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拾遺物語

年輕人會付出的最貴學費,

就是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1

世界盃正如火如荼,

隨著我死忠球隊的起伏,

我也不斷陷入悲喜之間。

然後,有一天,大學同學群裡,

一同學突然來了一句:

你們不覺得這屆世界盃很假麼?

明顯,他想求得我們的回應,

尤其是群裡的男球迷們。

但我們集體沉默了。

反倒是我們幾個人另外開的一個群裡議論開來:這個偽球迷怎麼開始看球了?

不一會,他見我們沒反應,

又自說自話了一句:

世界盃就是假球杯啊。

可以想象他打下這行字的意氣風發,

似乎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一般。

我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偽球迷眼裡當然一切都是偽的。

結果,成功給了他一個展現的機會,

從盤口,到賠率,好一頓對比賽輸贏結果利弊的分析,

並完美得出世界盃的陰謀論:

這都是按劇本定好的假球。

最後,悠悠然說:

你們這幫人啊,還是太年輕。

從一個同齡人嘴中聽到這句話,

一時間,我更是不知是悲是喜。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2

在風行“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講利弊”論調的當下,

年輕,很容易被嘲諷乃至攻擊。

比如在魯迅的小說《風波》中那個對年輕人充滿敵意的九斤老太太。

一度,讓她最自豪的,

是她丈夫出生時的體重:九斤。

在活到七老八十之後,

面對年輕人,她又有了一個口頭禪: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不如在哪裡呢?

是後人出生時的體重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六斤…………

如今,當然沒有這麼荒誕的理由,

但年輕人卻依舊未能擺脫九斤老太太之嘆——80後,曾被貼上“垮掉一代”的標籤,

沒有垮掉之後,

又樂此不彼給90後貼上“非主流”的標籤,

00後身上的標籤最新鮮:任性幼稚。

似乎,年輕人只有和前輩們保持一致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才是好的。

這其實並不可怕,

年輕,註定要揹負誤解,

怕的是,就如我那位偽球迷同學一樣,

正年輕,卻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甚至還會以滄桑的口吻發出九斤老太太之嘆。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3

來看一個故事。

有這麼一個地方,每年的清明節,

當地都有傳統的掃墓習俗。

這時,很多人會從外地趕回來祭祖。

尷尬的是,村裡散養的狗不認識這些人,

不可避免發生了一些傷人事件。

於是乎,經村裡人商量,決定在每年清明這天各家把自家的狗牽綁住。

就這樣,一年又是一年。

幾十年過去了,

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都會這麼做。

不過隨著時代變遷,

有些家庭已經不養狗了,

這時村裡卻發生了這麼一個現象。

每逢清明,那些沒有養狗的家庭,

居然紛紛地在清明節買條狗,

或借狗牽在自家的院子裡。

沒有這樣做的人,

還會被一個村子裡的人嘲笑。

有外人問為什麼,

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

我們老輩子就是這麼做的啊。

如果真有一代不如一代,

可能這就是——

習慣了不痛不癢,

循規蹈矩到可笑的程度,

還嘲笑那些不願循規蹈矩的出頭鳥。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4

羞於年輕,假裝成熟,循規蹈矩到可笑,

還不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還會理所當然來一句:

沒有人能永遠年輕。

這是典型的虛假同感偏差——

假定自己與他人是一樣的。

但其實不一樣,因為沒人能永遠年輕的下一句是,

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

換句話說就是: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病,

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知乎上有個問題:

被人說你“不成熟”你該如何反駁?

心理治療師leo kang這樣回答:

當成熟不再被賦予“正確、權威、強迫”這些意義,其實它真沒什麼好去追求的。

畢竟,你還年輕,不必急於向世界妥協,

平凡雖然可貴,

不代表每個人的平凡都要一模一樣。

不怕你說平凡可貴,

怕的是你在可以濃墨重彩的年紀,

活成了素衣簡行的模樣。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5

其實,平凡可貴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錯誤”的行為》這本書介紹過一個案例:

理查德•泰勒是一名大學教授,

一門課結束後,

他會出一套100分制的試卷用以考試。

並以平均分來劃定等級。

不知道為什麼,

同學們紛紛表示厭惡他的考試。

後來他耍了一個小花招,

他把總分改成了137分,這樣,

大家的平均分就從72分變成了96分。

之所以是花招,

是因為大家的等級還是以平均分來劃定,

等級並沒有發生變化。

但效果就是大家紛紛表示很喜歡他的考試。

這就是年輕人會付出的最貴學費:

滿足於平均值。

你把參照點放在平均值,

你就會滿足於自己只是達到平均能力,

面對人生選擇滿足於選擇平均難度,

所以享受生活也滿足於平均審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平凡可貴的深層次含義是:

平凡,老貴了。

而成熟地把平凡活成平均值,

無疑是青春中最大的風險。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6

經常會問出類似的問題:

我改得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可以了?

