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時代,年輕人不是過客看客,而是在場者

記錄時代,年輕人不是過客看客,而是在場者

眼下,國產紀錄片迎來歷史性機遇,其受眾群體也拓展到青年人。圖為紀錄片《本草中華》劇照。

兩年前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裡,修鐘錶的王津師傅被網友冠上 “故宮鄭少秋”之名; 《本草中華》在網上播出時,一批90後年輕觀眾發射 “彈幕”給導演提建議。眼下,國產紀錄片迎來歷史性機遇,其受眾群體也拓展到青年人。

國產紀錄片贏得收視口碑的同時,一個新課題在紀錄片工作者面前鋪開:紀錄片如何適應時代?如何讓為數眾多的年輕人成為紀錄片發展的在場者、推動者?國內外紀錄片創作者、製作人齊聚白玉蘭電視論壇,共話方興未艾的紀錄片新業態。

年輕人和互聯網,是紀錄片的下一步

2017年,《了不起的匠人》團隊為其微博用戶做了畫像:22歲到24歲的觀眾最多,女性佔63%。這和過去電視紀實片偏向中老年、男性用戶的觀眾構成完全不同。吸引年輕人,擁抱互聯網是紀錄片開拓市場繞不開的切口。

年輕人關注紀錄片的背後原因,既有製作水準的進步、互聯網平臺的運作,也離不開這些切合時代而作的紀錄片,在年輕人心中激發的情感共鳴。

央視紀錄頻道製片人、導演徐歡認為,匠人主題的紀錄片之所以受到年輕人熱捧,是因為箇中故事貼合了他們的心理需求。“擇一事忠一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正好適應了快節奏社會里年輕人渴望的一種生命狀態。”

紀錄片走近年輕人,除了在內容上的貼近,也需要更多新穎的表現手法。紀錄片《本草中華》總製片人韓芸帶著一群“85後”和“90後”,嘗試用年輕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去講述古老的中醫藥話題,網紅的產品如“嶗山百花蛇草水”也成了團隊取材點之一。在畫面、包裝、音樂、剪輯上均對標年輕觀眾的審美和要求。正是這些生動又通情達理的敘事方式,把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融進年輕人的心。

紀錄片適應時代,需要適應受眾的觀看方式與收視偏好。韓芸表示,在未來的紀錄片拍攝過程中,互聯網思維可以從項目初始就加入,“互聯網的語言和互聯網的方式,讓紀錄片帶有網絡的基因,讓它更受年輕人的喜歡”。當下各視頻網站都推出了交互性極強的“彈幕”,對於紀錄片創作者來說,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互動方式。

互聯網平臺中,28歲以下的受眾佔比高達70%。騰訊視頻運營平臺部紀錄片中心總監朱樂賢認為,紀錄片的創作方向會根據用戶喜好調整。“這些互聯網用戶喜歡什麼,我們能給他們提供哪些優質的紀錄片,這些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適應時代不改本質,記錄當下是為了走向未來

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大環境,為紀錄片的多元化表達和產業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不論表達方式、傳播方式如何變化,紀錄片的本質功能永遠不會變。

“記錄當下是為了錨定未來的方向。”紀錄片導演、第24屆白玉蘭獎紀錄片評委彭輝說。關注大時代下人物命運的優質當代紀錄片,會對社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拍 《空山》時,彭輝和攝製組花了6個半月駐守中國大巴山脈上的一個大山壩,其間熬過斷水斷糧和惡劣氣候。播出後,空山獲得援建,結束了祖祖輩輩喝雨水的歷史,這也是彭輝最欣慰的事。

記錄時代,年輕人不是過客看客,而是在場者。《本草中華》這支年輕的紀錄片團隊靜下心、沉住氣,跋山涉水探尋真實的本草故事。在西藏那曲地區尋找蟲草時,攝製組在200米開外遇到一頭巨大的棕熊,關鍵時刻靠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地憋氣,逃過一劫。“紀錄片的工作,需要年輕人的勇氣。”韓芸說,她希望更多的年輕人一起攜手去記錄時代,體驗人生。

在彭輝看來,年輕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紀實內容在刻畫時代面孔,傳遞當今中國的主流價值觀上具備天然的優勢,未來,這一過程裡將有更多年輕人的加入。用樸素的情感和樸素的鏡頭,記錄中國的故事,走向國際市場。而這樣的故事,將向世界更好、更真實地傳播中國面孔。“紀錄片最大的功能是留給後人看。”彭輝說。一百年以後,一定會有人透過今天的一位年輕人鏡頭,看到我們的青春,看見鏡頭裡的中國。(文/記者李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