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太原自行車打鋼印 並字頭後面有8位數字

1980年4月18日,太原市公安局通告全體市民,自行車必須在4月20日至6月20日到指定地點打鋼印。不辦理手續的自行車,管理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分別予以扣車、罰款等處罰。

80年代太原自行車打鋼印 並字頭後面有8位數字

張女士在1983年購買新自行車後,就趕到當時的交通中隊打鋼印。“交一塊多兩塊錢後,工作人員就會發給一個本子和一張可以懸掛在自行車後擋尾燈上部的車牌子,並在車軸處打上鋼印。”當時,路上的警察時不時還要檢查一下,就像是現在攔住汽車要駕駛證和行車證一樣。

80年代太原自行車打鋼印 並字頭後面有8位數字

張女士還說,就連存車時,有鋼印和沒有鋼印都不是一個價錢,沒有鋼印的自行車要貴些。太原市交警七大隊的劉瑤偉具體介紹,打鋼印時,還需要拿上購買發票,沒有發票的則需要單位或者居委會開具證明材料方能打鋼印。鋼印的序列是並字頭,後面有8位數字,由公安局分配到各個分隊打鋼印。

80年代太原自行車打鋼印 並字頭後面有8位數字

“那會兒幾乎家家都有自行車,省城少說也有100萬輛自行車,管理起來也費勁呢。”劉瑤偉說,自行車要轉讓或者遷出太原市的,必須辦理轉讓或者遷出磁,而出售自行車,還得到國營委託商店,成交後再辦理過戶手續。

當時,管理自行車之嚴格,就像現在管理機動車輛一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打製間的慢慢少了,尤其是過了2000年,再也聽不到打鋼印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