一般,碰上這樣的問題,

我幾乎不用看稿子,都會得出判斷:

這稿子肯定不行,

因為沒有差不多的稿子。

為什麼會有這個判斷?

那時,拾遺君就告訴我一個寫稿子的道理:

代表你水平的稿子,

不是你寫得最好的稿子,

更不是你平均水平的稿子,

而是你寫得最差的稿子。

剛聽到時,我只是覺得不明覺厲,

直到後來,

那些凡是我覺得差不多的稿子,

一概被斃,

反而我覺得寫得很痛苦的稿子順利通過後,

我才有了深刻的體會。

如何讓青春不凡?

我的體會,你瞭解一下:

你的底線,決定了你的上限,

不要在年輕時選擇平均難度,

你不突破自己的閾值,

你永遠只能在低水平重複可貴的青春。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7

來看二戰期間,

美國幾個心理學家的試驗。

其時,美國由於兵力不足,

就決定組織關在監獄裡的犯人上前線作戰。

為此,幾個心理學專家被安排隨軍督導。心理學家幹了什麼呢?

很簡單,犯人們給親人所寫信的內容,

由他們來擬定,然後由犯人抄寫後寄送。

訓練時,

信中的“犯人”訓練積極,服從命令,

作戰時,

信中的“犯人”作戰勇敢,奮不顧身。

結果,這批犯人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正規軍來毫不遜色,

成為二戰中最出色的軍團之一,

一如他們在信中被賦予的那些正向標籤。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標籤效應”——

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

往往會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如何讓青春不凡?

這就是方向:

逃出被標籤化的牢籠,

反其道而行給予自己正向的青春標籤——

不要循規蹈矩,

要的就是濃墨重彩的酷炫。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8

大學的時候,加入過一個徒步社團,

定期,大家會一起分享拍過的風景照。

其中一個團友的照片,

總是能獲得大家最多的讚美。

一次有人問:

你都是在哪裡找到這些風景的啊,

這些地方明明我們也去過啊。

團友淡然回答道:

很簡單啊,看你有沒有選擇更難走的路。

不是麼?

如果你沒有選擇更難走的路,

你怎麼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風景?

就如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一首詩: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如何讓青春不凡?

沒有人能永遠青春,

但永遠有人正青春著,

他們的青春因反其道而有型,

他們的青春因選擇更難的那條路而遇到更美風景。

就如下面這支視頻所要傳達的精神一樣:

舊的不去,金的不來,

你的青春,要來點新鮮的。

當然,尋找青春更美風景的這條路上,

怎能少了與青春最相得益彰的創新BMW X2——全球首款緊湊型豪華全能轎跑車。

6月25日,BMW在北京老字號雲集的鮮魚口衚衕,舉辦了主題為“反其道而型”的創新BMW X2新車發佈會。

這是一臺反其道而型的車——

保留BMW最純粹的駕駛樂趣和實用性的同時,打破車型之間的界限,

用大膽而耀眼的色彩彰顯出不拘一格的個性,更是融入BMW獨有的智能互聯技術,

助您塑造潮流,超越自我。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這是一場反其道而型的發佈會——

BMW聯合潮流藝術家及品牌,

在具有厚重歷史感的鮮魚口衚衕,

聯手打造了一場顛覆視聽體驗的發佈會之餘,跨界把現代工業揉進在青磚灰瓦、玉階丹楹的衚衕裡,

給人帶來沉浸式的反轉乾坤體驗。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即日起到7月8日,

位於北京鮮魚口衚衕的創新BMW X2新車發佈會現場,

為您奉上青春的濃墨重彩——

青春色彩,新鮮由你。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年輕人最大的幼稚,是急於表現自己的成熟

活動將持續到下週末,免費向公眾開放

每日開放時間可前往官網查看

提前預約,獲得額外福利

諸如免排隊以及互動遊戲初始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