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和單反有何區別?

逐光girl


“無反”相機也常被稱為“微單”,但是使用“微單”這個名稱其實並不準確。

“無反”是相機的一個種類,指的是結構一樣的一種機型;“微單”原是索尼公司在中國為其自己新創機型註冊的名稱。“微單”是“無反”中的一員。

但是因為索尼推出的機型一方面是開創了此類機型的先河,二是確實產品相當出色,深受群眾歡迎,所以大家也就習慣將各品牌的“無反”都稱之為“微單”了。

索尼微單 NEX-C3(2011年)

“無反”是由“Mirrorless”翻譯而來,源於與單反相機(單鏡頭反光式照相機)的結構特點區別說的。

無反相機與單反相機相似的地方是機身都可以更換鏡頭,並且取景,拍攝也都使用這同一個鏡頭。

兩者明顯不同的地方是使用哪種類型的取景器。

數碼單反相機使用光學取景器,是反光板(反光鏡)將光線反射到光學取景器中,或者直接將光線投射到相機影像傳感器(也就是現在常說的CCD或CMOS)【註解1】上。

下圖為單反相機結構示意圖:

無反相機不使用光學取景器,而是由影像傳感器持續捕捉通過鏡頭的光線,並將光線實時轉換為電信號,然後通過電子取景器(EVF)或機背液晶屏(LCD)進行顯示,拍攝者觀察現實場景,而不是使用光學取景器。

下面圖為無反相機結構示意圖:

因為不再使用光學取景器,無反相機就可以省去反光板機構,還有對焦屏,聚光鏡,五稜鏡等等結構組件,從而使機身結構變得簡單,從而使喚得機身可以做得更輕,更薄,體積更小。

按下快門拍攝時,相機立即進入拍攝模式,快門機構隨即被激活,將一直打開的光路關閉,然後按設定曝光時間釋放快門,這個曝光過程與單反相機類似。

  • 無反相機相較單反相機有許多優點

除了相機本身可能較輕的重量和體積外,使用電子取景器可為攝影者帶來單反無法提供的諸多好處。

由於所有內容都直接來自影像傳感器處理過的電子信號,所以直接通過電子取景器或背面液晶屏,就可以直接看到拍攝效果,比如景深大小,照片亮暗,顏色效果等等……

還可以直接看到諸如白平衡,飽和度,對比度等相機設置數據,並且可以在取景器中放置實時直方圖等附加信息,對拍攝效果操控非常方便。

取消了反光鏡也就等於消除了由反光鏡動作引起的機身振動和聲音,讓相機在曝光時更穩定,拍攝更安靜。

對焦方面,可以利用放大拍攝對象以驗證對焦,或使用峰值對焦,臉部檢測等強大的時實對焦功能,以確保每一次拍攝都可以獲得精確的對焦。

無反相機往往都有強大的 WIFI 功能,不僅僅是可以將剛剛拍攝的圖片發送到手機上,還可以用手機通過軟件連接相機進行取景,對焦,參數選擇,拍攝等等工作。這對於一些特別角度的拍攝就非常的方便。

網際飛俠用富士微單拍攝的一些作品:

  • 無反相機也有自身的一些缺點

首先,電子取景器只能在打開相機併為圖像傳感器提供電源時啟動,這會導致相機比較費電,嚴重影響相機的連續工作時間。

其次,電子取景器在昏暗場景中使用時,圖像顯示粗糙,分辨率下降,對觀察細節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在對焦方面,儘管最新的無反相機型號已經非常快速準確,可以與單反相機媲美,但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拍攝快速移動物體時,與單反相機相比,還不夠強大,不過,在一些新型高端型號上,已經與單反無異。

無反相機的最大的問題,目前來說,主要是熱噪點問題,因為無反相機在取景過程中,影像傳感器也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會導致傳感器溫度過高。

  • 無反相機使用建議

建議在使用過程中,儘可能在不拍攝時就將相機關閉,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冷卻影像傳感器以將少熱噪點對畫質的不利影響,同時也可以節省一些電量,增加拍攝時間。

