 只要收養和被收養雙方同意,便可成為義子。有的互相倚借,勝似親生。義 子平時可與義父義母共同生活,也可只是名義上的,即仍與其親生父母生活 在一起。

舊日福建,有些義子甚為奇特:如兩姓構怨不休,親知欲為解紛,使乙 之子拜甲為父,立券而罷。或宿通不償,亦用此法,即折券為義子,履襪之 贈,雖中懷齟齬,猶終身稱父。

還有一種養子是用金錢買來的,不管是否同姓同宗,都要與親生父母斷絕來往,至少要與養父養母生活在一起,被抱養者視為親出。這種養子在臺 灣有個專稱:“螟嶺子”。丁衰之戶,每覓螟嶺,以頂丁糧。抱養養子的目的,主要在於繼承宗桃和增加家中的勞動力,這多是無子者從子嗣方面考慮的;也有的為了親熱,為了門風興旺,為了對付別家別族 的欺負,所謂“人多力量大,房大不受欺”。也有一些人自己有子女也抱養 別人之子為養子,稱義子或乾兒子。有的一家養子達幾人甚至幾十人,平時 令其出海販洋,行險牟利,遇有械鬥,即令持械先驅。從抱養之小孩的年齡 看有三四歲,七八歲,十一二歲,也有以成人壯漢為養子,可謂花樣繁多。

與養子同時,舊日福建養女之風也甚普遍。

人們抱養養女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為了做童養媳(包括等郎 妹),這種養女一般要抱養異姓之女孩,給她一口飯吃,從小便是一個勞動 力,稍大便是媳婦,這種童養媳在舊日福建農村幾乎隨處可見。其二,做為 女兒,視為親出,將來為之擇郎出嫁,或招入女婿,這種方法主要是無子女 者或城鎮人所採用。其三,為了當“查某嫻”或操賤業(當妓女),前者多 發生於閩南一些大戶之家,後者多出現於城鎮一些商人之家。

舊日中國重男而輕女,福建亦然,加上生活艱難,民間生女多不肯留養, 或生下即淹死,或拋棄於路途,如果有人收養,多樂意奉送。家境稍好的人 家,多有抱養養女。養女之風並非偶然。

閩江水上的“科題”及其習俗

“科題”或“曲蹄”,是過去人們對閩江水上疍民的貶稱,如今稱水上 居民。疍民居住於閩江支流水上,約 5000 戶,三萬多人。

歷史上的疍民以船為居,以漁為業,浮家泛宅,逐潮往來於閩江上,隨 處棲泊,極少結廬岸上,他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地”,終身勞苦,難 求一飽,平時“破船掛破網,常年江上飄,三代祖孫住一艙,半年糧食半年 糠”。流傳於福州一帶的兒歌,唱出了他們的苦難生活:“科題仔腳彎彎, 打死難見官,起盾(蓋房屋)不許基落地,穿鞋不準拉後單(後跟)。”他 們大部分人從事“討小海”,即在江上海邊捕撈魚蝦,以與岸上民眾換些糧 食、蔬菜。每到農忙季節,他們中有的上岸打短工,有的拾稻穗,掃穀粒, 掘遺薯,以補貼食糧之不足。過年過節時,常有人上岸為富家洗刷房子傢俱 等,賺些工錢。有些疍民,把船開到交通不發達的地方,從事水上運輸,運 貨渡客;也有些疍民,服務於洋人辦的企業,為洋人貸船轉運、搬運貸物。 總之,他們的生計全都在水上。

疍民生活於閩江水上,平時吃、住活動全在自己的船上,晚上睡艙鋪, 吃飯無桌椅,客人來在船艙盤曲而坐,“曲蹄”即由此而來。他們以船為家, 一家數代同居一艙內。有的因人口增加,一船住不下,便把破船抬到江岸避 風地方或在灘塗上潮水漲不到的地方,把舊破船抬到用幾根木頭為基的架子 上,供全家人居住,叫“連家船”,岸上的人多不願讓他們在岸上買地建房, 怕“風水”會被他們分去。他們長期只能生活於水上,至多在水邊搭起“連 家船”。

