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角逐厮杀,可谓异常激烈,

先不说欧美等国的电影作品,就光亚洲范围内此次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的导演和作品就都是本国文艺电影界代表性的大导演。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本次带着新作,去戛纳出征的有韩国导演李沧东和他的作品《燃烧》,

早在2007年,李沧东导演的《密阳》就曾把全度妍送上了戛纳影后的宝座,

更是让全度妍成为了自张曼玉之后的第二位来自东方的戛纳影后。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这次的《燃烧》在颁奖季前夕,就成为了关注度最大、戛纳观众和评委们赞不绝口的作品。

根据村上春树的小说《烧仓房》改编,韩国新生代演技派刘亚仁、代表韩国甚至亚洲打入美剧市场的韩国演员史蒂文元,

以及从千人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新人演员全钟瑞。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保留着原作极强文学性的台词和让整个故事具有多层解读空间,且细思极恐,镜头语言如同黄昏时火烧云的天空,华丽中带着寂寞失落、优雅迷人,

虽然很多观众都提及的一点是村上春树的文字感甚至压倒了李沧东的镜头感,电影在后半段更明确的指向,使得整部电影的层次感上各有利弊,

但李沧东仍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三位主角的高光点,

木讷默默承受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摧枯拉朽的心的刘亚仁、海美在落日下虚无又极具生命力的舞蹈,还有史蒂文元打哈欠时那个猎杀一般凌厉被发现后又藏着暧昧、讨好、警觉的眼神……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而这次参加戛纳的中国导演则是被大家誉为“戛纳亲儿子”的贾樟柯

多次入围戛纳,并且曾在威尼斯电影节中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当代文艺片大导、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者的地位得以确立。

千禧年初山西大同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将中国情深义重又仙风道骨的“江湖”二字普及给国外媒体,

甚至还展现了中国女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韧性和“能顶半边天”的以往电影中往往忽视的胸怀。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而曾经创作过《无人知晓》,并且使自己的男主角柳乐优弥成为戛纳历史上最年轻影帝的日本重量级导演是枝裕和

带着自己的新作《小偷家族》又一次参加了戛纳主竞赛单元的竞争。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比起去年戛纳电影节的平平无奇,

这一届戛纳的竞争异常激烈,三位代表了本国文艺片水准的导演纷纷奉献了高水准的新作,

而最终是枝裕和最终凭借豆瓣评分高达8.8分的《小偷家族》拿下了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金棕榈大奖,

这一届戛纳各位亚洲导演真的是齐齐开挂呀!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今天,红颜秀要为大家安利的就是本届戛纳的最大赢家,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东京高楼林立的大厦之间,残存了一个破旧平房,里面住着年迈的母亲柴田初枝、治与信代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子祥太,和信太的妹妹亚纪,

这家人依赖初枝的老人年金过活,当年金不够用时,就会靠在外头顺手牵羊来补贴家用,虽然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但每天依然快乐地生活着,

某个寒冷的冬日,治在周边的公寓发现了一位被冻僵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并将她带回了家,照顾起居,成为了家里的一份子,

直到有一天,一个意外的事件使得原本融洽的家庭逐渐四分五裂。彼此心中隐藏的秘密与内心深处暗藏的愿望,也逐渐摊在阳光底下……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在谈《小偷家族》之前,红颜秀必须承认自己并没有看过很多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但有些东西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也能发现它惊心动魄的美,不是吗?

很多观众在观完《小偷家族》后表示,

他们那种超越金钱血缘关系的家庭所带来的温情和爱。

而小编认为,这不是一部结构传统家庭的电影;

在这样一个组合式的、社会底层的、可以说物质上一无所有的家庭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种导演强有力心脏对家庭、对人性之矛盾的又一次实验性的探索。

所以说,维系一个家庭的究竟是什么?是血缘?是陪伴?还是谎言?还是罪孽的共同承担?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对比起美式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那种乐观强大又有些神经质的家庭观,

或是《信笺日记》揭露一家人之间各自藏有各自的秘密、和信息不对称以及记忆偏差背后的真相,

《小偷家族》则是以平淡克制的画面、情节、镜头语言缓缓道来一家六口之间情感、利益、甚至私心的纠葛。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故事的前一个小时,向我们缓缓描述了一个边缘式的组合家庭:

眼睛不好使、喜欢年轻人小朋友的善良慈祥的老奶奶,表面看起来市侩精明、言辞犀利的“妈妈”,

没什么能耐、只会偷东西的、大度乐观的“爸爸”,做“援妹”、对奶奶和妹妹非常体贴温柔而又热衷于和援交事业、谈论各种男人的妹妹,

清秀英俊一表人才却教妹妹如何偷东西的小哥哥;还有沉默到近乎失语被大人们带回家的小妹妹。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当红颜秀看到小男孩在父亲的指导下偷窃;小男孩对新来的妹妹刚开始时的态度是:“她很碍事,我们不需要她”;

看到父亲在受伤后,母亲得知父亲受伤有工伤保险竟然幸灾乐祸的说:“哎呀,这样看来受伤我们还赚了”;

看到奶奶在去被祭拜爷爷时,对爷爷再婚家庭不怀好意的“碎碎念”,

这些或许都是一个东方社会、一个人情复杂的家族在平日里正常的摩擦和争吵。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接着,红颜秀也看到,姐姐温柔撒娇的挤进奶奶的被子里满足地说:“好暖和呀”,

