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作為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網上曾經有過一個“全國普通話排行榜”,榜單排名第一,也就是普通話說得最好的是河北承德、內蒙赤峰及遼寧的朝陽和阜新。

作為一名承德人,還是很自豪的,我們甚至超過了帶有“兒”化韻的京腔,成為漢語普通話中發音最純正的口語。

高曉松談自己的經歷,有一次去承德,發現周邊的人都說著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連出租車師傅都標準得讓人吃驚。

高曉松疑惑地問道:“你們承德普通話推廣得這麼好嗎”?旁邊的承德人都笑了,心想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一直這麼說啊。

想起自己小時候那會,沒出過遠門,感覺全國人民和我說話都是一樣的。

作為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上大學那會,發現舍友們都在用家鄉話和家裡打電話,我們兩個承德人聽得一臉迷惑,舍友問你們家鄉話怎麼說?我們更迷惑,我們家鄉話也這麼說啊。

不過所謂“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即便是被稱為最標準的承德灤平人說的普通話,發出來的聲音也不盡相同,也有土話,這叫地方特色。

不信,咱們“鼓鰍鼓鰍”,承德的土話“老鼻子”了,“五脊六獸”的時候“掰飭掰飭”,咱不“聊天把戲”,你要不是承德人,非得把你搞得“五迷三道”、“胡了巴嘟”。

作為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先來一句:“我家的小豬嘎嘎,喝起泔水來那是吱兒吱兒的,吃起豆兒來那是噶喯兒噶喯兒的”。

怎麼樣?有沒有耳朵眼兒嗡嗡響?

再來一句:“我‘撥楞蓋’卡‘禿了皮了’,才‘定嘎支兒’”。

這是膝蓋受傷結疤的意思。

還有“剛讓雨淋得‘精溼呱嗒’,現在“埋汰吧唧’的,真‘磕磣’。”

能明白嗎?

作為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再來一句:“你看他‘胖不倫敦’、‘傻啦吧唧’的,真叫人‘各應’”。

哈哈,意思是看不上某人,這裡再舉幾例:

比如,說女人招搖,用“搖叨”,把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很逼真。

說一個人不正常又不至於太過分,叫“魔怔”,滿嘴跑火車叫“瞎嘞嘞”,

說一個人得意忘形叫“揚興”,耍橫叫“把梗梗(二聲)”。

新手叫“二把刀”,有本事的人那是“”。

作為一個承德人,我們說著滿大街都懂的普通話,那這些土話呢

咱們再說東西,蛇叫“長蟲”,狼叫“來(一聲)歹”,肥皂叫“胰子”,土塊叫“土嚕咖”,口水叫“哈喇子”,白菜叫“疙瘩白”,火柴叫“取燈兒”,很形象吧。

以上可都是純正的承德地方出品,極具本土特色,正經八本的老祖宗留下來的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

總之,可別“牛犢子拉車——亂了套”,純屬“嫂子喜歡——哥哥逗”,咱就是“哨”一頓,圖個“稀罕”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