由於長期生活於水上,在生活習慣方面,他們與岸上人不盡相同。

其一,婚俗。他們的結婚多在水上船中進行。結婚新娘不坐花轎,或由 男方備船把新娘接去,或由女家用船把新娘送到男家船邊,再由媒婆或長輩 扶掖過船。這種婚俗在岸上人有一種說法:“科題仔爬過船”。婚禮一般都 比較簡單,不像岸上那麼講排場講闊氣。

其二,歲時習俗。大多與岸上居民相同,但有自己的做法,最突出的是春節時一些活動。春節時他們也都在船上貼春聯,以示誌喜,由於船上地方 小,他們多貼四方形的春聯。春節活動中,有一種叫“討吉祥”的,與岸上 大不相同。討吉祥,在他們也叫賀年,即正月初三日後,他們穿著新衣,到 岸上居民人家討些錢或別的東西,錢物不在多,表示意思即可。通過討吉祥, 以期分享陸上人家的風水,圖個吉利。這種討吉祥的來因,據說最早系他們 中一些人因妻女被岸上富有之家所霸佔,平時常思念,利用過年時上岸與被 霸佔的妻女相會,其妻女不忘舊情,每多偷偷將金銀包於年糕或其他物品中 相贈送。為了不讓人家知道真相,他們在會妻女的同時,也到別的不相熟人 家隨便要些什麼,討些吉利,久之成俗。

其三,忌諱。置民的忌諱頗多,舉其要者,如:吃東西時,特別吃魚時 忌翻覆吃,忌將湯匙翻過來放。又如,他們忌說退,每當需退時,一定要說 成進。再比如,他們忌從船頭走過,因為舊日在船頭容易見到“水馬”(水 上漂屍)。這些多半與他們水上生活有關。

關於閩江水上胃民的來源,說法諸多,從他們崇蛇習慣看,最大可能是 福建原居民閩越族的後代。或說他們原住岸上,晉唐時北方移民到來,被趕 到江上住。

除了閩江和閩江支流上的疍民,其他如福安沿海一帶,莆田、泉州沿海 一帶,廈門、漳州沿海一帶,都有相當數量的水上居民,其生活習俗也與閩 江疍民差不多,只是語言不相同而已。

畲族人及其歌俗、婚俗和節俗

我國畲族人口約 35 萬人,主要分佈於福建、浙江和廣東,而福建的畲族達 22 萬多人,佔一半以上集中於福建沿海一帶,大多在寧德地區,與漢族人 長期雜居在一起。

畲族古稱“蠻獠”、“峒蠻”,自稱“山哈”。哈乃客人之意,即認為 是外地遷來的。人們稱他們為“畲”乃火種之意,即他們在衣耕方面曾有過 刀耕火種的年代。由於生產落後,他們長期過著艱難的生活,“山峒作住房, 繩索結衣裳,火爐當棉被,野菜充食糧”是他們昔日生活的寫照。直到近幾 十年才有一定的改善。

畲民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語文字,有自己的語言,不過多會講當地 的漢語方言。衣飾方面,男人與漢族人無多大差別,而女人則保持明顯的本 民族特點,衣裳和圍裙多是黑色的,刺繡上各種顏色的花鳥和幾何紋樣。成 年婦女頭上多梳結高髻並飾有各種料珠,稱“鳳凰冠”,也稱大風凰打扮。 未成年和未婚婦女是小鳳凰打粉,頭髮用紅頭繩扎一圈盤在頭上,梳成“鳳 凰髻”或“碗匣”式。老年婦女則有老鳳凰的打扮,頭髻低小。人們勞動時 多半頭戴斗笠。斗笠形狀優美,花紋細巧,不但供遮日、遮雨和擋風用,而 且還是一種藝術品,供人欣賞。

