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這幾年有一個很好的趨勢,戰爭題材影視作品也開始注重更現代,更人性的表達,而不是單純的歌頌或抨擊。同時,這類影視作品也越來越注重類型化敘事,開始學習好萊塢的敘事手法,在類型片的基礎上加入適合中國的主題。《浴血廣昌》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從普通一兵五伢子的成長曆程,在一場失敗的戰役中,挖掘出人性和理想的高度,在集體與個體之間,找到平衡點,既突出了個體的獨立思考,也讓個體最終為集體犧牲找到更加合適的理由。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首先,廣昌戰役是長征之前非常著名的一場敗仗。能夠選取這樣一場戰役來書寫,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而從失敗中找到成功的希望,則是《浴血廣昌》這部電影立意高遠的地方。畢竟,一次失敗或者多次失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吸取、改變失敗的指導思想。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影片一開場,非常乾脆利落的戰鬥,三伢子和小護士麻姑被各自打散,又在很具有江西特色的荷塘之中相遇,攜手躲過國軍的追捕。這一段戲,荷塘的景緻很美,三伢子和麻姑之前若有若無的情愫也拍得很含蓄,但是在此暫且不表,因為這段情感的處理方式很高級,在後面有更虐心的反轉。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按照好萊塢類型片的手法,熱開場之後,立即進入影片主題。初出茅廬的五伢子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家中四位長兄已經犧牲了三位,而一向受寵且文弱的五伢子剛來到戰場就目睹了自己好友的慘死,他當下所表現出的瑟縮、恐懼的反應,正是這部影片最好的一點。沒有一個英雄是天生的,影片的主角有巨大的弱點,然後慢慢克服弱點,在外因和內因的聯合作用下,成長起來,才是一個真實的人性。《浴血廣昌》通過五伢子的成長,來表現真實的英雄,成功而且富有戲劇性。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另一方面,五伢子的成長只是影片的一條主線。影片另一條隱藏的伏線,則是通過鄭昊飾演的張雷,何達飾演的三伢子,以及盧秋宏飾演的麻姑,甚至老戲骨祝希娟、馮恩鶴飾演的角色,交代出整個故事的大背景。紅軍首長希望給賴家留住五伢子這條根脈,三伢子和小護士麻姑也希望保護弟弟,甚至為此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奶奶雖然嘴裡說著“生死隨命”,但是在片尾回望家園時,還是不由自主地希望“等著你們回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衝突、生與死的角力在崇高的理想面前全都成為五伢子成長的動因。英雄的勇敢,人性的堅持,都因為鮮血和戰火的考驗,變得更加熠熠發光!

《浴血廣昌》:在鮮血與戰火中洞見最真實的人性!

高峰導演一向很擅長在這種硬漢派的戰爭題材電影中,加入深入淺出的人性思考,同時,《浴血廣昌》在戰鬥場面的處理上也有別於一般同類題材影片,更注重個體戰士的反應,以及戰況的慘烈程度。戰壕中瑟縮發抖的五伢子,在他眼前被打得血肉模糊的戰友;演員周翔飾演的陳班長,以血肉之軀抵擋坦克的前進步伐!……如此種種,幾乎有CULT片的血戰場面,最終都成為從精神層面,幫助五伢子正視現實,逐漸成長的外因,真實,且只屬於那個特殊年代的人性,也成為《浴血廣昌》這部電影在幾十年之後,仍然能夠讓人為之感動的重要特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