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2018年,常熟樓市百花齊放,市區、鄉鎮及各開發區共有26個樓盤陸續開盤,約5300套新房住宅湧入市場,樓市熱鬧非凡。常熟土地市場延續2017年的高頻次競拍,1-7月共供應91.94萬方商品房住宅用地,涉及金額約137億元,常熟樓市庫存嚴重。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近五年常熟土拍情況

常熟由於與蘇州、上海特殊的地理關係,加之近兩年的快速發展,吸引了一大波外來購房者。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湧現出海量“土豪拆遷戶”,樓盤的快速去化讓開發商對於價格的預期一高再高,土拍價格一路上揚。如今,購房者不得不面的現實是,市區新房普遍是疊墅、大平層此類豪宅,鄉鎮及開發區新房普遍1.5萬/平左右的價格。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市區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鄉鎮及開發區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高庫存下的擔憂

常熟樓市土地庫存高企,純新住宅樓盤即將接踵而至,2017年將近3.1萬套的樓市去化量已逐漸掏空購房者的熱情,2018年上半年多個項目開盤去化僅五成左右。如此樓市,讓人回想起2014年常熟瘋狂打折促銷的新房時代。

而另一個擔憂,即是最近由一家叫“標準排名研究院”機構發佈的2015年《中國50大鬼城排行榜》,引發輿論的軒然大波。

上榜的前50個城市中,常熟赫然在列。

高庫存下的常熟樓市將迎來降價潮?

大部分新城建設,速度才是決勝的關鍵:“一年成名、三年成型、五年成城”。幾乎像流水化作業,好像搞個新城,就跟種大白菜一樣容易。

中國工程院院士員郭仁忠說,全國新城區規劃人口已經可以住到34億。伴隨這種大幅快速擴張的政策,恐怕未來會出現更多的“空城”和“鬼城”。

丨鬼城為何如此令人畏懼丨

用漢白玉的價格賣白菜

新城造城成熱,伴隨而來的是新城的買房熱。可悲之處就在於此,很多人以為博高價買了支潛力股,殊不知是高價買入一顆大白菜。

首先,如上文所說,新城的含金量並沒有想象的高,全國各地都是新城。其次,新城已經淪為炒作的工具。

你買入的新城,殊不知三年前可能還被叫做“鬼城”,三年後的新城,和三年前的鬼城有什麼區別?

並沒有。

人口依然淨流出、企業依然不過來、本地人也不來這裡住。

可能唯一的區別是,因為棚改和去庫存,房價漲了,博傻的人變多了。

目前的很多新區,就是一層被鍍上金的大白菜。

投資客希望炒出漢白玉的價格,但實質上,白菜就是白菜,可以批量生產,可以短週期成型,甚至可以在風口上騙幾個傻子接盤。

但,時間不會騙人。

風口過後,鬼城依然是鬼城。

當利好已盡出

大批量造新城的邏輯是,政府需要快速的賣地,賣地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高築。

當火已經燒到屁股上,都快還不上債了,你還指望政府耐心培育新城?

有粉絲問我,憑什麼老市區房價10000元/平,新城房價15000元/平?

老市區有配套,學校、醫院、交通,企業,新城什麼也沒有,就敢要15000元/平?按照正常的邏輯,老市區房價10000元/平,新城房價應該是5000元/平才對。等新城人氣聚集、配套也起來,新城的價格才會超越老城,從5000元慢慢變成15000元/平。

但這樣的話,受益的是買房群體,是接盤的韭菜。

憑什麼讓韭菜賺錢?

所以,新城只給你畫一個大餅,然後地價直接拉起,翻倍,房價也直接翻倍——15000元/平,你買不買?

15000元/平,是已經透支了未來紅利的價格。你買入的那一剎那,是不賺錢的,所有價差,所有利潤,已經被地方政府吃盡。

喝湯的代價

大多數接盤俠,買入新區,是不可能有利潤的。畢竟肉都被地方政府和開發商吃了。小白們能期盼的,就是喝一口湯。耐心等待區域從預期變成實際利好。

即便如此,想分一口湯也是萬難的。

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被國務院批准成全國第二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當初的口號是,再造“下一個浦東”、是未來的“中國曼哈頓”。

但10多年來,濱海新區的響螺灣商務區和于家堡商務區,出現了大量爛尾項目,被稱為“亞洲新鬼城”。

2017年,定位過高步子過大的天津政府開始反思,主動擠掉濱海新區水分,從萬億調整為6654億,2018年天津放開落戶政策,濱海新區人氣才自此緩慢聚集,慢慢激發市場活力。

已焊死的車門

新城建設要經歷3個階段:初始階段——快速增長階段——成熟階段。從初始建設到養成,至少要經歷10年以上的時間。

這10年裡,新城基本沒有人氣,沒有配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城”。

很多人因為買入新城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上車了。

殊不知初始的新城就是“鬼城”,一旦上車,車門就被焊死,你想拋盤都沒人來接,只有經過10年以上漫長的等待,新區房子才有變現的可能。

雖然三四線的市中心是會轉移的,但轉移是需要過程的,這種新城新區想要演變成下一個市中心,天知道多久,反正我們那四線小城市,這個市中心的轉移過程時間度是30年。

政府劃區建新城,歸根究底是為了趁著這一波去庫存的紅利,招地產商引資,賣地賺錢。

至於賣地之後,這一波躁動一結束,新城變成鬼城,而鬼城還是鬼城,只留下當初勾勒出來的美好藍圖,像一把刻刀在接盤俠們不甘的心中時時攪動。

正是:牆外紅了櫻桃,牆內綠了芭蕉,牆上有人笑,牆角有人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