畲族人在歌俗婚俗和節俗方面別具一格。

歌俗。畲人愛唱歌,唱歌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們多是即景而作 歌,歌聲優美動人。小孩七八歲便開始學唱歌,十來歲便會即景作歌,唱出 心聲。通常每當村裡青年男女新婚之夜,或有遠方來客和各種傳統的盛大節 日(如春節、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節、五月廿三、六月六、九月 九等)時,全村青年男女或集中溪邊或集中大廳裡,通宵達旦地對歌。那可 說是對歌比賽,看誰唱得多,看誰唱得好。這種對歌,也叫盤歌,通常稱山 歌,多是觸景生情隨口編唱起來。歌的內容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歌唱本族 古老的歷史傳說和祖宗業績;二是有關戲劇小說的歌;三是雜歌,包括情歌、 兒歌、謎歌等。節日對歌中以二月二最為熱鬧。每當這節日,畲族人一般都 要舉行三天三夜的歌會。這歌會不僅是盤歌功力的劇烈較量,而且也是畲族 唱歌隊伍的一次會師,一次大檢閱、大學習、大交流活動。通過歌會,常常 會冒出一批令人矚目的畲族歌星。即使平時在勞動過程中,他們也常以歌當 話,一唱一答;青年男女交往特別是談情說愛時更是離不開山歌。唱歌形式 除了對歌,還有獨唱、齊唱、重唱等。重唱又稱雙音,一般是在對歌最熱鬧 時改唱雙音。

歌俗中值得一提的是喪葬禮中的以歌代哭,那不但父母死時子女以歌代 哭,夫妻喪事亦多以歌代哭。夫妻哭唱哀歌,多敘生前夫妻同甘共苦,共同 持家創業的恩愛之情,哭訴亡者死後家事艱難等等。情感細膩,音調悲切, 一字一淚,令人淚下。

婚俗。畲族青年男女向來婚姻比較自由,多是戀愛成婚。結婚那天,新 郎親自到岳父母家迎接新娘。這時岳父母要以酒飯接待新婿並要新郎唱歌。 唱歌時新郎唱新娘答,或別的人答,一唱一和,氣氛熱烈。有些地方畲族人 的迎親儀式甚有特色。迎親當天,新郎在前帶路,新娘裹著紅帕,撐著雨傘, 緊跟在後。走到夫家,廳堂中空無一人。新娘大聲嚷道:“你家的人都死光 了?”話剛說完,只見夫家人都出來了,說道“就等你來接種啊!”顯得活潑有趣。 有的地方,在新婚大喜日子有故意戲弄“親家伯”的習俗。迎新娘前一天,男方請一青年歌手扮作“親家伯”,全權代表新郎,挑著禮物到新娘家, 女方約些女友千方百計戲弄親家伯,無非要他唱歌,回答她們提出的問題。 親家伯不但要巧於應付,且要謙恭有度,不可粗魯,否則會引起姑娘們的嘲 哄。在對歌時,更不可馬虎,如果唱不出新歌,要吃盡苦頭,甚至會被塗成” 大老黑”,狼狽而歸。只有親家伯力戰群英凱旋而歸,才會給新郎贏榮譽。 送禮過後一天,新郎把新娘迎到家,女方家長多有陪嫁物,一般多與農業生 產有關,如送耕牛、斗笠、蓑衣、鋤頭或樹苗等,以示祝願女兒女婿勞動致 富。新娘和親友到來之後是長夜對歌。對歌在大廳進行。大廳燈火通明,男 女賓客分坐兩邊,一般總是姑娘們首先向小夥子進攻,用歌挑戰,小夥子用 歌作答,直至雞叫三遍才歇。充滿歡樂氣氛。

有的地方在婚俗上還有“當表姐”習俗。出嫁的女子應母舅邀請,與母 親一道到舅舅家做客,由舅舅村中的男青年與之對歌。這可說是出嫁前的一 次對歌考試,為了使她在婚禮上對歌時能應付自如。

畲族婚俗中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服務婚,即婚後新郎要為妻家無償勞動三 年左右,期滿才攜妻回家。其所以這麼做,或說以勞動來抵聘金;或說以此 彌補岳父母家因嫁女而缺少勞動力。

節俗。畲族的節日慶典有些與漢族相同,也有屬於他們獨有的傳統節日,其中有兩個節日頗為獨特,一“是三月初三的“烏飯節”,一是五月甘四日 的“封龍節”。

烏飯節是畲族人全族性節日,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日這一天,人們都要上山採摘烏稔葉熬汁後用以蒸煮烏米飯,或說吃了烏米飯,上山不怕螞蟻咬, 全家共食,稱“烏飯節”,世代相傳。

