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來就有善惡兩面性,爲什麼兩千年的儒家思想還是治不了人性惡的方面?

布儀


人的本性本來或者說人剛生下來時即先天的時候都一樣,也不可能有善惡的概念和因素,或者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這是對人本性的最基本認識。那為什麼會產生邪惡的念想呢?是因為人出生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懂事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致。這些環境包括社會、家庭和學校。這也是現代教育學公認的觀點。這些環境因素中以家庭為主,在兩三歲的時候就已初定到七八歲的時候已基本形成。主要是父母影響最甚,其它還有爺爺奶奶兄弟姐妹。那麼他(她)們為什麼會存在私心或者說善惡兩面呢?要回答這一問題就涉及到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論,這也是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之一,兩大發現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這裡不多綴述。學校和社會與家庭有相似之處影響著孩孑成長。

人類從原始社會(沒有私心)一路走來,也是從沒有私心到有私心產生階級分化的過程。所以到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私心或者說善惡兩面性,只是程度不同。西周時期制度森嚴,“禮樂”比較完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禮壞樂崩”,為了拯救社會出現了“百家爭鳴”。以孔夫子為首的儒家思想當然產生於這一時期並深遠的影響到後來。但是有階級存在一天就有私心或說善惡存在。孔夫子的“大同”社會,還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都是引導教育人們向這一美好的目標邁進。但是物質達不到極大的豐富,階級仍然存在我們就必須努力。


超然智者


人性是最豐富多彩的,人心是最深不可測的,所以古希臘哲學家們才把人的心性起了個很給力的稱呼——小宇宙。人性的善惡之間,就像素描裡黑白之間一樣,在黑白之間存在著無限的灰色地帶,善惡之間亦如此。關於善惡的字彙詮釋,中國第一部漢字字典《說文解字》就有言簡意賅的解釋,如下圖所示:

以孔孟之道為代表的儒家是“性善論”最初的提出者和堅定的支持者。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他們認為“仁”之中包涵了“忠、孝、禮、義”,一個善字了得。孟子有句話說得最經典“人無有不善,如水無有不下。”這種人性本善的觀念經過後世朗朗上口風靡至今的《三字經》的宣揚,深入中國人的靈魂深處。

儒家思想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倫理學,為了使人人葆有善心善根,儒家就特別注重個體教育和人倫教化,希圖通過教育和教化讓善得到弘揚,人人謹記人性本善,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和諧,那麼整個社會也就和諧了。就算是介乎於儒法之間的荀子也一脈相承,一樣重視教育。

遺憾的是,儒家只是一廂情願的認同人性本善。現實中,愛恨善惡一念間,很多時候,善只是個體私意的表達,而惡卻常常是客觀事實的陳述和判斷。很多時候,常常是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儒家試圖通過教育和教化弘揚善,壓抑惡,本身就是違揹人性的行為。發展到陳腐僵化時期,除了培養出層出不窮代不絕書的偽君子之外,儒家思想根本對現實的惡無能為力,更遑論去治惡制惡了。因為儒家一直認為法律只是道德的補充,這種觀念純粹是顛倒了道德與法律的順序。

西方人有句俗語“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道德固然重要,但法律更加重要。對一個個體和社會整體來說,僅有善良是遠遠不夠的!法律與道德的關係就像林肯總統說的那樣。只有堅持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善才能得到更好的弘揚和鼓勵,惡才能得到更好的懲罰和否定。

正如答主在以前一篇碼字小文中認為的那樣:二十一世紀的時代,一個社會的文明必須依靠公正公平的法律執行力,只有以法治國才會不斷提升每個個體的人性底線。有德之人有了法律的支撐,才會更加理直氣壯的踐行人性本善的君子之德,弘揚人性的優點;不尊重規則的人有了公正公平公義的法律設限和制約,才不至於任性胡來胡作非為,才會自覺地抑制人性的弱點。

(討論使人明辨是非。歡迎讀友們留言轉發,相互學習交流!)


清園居


人性的善惡論是由儒家的兩位大師提出的,孟子提倡性善,荀子提倡性惡,但大家對二人講的善惡很容易誤解,實際二人講的不是對立的,出發點不一樣。

孟子講性善,從本源上來論的。比如見到小孩掉到井裡,不管善人、惡人,第一念頭都是一驚,想把孩子救上來。再比喻小偷,惡人吧,按道理應性惡才對,可偷東西都悄悄的,不願讓別人看見,他也知道偷東西不對,這個知道不對的心,就是孟子講的性善。

荀子提倡性惡說,從習性情感角度講的,人之生固小人,他的這個惡,是後天薰染形成的,類似於這裡提的人性的善惡兩面性。

這個善惡的兩面性,員外講可用太極圖比附說明一下。善的一面是陽性,惡的方面顯隱性,實際二者是相對的,善惡的標準是人為的劃分。另外,員外理解,善性、惡性是消滅不了的,只能說哪一方強些,就顯現為哪一方面。我們舉例子說明,如孔子殺一個人,叫什麼的,我忘了。對這個人來講,是惡的,但對整體來講是善的。再比如,佛神通廣大吧,萬善歸於一身,你說佛有沒有惡的種子?但佛表現不出這些來,這就是個人的功夫修養了。

