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花間詞派是什麼?

花間詞派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出現於晚唐五代。後蜀廣政三年(940)趙崇祚編的《花間集》,是我國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詞的總彙。”花間”兩字,出自花間派詞人張泌“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的詩句。花間詞以深情婉曲的筆調,濃重豔麗的色彩,描寫女性閨情的詞最有代表性。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在詞史上韋莊與溫庭筠齊名,同為花間詞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們的詞風卻不同。溫庭筠的詞雅豔綺麗,含隱深情;韋莊的詞明淡清麗,簡潔疏放。其他人的詞風均受二人影響。陸游稱花間詞“高古工妙”“簡古可愛”。其中溫庭筠的詞作最多,所以有“花間鼻祖”之稱。

番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溫庭筠

歸國遙·春欲暮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惆悵玉籠鸚鵡,單棲無伴侶。

南望去程何許?問花花不語。

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韋莊

柳枝·瑟瑟羅裙金縷腰

瑟瑟羅裙金縷腰,

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來咬損新花子,

拽住仙郎盡放嬌。

——和凝


溫庭筠是男是女?

初聽溫庭筠,還是在初中,起初以為應是女詩人,實際卻出人意料,溫庭筠,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幷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


仕女畫又是什麼?

仕女畫在中國人物繪畫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據《西京雜記》記載,我國最早專畫女性肖像的畫家是漢代宮廷畫家毛延壽,其“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而流傳下來的,最早技巧成熟、格式完備的仕女畫應為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東晉 顧愷之《女史箴圖》局部

女性自此成為歷代畫家關注的創作題材,顧愷之、張萱、周昉、周文矩、阮郜、蘇漢臣、趙孟頫、錢選、仇英、唐寅、陳洪綬、焦秉貞、冷枚、費丹旭、改琦等,創作了一批精彩的仕女畫。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局部)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清 改琦 仕女圖冊(局部)


歷史熱度的延伸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代表詞作。這首詞後來被劉歡填曲,作為電視劇《甄嬛傳》的插曲《菩薩蠻》。此詞寫女子起床梳洗時的嬌慵姿態,以及妝成後的情態,暗示了人物孤獨寂寞的心境。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電視劇《甄嬛傳》劇照


品讀花間詞

《花間詞》是一部女性優美的“合唱”。嫵媚風流、活潑開朗、溫情脈脈、幽怨惆悵,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成為詞人青睞的對象。讀者既可通過釋文解讀詩歌,亦可通過配圖進一步深入理解作品。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封面設計素樸典雅,沖淡平和,借用古典園林“花窗”的形式,從而詩、畫同覽共讀。 版面疏朗乾淨,易於閱讀、留白適宜,力求畫面與文字疏朗大方,節奏、疏密得當。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我們收錄了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夐、孫光憲、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等18 人500 首詞作。將傳統詩詞與繪畫相結合,為讀者提供了另一種角度的觀看和解讀模式。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歷代丹青妙色描繪的溫婉、活潑、嫵媚的仕女,與花間詞描寫的柔情、開朗、幽怨、惆悵的女性形象完美組合再一起。,時而出現“鶯語時囀”“皓腕凝霜雪”的美人,“綠玉高髻”“弄水橋頭”的少女,“風引寶衣”的神女,“微笑含春”的仙女,“蛾愁黛淺”的西施……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與詞中若隱若現的故事情節融合在一起,詩詞畫境隱約迷離,而又意境幽深。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一首首花間詞,彷彿流動的生命,記錄了歷史的滄桑、文士的閒情、閨閣的風月,有著古典時期特有的華麗、優雅和浪漫氣息,猶如繁花一樣絢爛,芳香迷人。雖然短暫風靡一時,卻留下了永恆記憶。


關於作者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張天漫

張天漫,1973 年生。編審。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天津美術學院史論系美術學碩士。策劃編輯圖書上百部,曾獲第二、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出版的專著有《黃胄年譜簡編》《黃胄的人物畫》《雷諾阿》《中國名畫家全集——段忻然》《海上畫派》等。發表論文幾十篇。


詩畫共讀系列(延伸閱讀)

妙不可言的花間詞

中信美術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