烏飯節的來由在於紀念畲族英雄雷萬興。傳說唐代高宗年間,雷萬興率閩南畲族人民舉行反抗鬥爭,被朝廷派軍隊圍困山上,糧草斷絕,他們靠一 種烏稔果來充飢,第二年三月初三衝出包圍,取得勝利。後來畲族人以三月 初三為烏飯節,以示紀念。

曾有一個時候,畲族人在吃烏飯時,也吃白米飯,是謂憶苦思甜,而如今人們多在烏飯節時舉行歌會,進行山歌民謠比賽,另有一番新意。 封龍節也稱分龍節。一般定於農曆五月什四日。據說這一天玉皇大帝給舍山分龍,象徵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是日村中貼出告示或嗚鑼通知,人們要準備祭土地神,男人不得挑糞、燒糞堆,女人不得在陽光下洗曬衣服,人 們不可動鐵器以免傷害龍體,否則龍不來行雨,田園就要受旱。這一天不幹 活,人們多集中山坡上對歌。十天後叫定龍,取消各種禁忌,人們恢復正常 的生活活動。

畲族的節日還有農曆正月十四日的迎祖節,二月初一日的土地節,二月 初二日的歌節,三月十六日的林松節,四月初八的牛節,九月十一日的請神 節等,多有自己獨特的祭典。

畲族人的狗崇拜

畲族人十分崇拜狗,平時不但不殺狗,不吃狗肉,而且待狗十分友好: 從不加以驅趕和打罵,要是誰家裡養的狗死了,用銀錢紙套其脖子上,然後 投入河中,讓水把它帶走。

畲族人為什麼崇拜狗?這事與《搜神記》中的一段傳說有關。傳說黃帝 曾孫高辛氏,養有一狗,名叫“槃瓠”,力大無比,且甚聰明,高辛氏非常 寵它。一次因犬戎為患,高辛氏出告示,說誰能殺下犬戎吳將軍頭,賜金千 鎰,邑萬家,並妻以吾女。告示發出許久不見有人願意為高辛氏出力,高辛 氏甚為著急。時高辛氏的愛狗槃瓠自告奮勇出征,夜襲犬戎軍營,闖入大本 營將犬戎吳將軍咬死,銜其頭回來。高辛氏見了甚為高興,率部乘勝追擊, 終於趕走了犬戎,保住領土,民眾得以要居樂業。高辛氏甚感激槃瓠,欲嘉 獎賞它,但槃瓠不受,要求高辛氏履行諾言,許其女給它為妻。高辛氏對此 要求不以為然,說,吾女,人也,爾為犬也,人女不能嫁給犬為妻。其女得 知後很不悅,說,父為一國之長,不可失信於眾。她將槃瓠關於一甕中,49 天后,槃瓠從狗變成了人,與高辛女完婚,婚後她們到深山過日子。在深山 裡他們先後生下三男一女。長子出生時裝在盤子中托出,故姓盤;次子出生 時放在籃子裡,故姓籃(後代寫成藍);三千出生時遇上打雷,故姓雷;女 兒長大後嫁給姓鐘的,其後代都姓鍾。據說就因此,畲族人認槃瓠為祖宗, 世代只傳盤、藍、雷、鍾四姓——這是一般傳說,其實畲族人有二十餘姓。 據考證,畲族人至今仍保藏有“狗皇圖,”他們稱為“祖圖”,圖上繪 的是人身狗像即槃瓠像。這槃瓠像被視為畲族的族寶,由族內有聲望的長輩保管,每當祭祖時讓本族人觀看,絕不讓外族人窺見。

畲族人祭祖儀式甚為隆重。祭祖時全族人集中於祖祠內緊閉大門並派人 看守,不讓別族人前來窺視,更不讓闖入。

祭祖開始,掛上祖圖即槃瓠像,像前擺滿雞、鴨、豬頭及發糕等供品,當中擺有香蕉和煮熟了的著薯。長者宣佈祭典儀式開始。鳴槍,奏樂,子孫 分列兩邊跪下,向祖圖恭拜,接著族長宣讀祭文,高唱族歌,其儀式甚為莊 嚴肅穆。

