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觀音菩薩是男性,爲何傳到中國卻成了女性形象?原來跟她有關

觀音菩薩原本男兒身,為何後來改為女兒身?原來都是因為這位皇后

觀音菩薩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了,這也得益於電視劇《西遊記》的熱播,在《西遊記》裡面觀音菩薩是貫穿全劇的人物,無論是唐僧西天取經的點化,還是收服三徒弟,幾乎都是觀音菩薩操作的,就連第八十一難都是觀音菩薩所賜。在我們的印象中,觀音菩薩是一個身披白色綢衫,手裡託著一個甘露瓶,慈眉善目的女性形象,可是你知道嗎?在一些經典佛經中記載,觀音菩薩是一位男性,但從後來的一些佛像上去研究的話,男兒身與女兒身的觀音菩薩都是存在的。

印度的觀音菩薩是男性,為何傳到中國卻成了女性形象?原來跟她有關

帶鬍子的男觀音

​眾所周知,佛教是由印度傳過來的,印度的觀音菩薩就是一個男兒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的身上有男性獨有的生理特徵——鬍子,女性顯然是沒有鬍子的,基因再怎麼改變,女性也是沒有鬍子的。那麼為何之後會出現女性形象的觀音呢?這得從陳朝的一位叫沈婺華的皇后說起,她是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後一位正統皇后。這樁親事是由身體十分虛弱的宣帝做主的,由於政治上的原因,需要選擇一位合適的政治聯姻對象,於是沈婺華作為理想對象嫁給了太子。不久之後,宣帝就去世了,太子自然繼承皇位,作為太子正妻的沈婺華,名正言順地成為了皇后。

印度的觀音菩薩是男性,為何傳到中國卻成了女性形象?原來跟她有關

沈婺華

雖然貴為皇后卻得不到皇帝寵愛,皇帝登基之後,每天沉溺於酒色犬馬之中,無心管理朝政,總是寵愛別的貴妃,從而冷落了皇后。但是皇后並不在意這些,她身性比較冷淡,在紅塵滾滾的後宮之中,只是過著青燈古佛般的日子,不爭不搶,誦經唸佛,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已婚的佛系姑娘。這樣去治理一個國家肯定是不行的,為政荒淫無道,夫妻之間不如膠似漆,君臣之間也不同心協力,很快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人民起義聲不斷,更是被後來的隋文帝出兵討伐,很快就被打敗俘虜了起來,皇后沈婺華也包括在內。

印度的觀音菩薩是男性,為何傳到中國卻成了女性形象?原來跟她有關

女性形象的觀音

不久,後主皇帝便去世了,沈婺華就每天為他抄誦經文,甚至削髮為尼,而她的法號就叫做“觀音”。在一次戰爭之中,一方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想讓一千多名百姓去充當勞役,以此來壯大士氣。有人不忍心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便請求沈婺華出廟,讓征討者取消這種念頭,她也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而且順利地解救了數千名百姓。百姓們對她也是感恩戴德,因此便由她的法號改稱為“觀音娘娘”,由此她的事蹟也在民間廣為流傳,善良能夠解救黎民百姓之苦,觀音菩薩成為了善良的化身,而人們為了感謝她,便將觀音菩薩也製作成了女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