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喬丹體育將Air Jordan告上法庭

中國喬丹與Air Jordan的反覆拉鋸式開撕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那麼小編也來分析一下吧。有人覺得“江歌案”的劉鑫罪該萬死,有人認定她也是受害者之一;有人聲張為母報仇的張扣扣不該受法律制裁,有人認可違法必究。

放喬丹這件事上也一樣。分為法律派和情感派。有些人出於對Micheal Jordan和Air Jordan品牌的認可、或者無感AJ/MJ但反感中國喬丹的做法;有些人力挺中國喬丹,法理上完全沒問題,就該“依法走”。

挺AJ或挺喬丹這兩派,法律上你得不到認同,但道義上我力挺你;道義上我唾棄你,法律上我承認你。本質上都沒“對錯”。啼笑皆非的是,AJ和中國喬丹心裡都特清楚,對方從來都不是自己真正的競品。但耐克和中國喬丹似乎從來、也越來越絕不讓步。

如何看待喬丹體育將Air Jordan告上法庭

不然耐克Plan B或許早策劃好Jordan的另外中文官方譯名,並想好怎麼推廣了。中國喬丹也犯不著吃相越來越難看讓自己得到更多路轉黑。同樣抄襲的風生水起的晉江系運動品牌不少都半隻腳上岸,開始慢慢靠真正自有的產品和設計走路,中國喬丹以後想再徹底中國製造、中國設計,尤其是產品線如果稍微要提價往利潤更高的方向走,怕比它真正的競爭者,安踏特步361貴人鳥們更難——這些才是他真正的對手。

和AJ的官司多少更像嘴炮,和中國本土品牌才是真槍真炮的,就算以後能大大方方用喬丹這個名,再多蹭MJ的聲譽,到底能賣多少產品能開多少店能佔據多少市場,還是要和中國本土品牌打拼後得來的。

安踏特步匹克們最近幾年繼續抄襲,但也一直髮力自己在設計。球星簽名款、針對兒童藍海市場的KIDS支線,本質上都在站穩二三線城市的同時,覬覦利潤更豐厚的市場。也為未來作準備,哪天中國品牌們真能賺品牌的錢、而不僅僅是賣產品的時候,運動品牌誰扛旗、怎麼排位?

這幾年大家都在較勁,中國喬丹和耐克撕扯的越久,市場未必是有利中國喬丹的,很可能偏向它的直接競品們了。

我身邊一些對AJ產品瞭如指掌、曾經一身運動裝都大牌的人,最近幾年也開始穿他們曾嗤之以鼻的李寧(韋德wow系列)、安踏(湯普森的簽名鞋、排隊去買最新的安踏老爹鞋)、特步(這兩年有幾款跑鞋做的真不錯)、匹克(當年簽名鞋都是抄如今終於有自己的設計)……但提到中國喬丹一直特別鄙視。很難想象有一天兩個“喬丹”會擁有同一群消費者。

幾款產品抄襲,時間久了會被淡忘——耐克當年剛出家還“抄襲”日本大老虎呢,但中國喬丹這個怕會像原罪一樣,想要慢慢洗白並不容易,想一黑到底成為“正統喬丹”,怕只會更難。至於耐克和AJ,對國內很多新品牌和傳統老店都是個警示,法律上一定要花點心思,註冊商標之類要趁早,別等做大了做出名了一看反而成了不佔理的。損失出血會是很驚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