所以善惡是相對的,關鍵是自己這個開關,撥向哪一面,這才是主要的。


十八員外


在我們中國儒釋道三家文化有一點是共通的,都是教化人們要行善,儒家的仁愛、孝悌、忠信就是善,道家的上善若水更是至善,佛家的慈悲同樣是善。那麼為什麼幾千年以來,人性惡的一面一直存在,下面個人妄言幾句,請各位高人批評指正。

一,堯舜禹時期,聖人治國,以德治而得天下,夏朝以後變為家天下,禪讓製得到破壞,個人認為人性惡的一面和善的一面鬥爭就愈演愈烈。故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今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老子是提倡不要假仁假義、偽善的,而為一己私利則是惡的來源。

二,至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孔子早年志在恢復周禮,提倡仁、義、禮、智、信,孝悌、忠信。

三,到漢朝“文景之治”時期,統治者奉行黃老,而致民風淳樸,人民得到休養生息,牢中甚至幾年沒有犯人。從這點上看,人性的善惡和統治階級的個人私心私慾是有很大的關係。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儒家治國思想長期處於主導地位,儒家學術也被統治階級利用來滿足統治需要,儒家文化雖然是進取的文化,但從夏朝的家天下以後,天下就成了個人私心慾望之物,後來一些儒家文人個人要取得功名利祿需要參加科舉取士,所以人的私心、私慾一定會導致惡的產生。

四,“人之初,性本善”,在我看來,在人初生的時候,嬰兒本性純良,人成長的過程就是要揚善抑惡。而要從根本上杜絕人性惡的一面都是不可能的,不管儒家道家佛家,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儒家講善與惡,是人性作用的兩個現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惡,不是好的就是壞的,不是正義就是邪惡的。




以上所述,其實善惡只在一念之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間正道才是滄桑,邪終不能勝正,惡終不會勝善,人間善永遠是主流,因為善是“道”的的體現,善符合天地之道,人倫之道。


(謝謝頭條提供的平臺,個人在不停的學習中,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轉發是對我勞動的認可,謝謝朋友們的支持。)



心念自在


人性本來就有善惡兩面性。儒家思想也是人性層面的理論,治不了人性中的惡是很正常的。如果治了惡,只剩下善,那就不是人了,或許就是神仙或者佛了。而儒家的目標就是治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不是成仙了道,也不是修佛。所以只是抑惡揚善。沒有治惡之道。人性的本來是惡是善,從來就是爭論的焦點。題主的觀點我贊同,善和惡都是在人性中存在著的。但它們都只是人性中的一個方面,而不是人性的全部,雙方加在一起也不是人性的全部。那麼,人的本性是什麼呢?人的本性是吸收。因為人生天地間,相對於天地來說,人最大的不足就是小。加大加強自己才能彌補自身的不足。只有吸收才能填補這種不足。吸收就是人的本能。加大加強自己的慾望就是人性。因此,人的慾望本是正當的,為了滿足這些慾望而做的一切行為本來也應該是正當的。只是人的慾望生出的行為是有善有惡的,就是說人的善和惡都是由慾望生出來的,而儒家的理論都是在調節人的慾望,抑惡揚善,至多是減弱慾望,並不能去掉慾望。而修神修仙修佛成道需要的是去掉慾望,讓人的意識歸於無歸於零歸於空歸於道歸於自然。就是達到天人合一。而這在儒家是辦不到的,也不是他們所追求的。


夢113300796


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重在修身養德。而修身養德又重在個人修為,靠個人的修牲立德,而不是強制。靠人的自覺性,自覺修為。無論道家,佛家還是儒家人間萬事萬物存在因果關係。存在道德向題,主要是人們不:懂得,不關心因果關因,如果大家都認識了因果關係對人生前途命運的重耍性,懂得因果關係決定人的命運就會重視道德的修為,行為的修為,就會懂得什麼叫:廉恥,善惡,美醜,是非。就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知道可為和不可為的事理。如果把因果關係深入了人心,人們的心自然就會有良心,正心和愛心。現在就是有許多人設有把心放正,偏離了良心,心不正,則身不正,這裡講身,就是行為,行動。身不正,則行為不正,幹缺德事,幹損人的事。損人的動機就是利己,取樂,做出許多設有道德沒有人性的惡劣行徑。不過總會遭報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但有些人偏偏不相信,到時候反悔已遲了。所以人一定要相信有因果關係有因必有果。惡因結惡果,善因結善果。這是不用懷疑的,如果懷疑不信,遲早要吃虧的。我們回過頭看世界看人間就清楚了。我們不能專向前看,還耍往後看。看前面是路,看後面是歷史。歷史是人類社會的最好教科書,有綿繡前程而成功成名的也有血淋淋罪惡滔天死得不好遺臭萬年的。所以有時向後看也很重要,可以作前車之鑑。同時也耍向後看看自己過去做得怎麼樣?是否做過無道德l事?有就耍及時改正,好的行為要繼續堅持,不要隨大流,要有自己的主張和立場,違良心的事千萬不能做,這就叫抑惡揚善。把惡的想法壓住,把善的思想發揚起來。今天的人,總是講別人做得不對,這不好那不好,耍檢查自己本身做得如何?少講別的不是,多查自己的不是這才是真正::社會風氣好是和諧社會。大家都把眼精瞪住他人,說他人的壞話,這個社會就永遠不得安寧。大家的道德就無法提升,。重在修為就是修自己的過錯,而不去修別人的過錯,各修其身,各修其道是最好的社會氛圍。