母亲和姐姐在煮饭时谈及她对父亲的依偎和爱,以及父亲与父亲饭后简单直接、毫不遮掩的爱;

看到一家人躺在滚烫的木地板上想象着远处的绽放的绚丽烟花;

当然还有那一天,在海边一家人愉快的在阳光折射下的海滩上的聊天玩闹,手牵手的温情一幕。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或许也是因为整体依然颇为清淡愉悦的氛围,又或许是我们之前观看描绘家庭形成题材的思维定式,

红颜秀本能的根据观影经验和对家庭的憧憬造成的思维定式,去认为看似更为积极的后者包容了前者:

即便为融不进主流社会只能靠养老金度日、金钱窘迫、生活困境所缠绕,

这个临时组合起来的家庭依然能够相依相偎,在鸽子笼一般的家庭中酝酿出温暖、真情的亲情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这是观众们习惯看见的、或者说是影视作品中往往塑造出来的底层人民家庭的形象,

然而,是枝裕和这部打败《燃烧》和《江湖儿女》,一个塑造了韩国青年人现实生活、阶级固化困境,一个描绘中国小城市帮派社会以及人文江湖情怀的作品,

自然不是一部单纯的描绘底层人民,即使有小摩擦、即使没有完善道德是非观、没有富足的经济基础但依然可以因为家人之间的理解和依偎,

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温暖的心灵鸡汤式的温情电影。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其实,这部拿下戛纳最大奖项的电影在它平静克制近乎没有配乐和煽情情节、家庭小格局的表面下,

其实细细铺开了导演是枝裕和对家庭对底层人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一方面他们看似如此自给自足的存在,但实际社会上的法律、规约和传统道德观等等都并不容许,

丢失的妹妹上了电视台的寻人启事,一家人的分析是“为什么爸爸妈妈隔了两个月才登上新闻”?只要我们没要赎金就不算诱拐;

奶奶和妈妈在路上笑眯眯地说“看来是这个孩子选择了我们”。

在这一层次中,导演肯定了在纷繁复杂、阶级逐渐固化、人际关系日渐冷漠克制梳理的日本,甚至东方社会后天亲情构建的真实性。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然而这样一个自给自足有着自己温暖、亲情的家庭,在男孩被抓住,整个家庭预备逃亡开始,就开始面临来自所谓正义方、警方、律师、媒体甚至观众的审判,

母亲在面对调查人员关于“母亲”还是“妈妈”的质问一段是演员演技的大爆发、其实也是导演思考的展现,

脾气倔强的她先是吊儿郎掉的说“以前是啊,那又和这次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但在调查人员问道“你是不是因为自己不能生才喜欢孩子?”“维系你们的是什么?血缘吗?”一系列拷问后,犹豫当到失语,

直所信奉的生存法则、她对传统法律道德的不屑一顾,这一刻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是否没有血缘关系,即使触犯了道德底线,但是真真实实对孩子好、有爱情,也有亲情的家庭是温暖的、可以成立的后天建立的家庭?

导演在前半段的构建上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母亲在代替父亲坐牢后,将孩子和父亲叫过来,却是为了交给男孩子他亲生父母的家庭地址,

为什么之前对一切无所谓、市侩尖锐的她,到最后反而变得温柔顺从地说:

“只有她和父亲做男孩的父母是不够的呢?”

是枝裕和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晰的态度,但观众们却可以至此产生出诸多的联想和思考。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让红颜秀颇为赞赏的一点是,不论是麻痹自己、或者是自以为是的“为孩子好”,母亲对男孩与女孩的初衷态度都是:

将选择权交给他们自己!

在这个家庭中,大人没有压倒式的统治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在关键时刻很难得的将选择权交给了年幼的孩子。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更深层次的一面是,是枝裕和塑造的这个看似靠亲情、相互依偎的家庭中,实际上无处不在的也有着利益的相互支撑,

比如,母亲收养奶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她的赡养金,父亲对儿子反感妹妹时开出的“条件”时:

“如果她能帮得上忙呢?”;

就连年幼的小女孩在面对自己想吃的面筋,也会主动的走上前去试探。,

这就是是枝裕和作为导演的高明之处,看似这是一个亲情、苦难和理解构建的再生家庭,其实其实一样纠缠着每个人的私欲,

当人类最为自然,甚至情感背后不得不掺入了金钱、欲望、利弊分析等不同的杂质时,人无可奈何的要陷入被社会体制、道德规范、生存下去所捆绑的前提中。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那我们要如何确定这个家庭中纯粹的丰盈情感能够压倒性的战胜生活中的真实呢?

男孩故意推倒了超市的罐头,抱着橙子跑出超市,“故意”被超市人员抓获,直接造成整个家庭的溃散,

在道德观成长、拒绝偷盗无门、得知自己亲生父母的住址后,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个再生家庭,

在这一层面的家庭观念上,是枝裕和是是疑惑的甚至是否定的!

所以说维系一个家庭的究竟是什么?是血缘?是陪伴?是谎言?是罪孽的共担?还是利益的互享?

在这部极尽克制的电影中,导演细腻深刻的和我们一起探讨着家庭的本质所在。

这部国内上映的戛纳获奖电影,平静克制,饱含深情!

最后,小女孩孤独的玩着跳弹珠的身影,是对”小偷家族”的怀念,也是无法回去的“小偷家族”,

或许答案是:

即使我们无法了解最终维系一个家庭的究竟是什么?

但他们至少拥有过那个在海滩上被阳光照耀、手牵手相依相偎的明媚记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