畲族人對狗的崇拜,實是古代圖騰崇拜的遺風。

還得提到的畲族人家族觀念特別強,他們後代在認親時,必須在以下三 個方面中有一種相符合才行:或出示三個半指頭,或道出“一根竹子劈蔑三 條半”的隱語,或說出“汝南閩宦”暗語。這三個方面其實同出一脈,其意 都是三男一女。亦即指明其祖宗槃瓠養育三男一女之意。

崇蛇的遺風

舊日崇蛇習俗在福建隨處可見,如南平一帶有過蛇王廟;漳州南門外有 過南臺廟俗稱蛇至廟;汀州府城、羅漢嶺有過蛇王廟,平原裡有過蛇騰寺; 福州有過九使(蛇精),由居於水上的人加以奉把,平和民眾稱蛇為“侍者 公”[注],視為吉祥物;閩南有過蛇郎君的傳說;還有些地方有關於蛇的石 刻,等等。這些都說明,福建人有過崇蛇之俗。

福建崇蛇習俗的遺風,至今仍可見到許多,其中,南平樟湖坂的遊蛇燈 和人蛇共遊活動,平和三坪村把蛇當作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是比較典型的。 南平樟湖坂以前曾有過蛇王廟,廟中有“連公”(蛇)神像,後因水口 建造水電站,蛇王廟被水庫淹沒,可遊蛇燈和人蛇共遊的活動一直流傳下來。 遊蛇燈活動,每年於元宵後三天舉行,遊前民眾自用不同顏色的紙糊好蛇形 象,蛇咀張大,雙眼圓睜,身上鱗片閃閃。遊行時各戶出一男丁,手提一燈 板(上裝三盞燈籠,中燃蠟燭),前有一蛇頭先行,中間由各塊燈板組成遊 蛇燈隊伍,最後是蛇尾,隊伍可長達幾里路,一路上燒香燃炮,鑼鼓聲、噴 吶聲、火銑聲熱鬧非常。遠遠望去,猶如一隻巨大火龍在閩江邊遊動,場面 壯觀無比。若有人慾橫過街道,必須從燈板下鑽過,以示對蛇神敬重。遊行結束,燒燬蛇頭蛇尾,群眾散回。

人蛇同遊一般選擇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在數百人的遊行隊伍中,前為儀 仗隊,人手分執斧鉞刀戟模型,中間為樂隊,吹吹打打。中間抬著蛇神塑像 和神龕,神龕中置一大盆,裝有活的大蛇,還有數人各執一蛇,或執於手, 或纏於肩上,是謂人蛇共遊。當人蛇遊行隊經過時,各家都要燒香燃鞭炮, 以示對蛇神的恭迎。

平和三坪民眾至今尊稱蛇為“侍者公”,把蛇看成吉祥物,婦女們更是見蛇則喜,人們禁忌打蛇。平時人蛇和平共處,蛇不怕人,人不怕蛇。如果 誰夜間走路不小心踩到蛇尾,被蛇咬了一口,也一笑了事,從不對蛇報復。 有的人睡在床上,蛇在床下爬,誰也不奇怪。有時因天冷,蛇還會鑽進人的 被窩裡,捲曲在主人的腳旁,主人一覺醒來,覺得冷,發現床上有蛇,便恭 恭敬敬地用雙手把蛇抱下床。每當春天,不時可見幾條蛇絞在一起,那是蛇 在交尾,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若有人見到,得趕快揪掉身上一粒紐扣丟去, 以示懺悔,然後走開,當作沒見到一般——這與那種“見蛇不打三分罪”的 主張和作法,的確大相徑庭。

[注]侍者公,通稱“蛇侍者”。傳說唐代高僧揚義中在漳州平和建造三平寺,宣講佛法,有群蛇魔與他鬥法,不勝,虞誠所皈,朝夕隨侍義中,誓 不再傷人,為此人稱為“蛇侍者”。