  • 總結

無反相機雖然目前相比單反還有一些不足,但是瑕不掩瑜,無反相機的特有的一些特點,超越了單反相機。

無反相機總體來說非常方便拍攝者使用,特別是其獨有的一些特點,相對傳統單反相機很有優勢。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這些不足以抵消它的那些優勢。

對於非專業攝影者來說,中高端微單足夠滿足日常拍攝需要。對於專業攝影者,那些專業級的微單,也是足夠拍攝需要的。

筆者使用索尼無反相機拍攝的一些影像:

索尼A7R2 + 蔡司16-35 拍攝

索尼A7R2 + 蔡司16-35 拍攝

索尼A7R2 + 蔡司16-35 拍攝

索尼A7R2 + 蔡司16-35 拍攝

索尼A7R2 + 佳能16-35 拍攝

索尼A7R2 + 蔡司16-35 拍攝



網際飛俠


微單,是索尼公司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為無反相機註冊的一個商標,不是所有品牌的無反相機都稱為微單。

這幾年由於索尼在微單相機上的發力,不論是半幅機還是全幅機,視頻機還是速度機,性能都直追中高端單反相機,部分性能甚至已經反超,為數碼相機樹立了“新基準”“新標杆”,“微單”之名已經廣為人知深入人心,有些人將無反相機稱為微單相機倒也無可厚非,但那些以“微單”之名圖利者除外!

下面就微單相機與單反相機的使用感受,簡單扼要地談一些兩者的區別。

區別之一,相機構造:

顧名思義,單反相機就是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照相機。

在單反相機的內部結構中,有一個用於反射各種用途光線的反光板和五稜鏡為主要構件的機械鏡組系統,它們將外部光線通過物理反射送達取景器,是單反相機的主要構件

這個反光板機械結構是為膠片相機而設計的,並依託此機械結構建立了取景、測光、對焦、連拍等相機拍攝的關鍵子系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機械系統,對膠片相機而言,堪稱是完美的設計。

數碼單反相機的出現,採用了許多數碼電子技術,最核心的是數碼傳感器成功取代了膠捲。但出於當時數碼電子技術的侷限性,不得已繼承了反光板鏡組的機械結構。由此可見,數碼單反相機並不是完全的數碼相機,相機結構仍然以機械系統為主。

而微單相機則完全擺脫了反光板鏡組這個機械結構,幾乎將相機的所有功能以電子傳感器及高速圖像數據處理芯片為核心,結合電子取景器,集成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電子系統,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數碼相機。

區別之二,相機取景器:

如果說微單相機與單反相機在構造上最大的區別是有無反光板鏡組機械結構,那麼在拍攝性能上最大的區別就是電子取景器與光學取景器了。

光學取景器(OVF),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光學組件來完成取景工作。其對單反相機的功用僅僅是名副其實的只負責取景的視窗而已。

電子取景器(EVF)則完全不同,它與OVF相比就是一種顛覆性的拍攝工具,更是OVF的一種智能性進化。微單相機藉助於先進的多重光電傳感器加上高速數據處理芯片技術,電子取景器已經具備高精度分辨率,細膩逼真,電子掃描刷新率也已經達到120fps以上,電子快門的讀取速度已經與機械焦平面快門基本持平,可以完全同步實時顯示相機所有拍攝數據信息,攝影人可以使用它完成幾乎所有拍攝工作。

電子取景器EVF的顯示格式及拍攝信息顯示均可自定義設置,以便適應拍攝者的拍攝風格和拍攝場景:

一是數據信息靜態與動態顯示。電子取景器可實時顯示光圈、曝光時間、焦距、感光度、白平衡等各項攝影參數設置信息;能直接顯示相機連拍、防抖、對焦模式等各種拍攝狀態實用信息;能直接顯示直方圖、水平量規等各種拍攝工具使用狀態信息等等。


二是圖像實時信息顯示。圖像實時顯示信息直接來源於傳感器,可以準確完整再現拍攝圖像的所有即時細節,精度極佳,圖像細膩逼真。取景器中可實時顯示峰值對焦、放大對焦、移動追焦、人眼追焦;圖像可放大數倍顯示具體細節以供觀察對焦精度;最讓拍攝者感到實用的是,能實時顯示拍攝效果的具體細節,包括測光效果、景深變化、對焦精準度、色彩還原度、白平衡準確度、曝光正確度、畫面明暗對比度、前後景散焦虛化程度、暗光下星芒或光斑的變化及效果等等等等。