吳定律




儒家跟人的本性有什麼關係?再說現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還有多少?

儒家是研究人性治療人性的,但儒家並不是人的本性!

簡單說個比方,醫生這個職業從神農嘗百草就開始有了,到現在也好幾千年了,難道有了醫生人類就能從此不在得病嗎?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事!

醫生能治病但他不是病,這點一般人都能清楚,儒家也同樣如此。

儒家思想就是人的思想醫生,你有病了它會幫你治療。它也可以跟醫生一樣預防你得病,關鍵是你要學習他,身體力行思想貫徹才有效果。

現在醫學發達醫生也要在人小時候打各種防疫育苗,如果不打你看看有多少人能健康活到中老年?

人的思想也同樣如此,小時候不給打上防疫育苗,就很容易走上不歸路。

相反小時候家教好,父母給灌輸健康思想,小孩也就能走上正路,長大後就看他自己怎麼選擇了,人生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赤誠子


說一句好聽的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一句難聽噁心的,就是狗改不了吃屎。人性改變基本不可能。上天賜給你的就是一生的。



人性的善惡只是對於人和社會來說的。對於上天來說,善惡都一樣,沒區別。因為善惡決定著天道的平衡。沒有死亡就沒有重生。沒有惡,哪來的善良。跟誰對比?

知道古代為什麼會有隱士了吧。因為他們看透了所謂的天道。也就是自然規律的後果。所以,他們是智慧的,選擇離開社會,離開紅塵善惡的圈子,這樣就跳出了三界紅塵之外。一切糾結將遠離你。說不定還能活上幾百歲。比如老子和鬼谷子。



儒家思想有精華也有糟粕。而且糟粕多於精華。當然這是個人看法。不代表大眾看法。別來撕逼。沒必要。自己意淫就好了。儒家思想過於禁錮人的創新思維。過於強調遵從。就說子女遵從父母這一條。古往今來,就因為父母的偏見,害了無數有情男女吧。

別的不多說了,每人自己心裡都有一個標準。信仰什麼是自由。


書法影響力


“惡”為什麼是天性?因為人生而就有自私的天性,即哲學意義上的“本我”(可理解為本能),這個“本我”是以生存和基因繁衍為主任務的,任何威脅生存和繁衍的行為都會受到“本我”的牴觸(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節食減肥,卻越減越胖的原因,因為“本我”會更加努力的儲存脂肪);還有七情六慾、“惻隱之心”(”人性本善”理論根源之一)、“慈悲之心”都屬“本我”,所以古人云人之情緒,“不學而能”。自私過頭了,情緒放大了,就會導致“惡”的結果。

人的“自我”是後天與環境的不斷交互中學習形成的,“自我”會不斷的觸碰(學習)或被引導(教導)來理解人類社會生活的各種規則,由於社會分工協作的不斷髮展,人們都意識到集體發展的優越性,所以先哲不斷的制定各種“禮”“法”,希望“自我”在後天的學習中,來剋制“本我”,曰“克己復禮”,以期達到“超我”的境界,來實現“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天下大同”(老有所歸,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有所養)的理想世界。

所以,所謂的“善”與“惡”,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關鍵還要培養社會風氣(現在推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的影響)。中國文化傳統培養的“道德標準”“公序良俗”也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才會避免“破窗”“插隊”等不良風氣的盛行。

希望淺見能給你幫助。


明厚論財經


首先,人性有善惡兩方面,這個提法就不正確。


人性這個定義所指是哪一個人性?他有先天本性和後天習性。通常人們會把這兩種性混為一談。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指的是先天本性。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指的是後天習性。

儒家思想的宗旨是"仁"。奉行仁義禮智信。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中庸之道。它的方式是教育引導,是文以載道。

2000多年來統治階級用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多數都是片面性的運用。只取有利於統治階級的,而放棄利於全民全社會的方面。

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逐步進入現代社會。物質極大的豐富,從而激起了人們更多的貪慾。使人類後天本性的貪慾之心極度的膨脹。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一切都是以名利為目的。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早已拋到腦後。只是少數有道之人,先天本性彰顯之人在遵循中庸之道。




所以孔子感慨的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