半路響和弔喪軸

福建人愛將喜事喪事一起講,稱“紅白喜事”。結婚、生小孩、蓋房子 稱紅喜,死人稱白喜。辦喪事要同辦喜事一般,要吹吹打打,有的還要燃放 鞭炮。在福州,老人斷氣後首先要放鞭炮,接著全家人放聲大哭;同時貼白 紙於門上,有的還寫上”×府喪事”字樣。在廈門一帶不放炮,要貼紅布或 紅紙於門上,表示家有喪事。老人死去親屬要立即將床上的帳子撤了,意為 撤了天羅地網。其子孫要立做三件事:一是掬來一碗土放於死者身邊,意為 入土為安:二是在死者腳邊點上一根蠟燭意為讓死者光明走路;三是乞來一 桶水,意為老人赴黃泉、子孫表哀思。有的還當場殺雞、表示孝敬。

接著,子女及親屬要在正廳中安一臨時靈位,兩邊放著用紙糊的燈;靈 前放一碗飯和一雙筷子,三餐供奉。供奉時要燒香、燃燭、焚燒紙錢等,一 般供奉四十九天。舊日,火化未推行時,死了老人要停棺廳中,親屬要守靈, 並請佛徒唸經,或請道士做功德等。

已出嫁的女兒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要馬上回家奔喪。走到臨近父母家門 時,要放聲大哭,連哭帶訴,直向靈堂,跪下再哭,有的直到哭得聲音嘶啞, 精疲力竭,最後由親屬再三勸慰才收住哭聲。這便是“半路響”。停棺家裡 期間,女兒得多次回家哭靈,每次回家都要行這種半路響的禮節。今天,這 種半路響,已不大見到。

親友得到報白(即喪訊)後,要到死人家弔喪。在舊日,弔喪不能空手,但也不送花圈,一般多送一“軸”。所謂軸就是一塊布料。送什麼樣的布料, 那要看送的人與死者關係的親密程度以及送者的家境經濟條件,特別親的、 家裡經濟又比較富裕的,多送絲絨綢緞;一般的則送一塊普通的粗布,用白 紙條寫明某某敬輓字佯,由主人把那些軸張掛於正廳壁上,既供人觀看也增 加氣氛。

這裡所謂“軸”,是福州人和一部分閩南人特有的叫法,由(音貯) 轉音而來的乃古代蓋棺之布。舊日死者要裝在棺材中,還要停棺於廳中一段時間,親友送來蓋棺之布,既是禮節,也為了蓋棺用。這種習俗最早流行於中原地區,福建漢人祖先多是從中原遷移來的,他們把中原古老的習俗 也帶到福建,這種弔喪送軸習俗,正是古代中原民俗的遺風。

忌俗和彩俗

福建民間的忌諱,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到,在節慶、婚姻、親友贈送 禮物和交往中尤多見。

民間至今還有農曆正月初一不掃地的習俗,即忌掃地。據說這一天掃地, 會把家中的財寶掃出門,不吉利。這是人們求富心情的一種寄託。事實上這 個習俗最早見於《搜神記》中,書上說古時一商人過青草湖,遇見神靈,神 靈問他何所求,商人說但求如意。神靈許之,呼出如意,原來乃一婢女也。 商人將她帶歸,不久家裡富了。後來商人見婢女老不掃地,甚不高興,於是 火了,罵她甚至打她。如意被打,很不甘願,一氣之下鑽入掃帚中。此後商 人家勤掃地,但家道卻日漸貧窮。所以人說掃地不如意,不掃地有如意。但 天天不掃地也不行。正月初一是一年之首,人們認為這天可以預示全年之兇 吉,農曆正月初一不掃地即據此而來。這原是傳說,後來成為普遍的習俗。 婚姻方面的忌諱,首先是男女同姓、仇姓和相差三、六歲等。同姓不婚 旨在防止血緣太近,影響後代。古代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說法,自 有科學根據。仇姓不婚的起因在防止宗族械鬥時有人“通敵”、“資敵”。 夫婦年齡相差三歲和六歲向被稱為犯偏沖和正衝之嫌,起因可能與所謂“一箭傷人則三歲殘,二箭傷人則六歲亡”的說法有關,久沿成習。