三是電子取景器幾乎可在任何可視條件下實時顯示圖像進行拍攝;機身五軸防抖功能可以為電子取景器獲得穩定的實時圖像提供保證;……

最重要的是,這些實時顯示完全可以按照拍攝者意願修改調整出片,是真正的所見即所得,其與單反相機的“所見即所得”有本質區別,極大地提高了出片的成功率,減輕了影像後期處理的工作量,而且絕大部分場景拍攝可以在眼不離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的狀態下,操控按鍵或轉盤或撥輪完成拍攝。


與微單相機電子取景器相比,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簡直就是盲拍,微調修改各種細節也幾乎就是憑空揣測,特別是M檔拍攝,需要憑經驗技巧操作相機設置修改調整參數,拍攝後回放才能確認拍攝效果,有些時候甚至需要反覆試拍才能得到滿意的拍攝效果。這個過程原本凝聚了眾多單反相機攝影人用時間、心血與汗水獲取的拍攝心得,是單反相機大師們津津樂道的得意之處。誰料想,微單相機現在可以在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裡直觀地輕鬆搞定。

電子取景器與光學取景器最大的區別是對相機的拍攝過程實現了智能化顯示,並由此改變了許多單反相機的傳統操控方法與規範。


區別之三,相機拍攝操控:

涉足攝影之人最大的困擾,就是如何理解與掌握各種攝影參數相互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及各種參數變化對拍攝畫面的影響,需要有拍攝經驗與拍攝技巧的不斷累積。經驗與技巧怎麼來的?是通過大量的反覆練習以及大量的廢片堆出來的!當然,也離不開單反相機老法師們嘔心瀝血的諄諄教誨。還好,數碼單反相機大容量存儲卡可以容忍大量廢片的產生與存在,用膠片相機你試試?單反窮三代可真不是說著玩兒的,且不說器材配置,就是膠捲也消耗不起。這也是單反相機入門容易進階難,已進階者往往自視甚高的直接原因。

微單相機的出現打破了單反相機傳統的操控範式,電子取景可以讓拍攝者利用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更直觀的理解參數相互之間的關聯關係以及參數變化對畫面的影響。即便不是攝影老法師,在大光比或光照條件複雜的場景下,也可以根據實時顯示圖像非常快速的調整修正參數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效果,省略了大量試拍的過程,特別是比較麻煩的經常令老法師也頭疼的白平衡,都可以根據實時顯示圖像對色溫或色彩偏移直觀地進行修正調整,不需要對不同場景的白平衡用白平衡測試卡逐個測試設定。


單反相機手動操作拍攝(M檔拍攝),是檢驗拍攝者攝影技術水平的試金石。針對不同場景不同光照條件不同拍攝題材,攝影者如果能熟練掌握相機參數的設定與修正並快速得到預期的拍攝效果,則意味著修成正果,可箇中甘苦卻是一言難盡。修成這般“正果”是許許多多單反攝影愛好者夢寐以求卻又難以企及的境界!

微單相機卻給了攝影愛好者們一個達成所願的機會。微單相機使用M檔拍攝,一樣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取景的優勢,在不同場景不同光照條件下拍攝不同題材時,在快門速度30秒以內,都可以在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中直觀地設置並觀察各種參數相互組合的拍攝效果,並能隨時修正。即使是使用B門拍攝(30秒以上長曝光),也可以組合參數提亮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預覽畫面取景再修正參數進行拍攝。如此操作,不僅直接達到了拍攝的目的,還能兼顧對曝光參數的判斷與參數相互配合使用的學習。


索尼ILCE-7RM2相機,索尼 FE SEL35F14ZA 鏡頭拍攝。光圈值F11、ISO值100,曝光時間204秒。這張照片是在幾乎無光照條件下利用顯示屏取景拍攝的。jpg格式直出,未經任何後期處理,拍攝時間為晚上九點,雲層低厚有零星小雨,拍攝現場幾乎全黑,只有樓盤後側方有兩處微弱散射光。

