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潤:爲你揭祕賣貨社羣的生門到底在哪裡?

前幾日有朋友讓我幫他做社群營銷顧問,故在這裡分享下我的心得,都是實踐出來的,相信會給你醍醐灌頂的啟發。

楊林潤:為你揭秘賣貨社群的生門到底在哪裡?

社群分為很多種,比如:

興趣型社群(週末K歌群)

學習型社群(精神門、匠人服務社群)

產品型社群(米媽聯盟、田覓蜂蜜群)

資源型社群(財神會)

........

很多,就不在舉例

對於商家而言,不賣貨沒有產生價值的社群就是耍流氓,霍霍時間閒扯蛋,沒有太大意義。

社群簡單來說就是把有共同需求和特徵的人聚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圈子,提供解決方案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我做過哪些社群呢?

  • 田覓蜂蜜社群
  • 匠人服務社群
  • 米媽聯盟社群

(以上根據創建的先後順序排序)

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米媽聯盟社群是最成功的一個,再拓展下年銷售額能達到過億的規模(目前千萬級),這裡感謝很多用戶朋友的支持。

社群可以和很多不同的商業模式結合,比如實體店和電商

  • 實體店,可以管理你的客戶,比如銷售轉化、用戶裂變等,特別是教育行業,社群是利器,可以幫助你開疆拓土
  • 電商,沉澱忠實客戶,做好老客戶運營等

在做社群的時候,我進入了很多誤區,總結下來要注意這幾個方面(以下是很重要的幾個點):

  • 有共同需求

這個是建立社群最基本的要求,不然你建的有多快,就死的有多快,大家都聊不到一塊去

  • 要有明確的定位

要考慮好以下幾點:

做這個社群的目的是什麼?

用戶人群是誰?

怎麼樣才能讓群友們參與進來?

怎麼樣的價值輸入能維持的更久?

.........

社群也是有生命週期的

  • 有門檻

在我手機裡躺著1000個微信群,有付費的,有免費的,95%都死了,有門檻的活得長點,門檻可以是收費或是達到某個條件才能進入社群,這裡有幾個細節比較重要

要有儀式感,比如先給看群規,同意了才准入,進入後要做自我介紹和修改群暱稱等等,我和小夥伴們做的匠人服務社群就是這麼死的

  • 群主具備領袖和專業能力

自身沒有能量,就吸引不到一群跟隨你的人,你讓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也不會聽你的號召

  • 篩選提純

社群的運營是分階段的,逐步提純,打個比方,賣減肥產品的,首先是吸粉引流,通過微信群開課來引流,吸引很多的潛在用戶人群來聽課

這些來聽課的並不是每一個都會和你成交,就需要篩選,哪些是能夠被你吸引的,不能夠被你吸引的,講再多也沒用,她也不會在你這裡消費,找到了認可你的潛在用戶,該社群的使命就宣告結束

我們只要認可我們的用戶,不認可我們的用戶就不是我們的目標人群,然後把信任你的用戶提出來成交轉化。

  • 社群內分工協作

社群就像一個蟻群,也是要分工協作的,不同特質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

群主協調

管理用戶互動的(比如客服)

線上線下活動組織的

引流裂變拉人的

專門來成交的

.......

多發動你的用戶參與到你的活動中來,她有參與感,活躍度會更高

  • 滿足需求(價值輸入)

如果你是賣水果的,就要持續提供更多優質的產品給到你的群友,把你的尋果之旅直播出來,你為此做的努力,大家都能看到,她們會更放心更容易接受

如果你是賣化妝品的,在你的社群內多分享一些護膚、化妝實用的方法,把自己打造成這方面的專家,你不找她們買,她們也會來找你買的,我賣蜂蜜就是這麼做的。

社群是做營銷活動最好的利器,要藉助公眾號,個人號形成矩陣,威力更加強大

楊林潤:為你揭秘賣貨社群的生門到底在哪裡?

關於社群的轉化率,影響的因素有這5個

  • 精準的人群以及數量
  • 建立信任(互動)
  • 高度的氛圍(羊群效應)
  • 需求的產品
  • 持續裂變精準用戶

一定要培養和引導用戶的消費習慣,一旦養成了,他會定期來看你有沒有上新或是有新的活動,比如預售、團購、秒殺

最後,建議要去努力培養你的1000個鐵桿用戶,你將獲利匪淺

關於以上都是一路過來實踐總結出來的,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