福建自古農曆四月至九月結婚是忌諱的,諺語謂“四月死日,五月差誤, 六月娶半年某(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娶狗頭重,死某又死(夫)”。其實四月到九月忌婚是有原因的,四月、五月正逢農忙季節, 且氣候變化大,結婚辦喜事,既影響農事,又對健康不利,且四與死同音, 給人不吉利之感。六月、七月正是大熱天,農曆七月又是鬼節(普渡),人 們也以為不吉利。八月、九月為收成季節,有許多事要做,亦不宜把精力花 在辦婚事方面,且九月霜降,霜與喪諧音亦謂不吉利。凡此種種,四至九月 結婚被看成是犯忌的。

在閩南一些地方,為親友的婚禮贈送禮物時,鐘錶、扇、傘、手巾、鏡子、刀子和綠色帽子等均屬忌諱之列。 鍾與終、表與婊同音自然使人有不吉利之感。扇雖與善同音,但只用於夏天,一到秋涼天即被拋之不用,有絕情之意,故不受歡迎。鏡子容易破,不破也會照出人的真面目,有叫人現醜之意,故屬忌諱之物。刀子易傷人, 且有“一刀兩斷”的成語,用於送人有不懷好意之感,故多忌諱。手巾送人 是喪家用以答謝弔喪者的回敬品,用於婚禮或其他場合,均不受歡迎。男人 著綠帽向被認為妻子不貞的代詞,以綠帽為禮物被看成帶有侮辱性,向為忌 諱。

傘是由遮陽板發展過來的,曾是宗教上的權力象徵,普遍把它用於擋雨 工具,還是十八世紀後的事。有些時候,傘除了用於擋雨,還是女人賣俏的 時髦物,傘所以成了贈送禮品中的忌諱物,另外,因為傘與散同音,散即離 散,人多不願。也有人說只有雨天才用傘,你送傘給別人不就表明希望人家 常過雨天?雨天則陰,因此傘被視為不吉利之禮物。

送粽子亦屬忌諱之列,因為在閩南只有喪事家庭才接受親友贈送粽子。 婚慶時,親友送禮物,一般要在婚禮舉行之前送達,婚禮過後補送禮物, 會被視為希望他們再婚,自是忌諱的。其他如送紅包不可封住口,因封口要撕開,撕開與和合對立,顯得不吉利,亦為忌諱。

給產婦送禮物尤其要注意避免犯忌,不然會引起誤會。一般地講,在閩 南給產婦送禮宜送公雞、母雞,忌送菜鴨母。有說菜鴨母性冷不適產婦食用, 亦有說菜鴨母每每發出“敗、敗、敗”之聲,給人不吉利之感,故忌之。

平時交往和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忌諱亦頗不少。 閩南各地,平時穿草鞋進入別人家,被視為犯忌諱。因為舊日家裡死人或為父母送葬帶孝時才穿草鞋;廳中搭鋪,門板當床亦為忌諱,因為舊時廳 中搭鋪是為死人移屍用的,門板多用於抬死人。吃飯忌把筷子插在飯中間, 因為那是供死人的。衣褲破了忌穿在身上補釘,說,穿著補,死不變,主要 擔心補釘時不小心會刺傷身體。在賭場看書向被視為忌諱,因為書與輸同音, 而賭者當然是不願輸的。

有些地方乘船時忌諱陳姓,因為陳與沉同音,姓陳的人上船時要自報說: “本人姓浮的”,不然被發現後會引起眾人指責。

在數字方面的忌諱,閩南多數人忌“四”字,這主要四與“死”近音。 歷史上福建一些地方每逢初四日,十四日和四月初五日都不願行船、出車, 那多跟忌諱有關。對四的忌諱可能為福建特有的,其他地方對四多列為讚美 數詞,如我國有四大古都、四大名山、四大古鎮、四大書院、四大名園等等, 都是以證明對四並不忌諱。

下面說說彩俗。

人們對忌諱的事物、動作和語言一般說要儘量避免,是謂禁忌,但如果 碰上了,那要想個辦法加以轉移,這叫討吉利也稱討彩頭或討口彩,這使是 “彩俗”。過年過節或其他喜慶日子,人們都忌諱有人說“死”字,更要避 免死了什麼,但萬一發生了,儘可能想辦法彌補這不吉利的事。因此,在福 州一帶,遇到雞、鴨、豬、羊、牛死了,不說死,而說“生”,鴨生了、豬 生了等,要是人死了,則不說死,也不說生,而說某人“老了”。