使用單反相機時,在什麼光比條件下拍攝什麼內容使用什麼測光模式是需要反覆學習反覆練習的內容,有時還需要配備使用測光表,掌握起來有相當難度。微單相機是將測光功能整合在傳感器中,支持1200區主傳感器測光,光線通過鏡頭直接照射傳感器,再傳輸到圖像處理器處理。它採用邊成像邊修正的方式測光,同時可實時顯示直方圖,是全數字化測光方式。拍攝者可在對焦的同時通過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直觀地觀察測光效果或通過直方圖確認曝光是否溢出或不足。

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的益處不僅僅是控制相機曝光,還可以像攝像機一樣取景拍攝動態或靜態圖像。用光學取景器時幾乎不可能做到用取景器長時間追蹤拍攝目標,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取景則完全可以做到,方法類似於使用攝像機,使用者可以長時間用顯示屏或眼不離電子取景器追蹤目標隨時按下快門。


單反相機各種濾鏡的使用也是考驗拍攝者的一項技術活,需要經過大量實踐經驗的積累才能熟悉掌握各種濾鏡的使用技巧。微單相機使用各種濾鏡拍攝時仍然可以充分利用電子顯示進行常態操作(B門拍攝除外)。濾鏡安裝後的拍攝效果可以在電子取景器或顯示屏中直觀的顯示,拍攝參數的設定與修正可根據電子顯示的預覽效果進行操作。改變了單反相機使用濾鏡的盲拍操控。

單反相機的對焦依賴反光板機械結構自成系統,限於對焦屏的尺寸,對焦點都集中在取景器中央部分,其它部分幾乎無法實現精準對焦。微單相機的對焦系統是集成在傳感器上,又採用了相位反差雙重對焦,設計對焦點時可以隨意覆蓋顯示屏,對焦精準度及合焦率大幅提升。因此,微單相機大可不必考慮失焦問題,對焦操作直截了當,更加快速簡捷。

使用單反相機時都有一個常識,如果不是拍攝快速移動目標,一般是不用AF-C模式的,因為很容易拍模糊,尤其是大光圈拍攝。這個常識到微單相機這裡已經被顛覆,AF-C模式完全可以拍攝靜物。微單相機是相位反差雙重混合對焦,對焦框只要對準拍攝主體按下快門就OK了,跑焦概率非常低。也就是說,微單相機可以將AF-C設置為常設對焦模式,直接把單反相機的對焦模式切換操作省略掉了。

還有一項操作也可省略大半,就是對焦點選擇。微單相機可以先半按快門讓對焦框鎖定目標再重新構圖,相機會自動識別目標跟焦。單反相機卻還要為所謂的“對焦再重新構圖有餘弦誤差”大費腦筋,微單相機現在拍攝動態目標都可以先對焦後構圖不跑焦了。

微單相機所有操作幾乎全部集中在右手邊,左手只需託穩鏡頭,左手的操作一般只有鏡頭對焦變焦(轉動對焦環可高倍放大拍攝細節進行對焦),用不著像單反相機左手還需操控許多按鍵,擺脫了單反相機端機拍攝時右手握機左手按鍵取景尷尬的窘境。

單反相機特別是中高端相機出於自身重量及反光板抬升的機震考量,三腳架是大部場景拍攝的必備之物,整體移動相機及腳架就成為家常便飯,即便是端機拍攝,複雜的操控也會較大消耗拍攝者的精力體力。而微單相機去除反光板機械系統後消除了機震源,新款機型又都具備五軸防抖功能防止手震,大部分場景都可以手持拍攝,免除了許多負重之苦。索尼微單速度機A9既能勝任新聞體育生態拍攝,也能用掛機頭隨身攜帶進行日常拍攝,與其對位的佳能

1DX Mark II 與尼康D5那麼大的塊頭大概是難以做到的罷。

微單相機新品全幅半幅機都有十個以上自定義鍵,可以設定常用功能;每個按鍵在不同的場景下還能自動轉換為不同功能;後背轉盤一個左方向鍵上就集成了單拍連拍自動拍包圍拍延時拍的功能切換;一個FN鍵就包含了十二項自定義快速功能集合。所以,微單相機一般操控根本無須進菜單,更省略了單反相機肩屏對拍攝參數的監視,微單相機使用按鍵波輪轉盤操作更簡捷方便。那些非議微單相機菜單繁瑣之人不過是一知半解想當然罷了。

