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一星期好不容易等到了小週末,都計劃好去哪裡玩嗎?如果還沒有頭緒的話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然後找個農家樂或農田的地方,自發一起甕雞的行動吧!有多心動就有多好玩,下面一起來看看。

小週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談起這個農家樂,大家也能想到一二了吧,那個熟悉的泥球,堆積的壁壘,圍成了一個堅固不催的雞甕。讓你在這大好田野間奔跑耍玩,許它一個時間給你燜制香噴噴的甕雞吧!這個從廣東湛江傳過來的玩意,又叫乞丐雞,現在成為了各大城市鄉村追求的假日方式之一,在朋友圈一夜之間就流行了起來,不知在你們的那裡有這種玩法嗎?

小週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用泥球堆積的這個是甕,那在裡面熬理所當然就是甕雞了。雞什麼時候不能吃呢,滿大街的黃燜雞呢,這樣吃的風味就特別不一樣嗎?你說對了,這樣裹起來在裡燜熟的雞,那味道真不是一般的美味,吃過的才知道!所以吃過的朋友們,你們可以在留言區裡暢所欲言地表達你對它的喜愛了!過程是艱辛了點,但出來農家樂不是要這樣折騰過才叫是活著的意義嗎?錯了,是來過的意義!志在對與嘛,勞動得來的美食會更加的可貴 ,更加的美味,你們認同嗎?

小週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說了這麼多,這製作的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在田地裡找上外形大小相仿的泥塊,然後圍著圈圈給砌起來,如圖的形狀,留一個灶口。幾經辛苦盤好以後,還得用小泥塊把空隙的地方填補上,以防一邊燒一邊走熱量了,那真是白乾了。我們在灶口放火,錯,是點火燒柴。在田地裡,泥呀,殘枝敗葉多的是,不缺這起火的材料。大概燒製2小時左右就差不多夠火候了。

小週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雞得提前醃好,這樣才入味,最好是來之前在裡面醃好了。那要怎麼醃製呢,這裡的配料跟黃燜相似,也是需要冬菇。冬菇提前泡發,泡好以後去蒂並切成二。調醬汁,3勺生抽、1勺老抽、3勺料酒、1勺耗油、2小勺鹽、1勺白糖,再切一些薑蓉調和在一起拌成醬汁。這些份量是一隻雞的用量。整雞洗好,加入泡好切好的冬菇、薑絲、香菜,再倒入調好的醬汁一半,然後用牙籤給它縫上。裝入保鮮袋,再倒入另外一半的醬汁,進行雞腔外的醃製。放冰箱裡醃製一天的時間就好了。

小週末已到,好吃好玩在這裡,像廣東人那樣甕雞吧!

燒製兩小時以後,灶口裡堆積了很多的木炭,要立刻迅速地把火炭撥出來,要不然甕都涼了,我們靠的就是泥塊上的餘熱,這時的溫度是很高的,找一塊大的泥塊把灶口堵好,因為我們要開始捅甕了。在甕的最頂捅開缺口,捅到甕底鋪滿一層泥塊就行了。這過程得小心,不要把心血堆積的泥甕整塌了,這時得放入醃好的雞隻了。醃好的雞用錫紙裹起來,然後放入甕內。準備的雞多,那相應的泥甕就要弄大一些,放好以後,把周邊的泥塊也全數捅下,完全把雞覆蓋住。這還不夠,還得用鋤頭把泥塊壓碎,填實。這樣以後你就可以去田裡奔放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給這泥甕了,給它50分鐘,那雞就差不多行了。黃燜雞先放下吧,節日假期,我們不妨到田裡換換玩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