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升級,《周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作者|葉春池

第二期定律

”,似乎成了脫口秀節目的標配。

以17.6億播放量收官的現象級網綜《吐槽大會》,第一期反響平淡,從第二期曹雲金的“發票風波”才奠定了節目爆款基礎;第二季也是開局無驚喜,直到papi醬硬氣吐槽才開始漸入佳境;這次號稱“升級版《吐槽大會》”的《週六夜現場》再次重演,一期被吐槽,二期漸好評,到了昨天(7月7日)播出的第三期,觀眾已找到了節目的正確打開方式。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不同於《吐槽大會》光靠嘴巴說就能逗笑觀眾,《週六夜現場》需要“聲臺形表”的齊齊配合才能將故事的喜劇效果完美演繹。不僅要說,更要會演。這種“情景”脫口秀在探索的是一種新的喜劇節目工業化製作流程,這其中要養成的不僅是主創團隊、節目內容,更是觀眾的審美習慣。

這兩年,脫口秀表演正在成為年輕人的娛樂新寵。脫口秀界的明星演員李誕、池子等也逐漸出圈,成為大眾明星。但隨著市場的迅速放大,用戶迫切需要新鮮的面孔和新鮮的表達方式。哭點或許可以恆定,但笑點,通常是不斷升高的。

用全新的形式、全新的陣容開始探索,《週六夜現場》的結果如何還言之尚早。但過程已然是“中國脫口秀圖鑑”。好的,壞的,都可以成為行業的一份重要參考教材。

脫口秀的新玩法

在接觸到觀眾之前,喜劇是不存在的。

脫口秀的原始風貌就是直接面對觀眾,這也是小劇場演出的優勢。隔著屏幕的互動往往會讓演員失掉節奏感,不知觀眾會在何處發笑,何處無感。《週六夜現場》刻意製造的“現場感”,試圖彌補這種鏡頭下的缺陷。

“現場感”是《週六夜現場》的一大特色。節目採用一鏡到底的類直播形式,全程無cut,一氣呵成。觀眾跟著鏡頭感受演員的轉場、準備,迅速被帶入到情景中。演員在表演中的緊張、笑場、甚至小失誤,都能讓觀眾直接感受到那種最真實的狀態,格外刺激。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但這種類直播的形式,也被業界稱為“最難綜藝”。對導演團隊的現場調度能力和默契程度提出了極高要求。在錄製現場,有效連貫的配合也是類直播狀態的保障,這都對演員和編劇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

《週六夜現場》的核心編劇將近50人,都是國內一線編劇。再加上不少卡司、導演也能創作,整體編劇團隊達到了100人左右。但即使這樣龐大的編劇團隊,面對超量的內容創作還是人手不足。

《週六夜現場》每一期節目要在100個劇本中選10個。並且在實際排演中,又會砍掉4個。在一鏡到底的模式下,一旦開錄就無法暫停,沒有機會臨時改劇本,劇本的打磨也就更成為重中之重。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因為是情景脫口秀,優秀的劇本,還要配上獨一無二的場景。

《週六夜現場》的每個場景都是“集拋”限量版,配合當期內容量身定製。比如第一期裡張傑的“耳機店”,科技感十足,放置的不同耳機以及無人機都有模有樣。後面小龍蝦的段子也配上了街邊小館佈景,吊扇、街景、牆上的“冰鎮小龍蝦特別贊”。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道具大哥一定是處女座的。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情景劇和脫口秀使用的“罐頭笑聲”,我們早已很熟悉。而為了更好跟觀眾互動和得到觀眾最真實的反饋,現場200多個觀眾席設置了20個收聲話筒,全面呈現絕對真實的笑聲。這種真實不僅是對屏幕前觀眾的感染力,也給演員和創作團隊最真實的刺激,加強其對喜劇效果的打磨能力。

無生活,不喜劇

除了形式,相比《吐槽大會》,《週六夜現場》在話題內容和環節設置上也進行了升級。不再只是圍繞明星嘉賓展開,而是更貼近普通用戶的生活,直戳年輕觀眾的痛點。

這其中,情景劇是《週六夜現場》的重頭戲。由24位卡司、兩位主持人岳雲鵬、陳赫和飛行嘉賓共同完成。這種呈現方式與單純的說脫口秀有很大不同。目前看來,無論內容或形式,都還在不斷磨合、迭代中,編劇和演員都在尋找最合適觀眾的笑點和表演方式。

