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易主謎案」背後|一點財經

資本市場的故事精彩程度不輸電視劇,要知道,這個八卦中的主角們,都是港股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大佬。

“上市公司易主謎案”背後|一點財經

文 | 邱韻

有人說,最牛逼的資本玩家都在港股,因為動不動就把主板公司玩成了仙股,過億財富灰飛煙滅,虧了錢不肉痛還能捲土重來……

這不,最近港股風雲再起,這一次的主角是被稱為港股“貸神”的冼國林和“抽水大王”的廣西社團老大哥鄧清河。

原來,港股上市公司第一信用(8215.HK)前董事長、“貸神”冼國林近日向香港高級法院狀告有“抽水大王”之稱、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的廣西社團老大哥鄧清河等人,還召開了記者招待會大吐“苦水”和委屈。

而且,冼國林還對媒體表示,會不惜代價對簿公堂,未來還有可能向香港證監會、廉政公署等監管機構舉報。

是什麼讓兩位曾經惺惺相惜的港股資本市場大佬大動干戈、兵戎相見?

1

這場官司的起因還要從2016年說起。

2016年2月,第一信用的實際控制人冼國林在君陽證券(現已更名為權威證券)質押第一信用股票融資。

隨後,冼、鄧兩位大佬的“故事”就開始了。

冼國林在給法院的上訴書中提到,當時已經間接持有第一信用19.7%流通股的鄧清河找到自己,透露了想收購冼國林抵押給權威證券的第一信用股票,成為第一信用第一大股東的“小心思”。

冼國林表示,鄧還說自己已通過多家港股上市公司間接控制了權威證券。

雖然鄧清河態度友好,但是畢竟是要和自己爭奪上市公司控股權,冼國林根本不可能同意。

冼國林向偵探君表示,鄧揚曾揚言稱有的是辦法讓第一信用股價下跌,強制收購第一信用。而後第一信用股價居然真的從0.5港元/股下跌至0.41港元/股,跌幅高達18%。

權威證券則要求冼國林填補股價下跌導致質押股票出現的差價。

對此,冼國林決定取消質押給權威證券的股票,並全數清還借款,雙方還口頭約定了還款計劃。

但權威證券卻在當日下午就將股票低價出售,而這部分股票居然最終落入了第一信用現任第二大股東吳金龍的口袋。

第一信用股票直線下跌,最終跌至0.102港元/股的斬倉價,與鄧放狠話前的0.5港元/股相比,跌幅高達79.6%,市值縮水超14億港元。

“上市公司易主謎案”背後|一點財經

▲|第一信用最新K線圖

因此,冼國林認為是鄧清河等人合謀故意導致第一信用股價大跌,因而向他們追討損失約2.18億港元。

2

大佬們的“誤會”,是真的很費錢。

9月18日,第一信用公告聲明,公司執行董事兼主席冼國林所持第一信用部分股份被股票經紀強制出售,根據冼國林提供的資料,這筆交易冼國林或好年企業事先並未得到通知,之所以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和股票經紀之間有“些許誤會”。

“上市公司易主謎案”背後|一點財經

股價跳水幅度超過70%,這麼慘烈的局面,都是一場誤會?就問第一信用被割的投資者們服不服了。

近日,在冼國林出來控訴鄧清河合謀他人操縱股價的上訴書上,才算把這個“誤會”解釋清楚,當中大有內情。

冼國林在記者發佈會上提到,鄧清河向他表示了收購意向後,他和鄧清河兩人在一個月內見了三次面,鄧清河還介紹了吳金龍給冼國林認識,稱會刻意壓低股價,將股份低價過戶到吳金龍手上,吳金龍代其出面持有第一信用股份。

最後雙方因為價格談不攏後,整個“誤會”也出現了,冼國林抵押在權威金融的股票被強制斬倉。

對於冼國林的指控,鄧清河向媒體表示相關指控失實,自己已經委任了律師處理此事,保留追究相關人士法律責任的權利。

事件當事方權威金融也發公告澄清,基於董事會截至公告日期的現時可得資料,董事會現任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蔡振忠是公司持有須予公佈權益的唯一人士,其持有公司已發行股本約26.65%。

有意思的是,偵探君查詢相關資料發現,今年2月份,冼國林已經辭去第一信用主席和執行董事的職位,出售了手上所持有的所有第一信用股票。

而據第一信用7月6日公告顯示,目前第一信用第二大股東吳金龍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罷免現任全體董事會成員,同時並未列明任何原因及理由。雖然第一信用董事會以吳金龍未獲得同意書為理由拒絕了特別股東大會的召開,不過雙方你來我往間顯然“火藥味”十足。

“貸神”和“抽水大王”的巔峰對決!

資本市場的故事精彩程度不輸電視劇,要知道,這個八卦中的主角們,都是港股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大佬。

冼國林本人不僅橫跨香港金融圈和娛樂圈,還是位“武林盟主”。

他在銀行內部工作超過20年,對於借貸業務多有奇招,常攪得業界滿城風雨,也被借貸者們稱為“貸神”。此外,他還是國藝娛樂(8228.HK)大股東,第一信用(8215.HK)原主席及執行董事,第一大股東,國藝控股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

不只在金融圈和娛樂圈切換自如,冼國林習武多年,曾師從葉問長子學習詠春,拳腳功夫了得、曾是電影葉問武術顧問,同時還是電影《葉問前傳》電影出品人,《葉問》系列大火後,他成為詠春聯會“CEO”。

而另一位主人公鄧清河同樣不可小覷,在香港縱橫股壇23年,有“抽水大王”之稱。他22歲開始就活躍在物業市場,進而炒樓炒鋪炒車位,到30歲時經營街市生意。 1995年他的宏安集團(1222。HK)掛牌上市,因為以不同財技密集式集資”抽水”,市場謔稱鄧清河為抽水大王。

“上市公司易主謎案”背後|一點財經

而目前第一信用第二大股東吳金龍和鄧清河同屬“廣西幫”,鄧清河更是“廣西幫”領頭人,對於冼國林所指的“鄧清河意圖通過吳金龍控制第一信用”,吳金龍強調自己投資第一信用不涉及鄧清河,只是在投資事給予自己相關意見。

吳金龍同時對媒體表示,自己背後沒有金主,全是個人資金,投資第一信用主要是覺得它物超所值,日後有機會會增持股份。

而冼國林則向媒體表示,自己在8月6日之後會考慮進一步行為。

龍虎相爭,各方粉墨登場,吃瓜群眾們怎麼看這場資本大佬的對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