以上這些與單反相機有別的操控變化僅僅是筆者近幾年來使用微單的有限體會,限於篇幅,其它瑣碎的操控變化不一一列舉……

微單相機與單反相機操控上如此大的區別有多少人會去用心體會?單反相機的大師們擁躉們是不願做也不屑做的罷。現在使用微單相機的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是從單反相機轉向微單相機的,大都有著單反相機使用習慣的慣性,有幾人能像操控單反相機一樣去領會微單相機操控的箇中三味?至少在各類攝影論壇中是見不到大師們愛好者們操控微單相機的經驗之談的。而那些攝影剛入門的菜鳥們就更不用說了

,也許他們手持著微單相機,腦海中卻被灌輸著大師們對單反相機操控的諄諄教誨,受教著單反相機的使用規範與感受,他們又如何會去琢磨微單相機的性能?遑論操控!

說句題外話:某種意義上說,人其實是懶惰的動物,生活中各種工具的發明創新無不體現了人的這一特質,工具性能的簡單化智能化應該是人類技術研發創新的發展方向。微單相機相對於單反相機操控的簡單化智能化,一改單反相機操控的複雜深奧,揭掉了單反相機操控的神秘面紗,應該是攝影工具的一個顯著的進化……



區別之四,技術發展前景:

單反相機的反光板鏡箱機械結構技術發展至今,幾乎已經到了其物理極限,既缺少了技術進步空間,又無法尋找去除反光板機械結構的替代方案(原因不言自明),這就導致單反相機技術研發只能在反光板機械系統部份拾遺補缺,而在數碼電子部份求新求變。

單反相機擁躉們引以為豪的佳能“全像素雙核CMOS AF”對焦技術實際上就是與微單相機類似的對焦技術,一樣使用電子傳感器進行對焦,並用圖像處理器處理對焦數據,並不依賴反光板對焦屏機械結構。可在拍攝時反光板卻仍必須保持持續反覆抬升,反光板明擺著已經變成了這項技術的累贅!而且為支持反光板的抬升與顯示屏即時顯示,使得相機使用這項對焦技術時需要耗費更多額外的電量,以C家1DX相機為例,其電池電量比S家全畫幅A7一二代相機電池幾乎高一倍,但在常溫下開啟屏幕實時顯示拍攝的續航只有300張左右,與A7一二代微單相機電池續航能力半斤八兩,單反相機電池續航的優勢何在?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單反相機連拍速度。這些問題更加印證了反光板機械結構對單反相機技術進步的影響與制約。

明眼人都可以看到,這些年高端單反相機的技術性能改進不多,即使有所改變,亮眼之處也都是數碼半導體的技術進步,中低端單反相機更多時候是在靠逐級下放高端單反相機技術性能在支撐,或是在鏡頭升級上做文章。佳能被戲稱為牙膏廠,與其說是市場營銷因素,但何嘗不是因為技術研發空間受限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尷尬?其苦衷又如何向外人道!

相比之下,微單相機完全擺脫了反光板鏡組這個機械結構,幾乎將相機的所有功能集成整合成為一個電子系統,既簡單高效,又縮小了體積減輕了重量。索家本就是半導體傳感器技術的引領者主導者,微單相機這些年突飛猛進的技術進步應該是有目共睹的。

與單反相機機械結構成為技術研發瓶頸不同的是,微單相機目前所存在的問題與短板,都是可以隨著半導體電子科技的進步快速得到解決,這其實是微單相機相對於單反相機重要的區別之一,也是優勢之一。索尼最新發布的全畫幅微單A7RⅢ,幾乎彌補了Ⅱ代機型的所有短板,連機械快門連拍速度這種單反相機的強項性能,現在同級別單反相機也已無對手,成為高像素高畫質高速度高寬容度的高性能均衡機。


此外,微單相機的全數碼電子化讓其轉變成為普通電子消費產品,拉低了普羅大眾進入攝影的門檻。眾所周知,電子消費產品升級換代速度越快,其價格降低的幅度也越大,微單相機全數碼化無疑是攝影愛好者的一個福音。
結語:

微單相機的設計就像是基因改造,改變了數碼相機的技術發展路徑,說是一次飛躍性突破也不為過。

對單反相機有情懷無可非議,但不要輕看技術進步對改變人們生活情懷的深刻影響。筆者喜歡攝影已久,現在仍然懷念舊時玩膠片相機的點點滴滴,懷念最多的是年少輕狂時拍完照片後泡在暗房裡整天或整夜沖洗晾曬照片的樂趣:暗房紅色的朦朧迷離、空氣中顯定影藥水味兒的瀰漫、放大機中膠片的魅影、顯影盤水中逐漸顯露出的影像、掛繩上底片照片的搖曳、裁切器剪裁相紙的嚓嚓聲……那種情趣與現在趴在電腦前用軟件折騰一大堆圖像數據相比,感覺簡直有云泥之別。但那又如何?那些樂趣只能存在於遙遠的記憶中了。

攝影工具的選擇,目的在於使用,多一項選項,利在攝影者。不論單反相機微單相機有多大的區別,它們都只不過是你手中的一件攝影工具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要經常拿起它們,去記錄自己紅塵一生的點點滴滴。
索尼ILCE-7RM3,鏡頭FE 70-200mm /F2.8 GM (JPG格式直出)


雨絲輕舞


微單也就是微型單電相機,由索尼大法率先提出來的概念,而且索尼在單反領域跟佳能和尼康競爭處於劣勢之後轉型的。從構造來講,微單比單反少了五稜鏡(五面鏡)。單反是用五稜鏡(五面鏡,高端單反用五稜鏡,入門單反用五面鏡)。單反通過眼平五稜鏡反射成像,微單是實時取景。

眼平五稜鏡是微單(單電)與單反的最大區別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比它們之間的區別:

1、便攜:微單體積小、重量小,因而方便攜帶,尤其適合到此一遊的用戶。微單一般3、400克,單反一般7、800克,對於單反,越專業的就越重,像佳能的1DX,1.5kg。大家可以想一下,1.5kg重的單反再加一個1斤重的鏡頭掛在脖子上,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2、性能:

對焦系統:同級別的單反的對焦性能肯定是比微單要強大

快門:差別不大

測光:以索尼的A7與佳能的6D來對比,6D的測光比A7要好多了

對於更專業的功能:多重曝光等功能,A7在機身裡是沒有的。

3、機身畫質:

站在一般用戶角度,微單的畫質與單反的差距肉眼幾乎分辨不出來。站在專業人員的角度會有所區別。另外單反因功能強大而它的用途很廣,有天文專用的單反如60DA,體育等方面的1D,商業級5000萬像素的5DR等等,而微單面向的用戶很單一,目前最多還是到此一遊的用戶,或者是備用機。在畫質、寬容度、銳度和噪點控制上,單反都略微勝出。


4、操作:

用過單反的專業人士再用微單,發現微單很多操作都不方便,我用了3年的5D2,改用A7的時候發現在做很多設置如ISO,測光,白平衡的時候,5D2更方便,特別是有肩屏的單反,設置更加便捷。

5、鏡頭群:

影響畫質的因素除了CMOS,最主要的還是鏡頭,而且鏡頭對畫質的影響遠大於CMOS。單反從80年代的膠片單反到現在的數碼單反,積累了大量的鏡頭。而微單從2010年到現在出來不過7年,鏡頭也就只有10來款。玩攝影最主要的還是玩鏡頭,其次才是玩機身。就這一點,微單沒辦法跟單反比。

6、價格:

APS-C和全畫幅的微單與單反,價格因為定位不同,沒有太大的可比性,但同價格基本上兩者都有選擇,比如3000級別有佳能M3,索尼6000L,7000級別有尼康D610與A7,15000級別有佳能5D3與A7RM2。

7、配件:

各種閃光燈、三角架、手柄、無線快門等等配件對於單反來說很完善了,而微單的配件並不是那麼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是喜歡旅遊的人,建議優先考慮微單,單反的如果想要更加專業或者拍片更加好,則需要花費大量的學習成本。專業人士也不會有人考慮微單,除非做備用機。幹活的(影樓等)更不會用微單。