比如第一期小龍蝦的段子,就不太符合現在用戶的口味,被網友diss太尷尬。但第二期的

《重返母系社會的男人們》,性轉反諷性別歧視,又加入女性權利崛起的現狀,相當戳中觀眾笑點。“黃花大閨仔”、“在母系氏族的邊緣來回試探”等臺詞也迅速成了流行熱詞。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新一期中郭德綱的到來,更是增加了很多笑料。師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老郭跟小嶽嶽的默契配合,“德雲一哥”又出新番。二次元的“仙道綱”也是讓觀眾印象深刻。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如果說《週六夜現場》的情景劇讓人忍俊不禁,那麼“扎心金曲榜”這個亮點環節也是令網友瘋狂打call的源泉。每期會送上3-4支定製金曲,歌舞主題圍繞減肥、購物、夜宵等日常瑣事,演員們一本正經的表演與歌曲主題形成強烈反差。

不得不說,編劇和導演團隊真的很會抓熱點。年輕人的困惑和焦慮被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現,噴飯之中又有強烈共鳴。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瘦不下來》、《吃雞愁》、《室友別介意》等歌曲直扎網友胸膛。聽了“瘦下來,死胖子沒有未來;瘦不下來,腹肌還是一整塊”等魔性歌詞後,網友直嘆:“摸著我的一整塊腹肌陷入了沉思,簡直不能更有畫面感。”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而《吃雞愁》中描寫的畫面,妥妥就是跟小夥伴吃雞時的硬糖君了。新一期裡,演員吳彼模仿汪峰老師的那首《一起搖擺》,形似神更似,讓硬糖君深深回憶起那個“超級模仿秀”還流行的年代。不少網友表示簡直是汪峰本峰,絕對是目前《扎心金曲榜》top3。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綜藝的關鍵考核標準,必須包括造星、圈粉能力。《週六夜現場》的創意環節“週六夜班車”,就讓兩位新人演員合文俊、宋木子圈了不少粉。

兩人用獨有的幽默方式解讀高考、pick小哥哥、小姐姐、世界盃等當下熱門話題。三期下來兩人配合得越來越默契,越來越有火花,感覺很快就能CP出道了。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不再是明星身上的“黑點”、“爆料”,而是貼近大眾生活和大眾情緒,這種脫口秀探索的前期話題性,顯然不如明星更有爆點。

但一旦建立起全新的喜劇範式,則可能帶來更強的感染力和長久的陪伴感。畢竟,情感共鳴已經成為中國內容產業的第一法寶

,遠勝大明星大場面。這個在電影產業已經充分印證的創作邏輯,脫口秀領域恐怕也不會例外。

捧出下一個李誕有多難

脫口秀紅了,脫口秀演員也越來越不夠用了。

節目是不少,看得卻還是那幾個老面孔。提到脫口秀演員,我們能脫口而出的還是李誕、池子。尋找和養成新演員,已經成為脫口秀成敗的關鍵。

這次《週六夜現場》選出的24位新人演員,就是笑果文化和優酷、歡樂傳媒花了兩個月時間“海選”的。為了保證持續輸出新鮮血液,笑果文化進行了多次納新。在《吐槽大會》第一季還未結束時,就舉辦了第一期脫口秀訓練營。通過這些選拔,笑果文化到目前已簽下100多位演員和編劇,但仍是粥多僧少,人才難求。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怎麼讓這些演員迅速成長,進而“紅”起來,則是又一難題。整個市場給新人脫口秀演員的機會並不多,即使超高流量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真正捧出的新人也少之又少。

笑果文化對此的策略就是儘可能的多做節目,多給年輕演員提供成長的土壤,試圖構建一個“線下供給線上,線上反哺線下”的脫口秀生態。《吐槽大會》是一個成功案例,《週六夜現場》則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脫口秀升級,《週六夜現場》能捧出下一個李誕、池子嗎?

相較於傳統脫口秀的僅憑一張嘴,《週六夜現場》的喜劇工業化嘗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人演員的入門難度。“現場化”的設置加速了他們的成長進程,讓他們可以快速迭代自己,找到和觀眾溝通的最佳方式。演員這一行看似靠天賦吃飯,但長期的刻意練習其實可以迅速精進。這點在德雲社的小劇場演出中就可見一斑,笑果文化的訓練營也成績斐然。

一個行業的崛起,總是從黑馬式的頭部作品、頭部人物開始,進而形成系統化的培養機制。脫口秀顯然正處於這樣的第二階段。捧出一個李誕很難,但只有培養出更多的“李誕”,脫口秀才能真正向大眾文化邁進。既然偶像行業已經開始快速綜藝養成造星,脫口秀又豈能落於人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