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不好相處的同事交流

我們平時生活和工作上總是遇到不好相處的朋友同事,有人說這是對方修養不好,自己認為這是前世欠他們的。 他們是否就是所謂的怨親債主?遇到不好相處的同事,要如何運用佛法來面對呢?


如何與不好相處的同事交流

我們可以先分析這樣的同事是和其他人都處不好,還是隻和自己合不來。如果是和大家都處不好,那就多用功迴向給對方,希望對方將人際關係產生的負面效應減到最低,這就是一種佛法的慈悲表現。

如果只和自己處不愉快,那就先反省檢討自己,是否言行舉止令對方起心動念,看不習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仍不妨礙誦經迴向。因為,如果是自己的過錯,在努力改進的同時,也可以藉此彌補過失。

如果問題不在自己,卻“偏偏為對方所不喜”,那就是過去世沒有互結善緣,正是自己做人不圓滿的過去因與現在果。因此,一方面要學習無怨無尤地接受,另一方面,也要至誠懺悔用功迴向,早日解冤釋結,化除惡緣。

至於是對方修養不好,或者怨親債主的說法,可從三個佛法角度思惟:

第一、眾生皆有佛性。

雖然人人皆有佛性,不可輕視,卻被無明煩惱障覆本心,在貪嗔痴左右、善惡業夾雜之下,人人習性有別。所以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而自省之餘,還要學習用寬廣的心胸去包容與體諒。

第二、以光明面看待怨親債主。

“怨親債主”的涵義是指我們過去沒有處理圓滿的人際關係,現在因緣現前,有機會繼續努力圓滿。如果以歡喜心、平常心處之,則怨親債主便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激勵我們提升智慧與慈悲。

最後,要深信因果。

過去的不圓滿,有賴現在努力改進;而未來的圓滿,也要靠現在積極努力。視“一切有情為菩薩”,調整自己的心念看待身旁的人以及種種的境界,則有助於增長慈悲心與包容力。

孟子也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唯有深信因果,在因地上努力,改進自己、提升自己,才真正是運用佛法,啟發智慧,如此,一切難題自然迎刃而解。文:惟覺老和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