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電信詐騙之「猜猜我是誰」 「猜他是誰,就是誰」

案情回顧

案例一

6月7日,孟州市某公司財務宋某上班期間接到一個陌生手機號碼來電。電話接通後,宋某問:“你是誰?”對方說:“你沒有存我的號碼?”宋某陷入回憶,聽聲音,來電男子像是自己所在公司的合作方經理邵某,便順口說“你是邵總。”對方說:“嗯。”接著,對方又說:“明天上午來我辦公室一趟”。宋某說:“行。”此時宋某已經深信該男子即是合作方公司的邵總。第二天上午,宋某在上班途中,再次接到這名男子的電話。該男子對宋某說:“有領導到單位檢查,給領導準備有紅包。領導不方便攜帶。你先替我往領導的銀行卡上轉些錢。”宋某問:“需要多少?”該男子說:“你現在有多少錢?”宋某說:“只有一萬元。”該男子說:“先轉一萬吧。”之後該男子給宋某發來銀行卡號。宋某立即轉了一萬元。幾分鐘後,對方又打來電話說:“領導嫌錢少,你再給他轉五萬元。”宋某便又向該男子轉五萬元錢。幾分鐘後,該男子再次打電話給宋某說:“你再給這位領導轉二十萬元。”宋某擔心被騙,隨後查到合作公司邵某的電話核對。發現這個號碼並不是邵某的手機號。方知上當受騙。

案例二

6月9日,孟州市某個體戶丁某突然接到一陌生電話。手機接通後,對方對丁某說:“明天上午到我辦公室一趟,有私事和你說。”丁某感覺莫名其妙,就問對方:“你是誰?”對方問丁某:“你不知道我是誰?”對方這麼一說,丁某在缺乏防範的情況下,已被對方所迷惑。丁某回想此人像是其供貨的孟州某公司的李經理。於是,就直接說:“你是李經理。”對方答:“嗯”。丁某說:“行。”6月11日早上8時許,該陌生男子打電話給丁某說:“有點私事,你往我朋友銀行卡上轉3萬元錢。”丁某當即轉了1萬元錢。幾分鐘後,該男子又打電話說:“錢不夠,你再給我朋友轉兩萬元。”丁某又轉了兩萬。又過幾分鐘,該男子再次打電話讓丁某再轉七萬元錢。丁某就又轉七萬元錢。又過幾分鐘,陌生男子又讓丁某再轉17萬元。此時丁某發覺被騙,便沒再轉錢。公安機關接到報警後,迅速採取措施,目前凍結該案涉案資金3萬餘元。

騙術揭秘

此類詐騙是多年前已出現的詐騙手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電信詐騙案件中的“猜猜我是誰”。犯罪分子多半已提前掌握被害人的某些信息。犯罪分子撥通受害人的電話後,受害人莫名其妙就會問其身份,犯罪分子找藉口讓受害人猜。不管受害人說他是誰,他都說是。接著,就讓受害人第二天某個時間到其辦公室。在約定的第二天某個時間前,犯罪分子再次撥打受害人的電話,以某種藉口讓受害人給其匯錢,直至受害人發覺,犯罪分子編造理由一直讓受害人不停地轉錢。獲得騙款後,犯罪分子快速將騙款轉移。待受害人發覺被騙時,犯罪分子早已把騙款幾經轉移。

反詐君提醒

廣大群眾一定要對個人信息有保密意識,不向陌生人洩露個人信息。接到讓你做某事的陌生來電時,一定要警覺,不要先入為主地說對方是誰,以免陷入詐騙分子的圈套。一旦被騙錢財,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或者到就近銀行ATM機,將詐騙分子提供的銀行卡號任意輸入密碼,將該卡鎖住。這樣詐騙分子不解密不但轉不走錢,也取不出錢,從而為警方採取處置措施贏得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