逢喜宴、過年過節,小孩打破碗,因“碎”(打破)與歲同音,通常說

幾句“歲歲平安”之類的話來掩蓋。有時碗破了一缺口,叫人掃興,於是有 “缺口招財,邊吃邊來”的話出現;要是有人不小心把筷子掉在地上,善於 討彩頭的人就會說:“筷落了”——就是“快樂了”。在婚禮上要是打破了 某種用具,那是最忌諱的,每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有人說些吉利話,如說 “現在破枯枯(爛),明年生阿哥”等。

這種討彩頭,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舊日福建人們常可見到“吉屋出租”的招貼,這吉屋是空屋之謂也,因 空字不好聽改為吉。有人將受傷叫掛彩或帶花,吃中藥叫喝茶,也都含有討 彩頭之意。

桔與梨為吉利之諧音,故人們送禮都用之。菜和魚同財和餘(或裕)諧 音,其中韭菜與久財近音,人多高興,故福建傳統習慣,無菜無魚不成宴。 福州人赴宴時一般見魚不吃,是謂吃有餘也。

筷子原名著,因為著與滯同音顯得不吉利,遂有筷子之名,舊日新婚喜 慶時也有人以筷子為禮物相送,因筷子有快生貴子之意也,為吉利語,意在 討彩頭。

在我國為老人祝壽早已成俗,祝壽都選擇整數,逢十為常,人謂五十始 為壽;六十下壽,七十中壽,八十大壽,九十耋壽;百歲為期頤。百歲經常 被用於亡過之代詞,人多忌諱,因此每逢百歲以九九稱之,如逢十做壽亦多 做九不做十。九為久長之意。凡給老人祝壽時,多敬送壽聯,匾幅和各種字

畫。壽聯都鑲上“福”、“壽”字樣,以示吉利,匾幅寓意福也,字畫也多 畫寫松鶴或偏幅、花鹿等。松鶴長壽之意,蝙蝠、花鹿寓意福祿也。

喪事原是一件哀痛的事,可在福建辦老人喪事往往當喜事一般。老人死 了,家門上貼紅布或紅紙,送葬時孝男身掛紅彩、孝女著紅裙穿紅鞋,一路 上放紙錢、鳴炮、奏樂、吹吹打打。抬棺的通常為 8 人,稱“八仙抬棺”, 人們見到棺材,口說見棺發財。對於棺材,人多忌諱,所以有的地方把棺材 店稱為壽板店、福壽店、平安店。藥店、醫院與病人有關,亦曾屬於忌諱, 故被稱為回春店、康樂醫院;人進藥店,並非樂事,所以出來時忌回頭,也 不說“再見”一類話。

日常生活中主動求吉利討彩頭的,還可見到許多。 新生嬰兒為求得健康成長,討彩頭更是不可避免。比較常見的有洗三旦

和做滿月。洗三旦是在嬰兒出生第三天進行,接受親友祝賀,稱三朝之禮, 自有吉利之意;做滿月是在嬰兒周月時給他(她)剃頭、修眉、穿新衣、著 新帽等。剃頭時不可全剃光,要前後各留一小塊,前一塊叫聰明發,後一塊 叫撐根頭(百歲發)。通常嬰兒滿月時還要佩掛外婆送的長命鎖、關刀、梳 子、圓鏡等。圓鏡照妖,關刀驅魔,梳子去邪,長命鎖鎖住長命。

舊日親友給新郎新娘送紅棗;桂圓、蓮子等,除了表示祝賀,也與討彩 頭有關。

民間忌諱和彩俗,千奇百怪,經久成俗,形成了相當穩固的群體意識,如一道道無聲的命令,規約著人們的言論和行動。雖然有的已隨著社會的發 展和歷史的進步,淡化和消失了,但相當部分的禁忌和彩俗,仍索回在人們 的腦中,表現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即使科學發達的今天;也不能輕而 易舉地加以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