所以,微單和單反的定位不一樣,導致兩者的用戶群體是不一樣的。買之前找準自己的定位,就不會糾結要買微單還是單反了。


孤單的指北針



單反的取景方式為光學取景。

微單也叫單電,全稱叫微型單鏡頭電孑取景相機。光線進入鏡頭後直接到達ccd或CMOS等電子感光器上經電子圖像處理器處理後看到電子顯示屏上的影像。手機影像也一樣道理。
二圖對比發現微單取消反光鏡反機身變薄,更便於攜帶。要注意的是雖然都是單鏡頭,都可以更換鏡頭,但由於機身薄厚產生的焦平面距離變化,同一焦距鏡頭法蘭距不一樣,而不能通用。有的可以通過轉接環才能互換。


芷丘攝影


單反與微單的區別:
\n1.取景方式不同,單反用的是光學取景器,微單用的是電子取景器,也就是把單反取景需要的那個反光鏡給取消了,直接用感光器來取景。有的人喜歡光學取景器,因為跟眼睛直接看的就暗了那麼一點,別的沒區別。但就我說,過去用單反,現在用單電,覺得電子取景器真比光學的好太多了。為什麼?一句話,真正實現了所見即所得。眾所周知,當年單反擊敗旁軸也是因為所見即所得,但單反的所見即所得只是拍到的是你所看到的東西,而微單的所見即所得是看到的就是你拍到的最終的東西。也就是說,你在取景器裡看到的就是你按下快門所得到的,比如你的曝光補償,白平衡的改變都能從取景器中看到也是你拍到的結果,微單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景深。別告訴我單反也有景深預覽,那就一雞肋,根本和單電,微單不是一回事。
\n2.對焦不同。單反有一個獨立的相位對焦系統。微單是用傳感器來對焦的,且早年只有反差對焦。反差對焦優點是精準,缺點是速度慢。這或許是索尼當年要保留單電的一個原因,因為單電的對焦與單反是一樣的。隨著技術進步,微單已經實現了片上的相位對焦。相位對焦加反差對焦,對焦速度已和單反無異,而精度卻比單反要好。在對焦範圍來說,微單更是比單反強了許多,近來索尼發佈的A9,幾近滿屏的對焦點就是證明,而這是單反無法做到的。


\n3.體積重量的不同。微單沒了反光板,自然可以把法蘭距做短,因而可以減小體積減少重量。但請記住,當你用微單與單反做這方面對比時,前提是同級的機子,有些人為了黑微單,就拿入門單反來比較頂級微單的重量,然後再加上微單頂級鏡頭得出結論,微單不比單反輕。毫無疑問微單即使加頂級鏡頭也比同級別的單反加頂級鏡頭輕,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微單的握持感不如單反也是事實,這就是魚和熊掌的問題了。由於體積小了,操控和續航都曾經不敵單反,為什麼說是曾經,因為自從A9問世,顯然已經有了改觀。而握持感,顯然對於微單來說不是不能而是不為,做大了,自然就不是問題,而單反想做小,卻是不能。
\n這麼說吧,微單今天不如單反的,均可通過明天的技術進步超越,而微單所擁有的優點是單反無法逾越的,比如不黑屏的連拍,比如連拍的速度,比如所見即所得,比如對焦範圍,比如小而輕……


阿舍az


從本質來說都是可換鏡頭相機,鏡頭也是因期各種因素,具備不同的焦段和素質,都有著非常多變的拍攝用途。但是就機身來說,微單電子化的程度佔據主打,而單反依舊注重機械性能。但即便如此,如今的單反也開始倒向電子化的陣營,開始利用電子化的優勢提升總體性能。

對於外在來說,給使用者最大的區別:

單反個頭大、重量大,電池續航時間長;微單相對小巧、重量輕,電池續航時間短。


太極拳


單反和微單的區別就是單反有反光板,微單沒有,有的人說五稜鏡啥的,其實有五稜鏡的多用在35mm畫幅上,中畫幅用的較少,單反可分為腰平取景和眼平取景,只有採用眼平取景的才有五稜鏡,腰平的沒有,所以微單和單反的主要區別就是有無反光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