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級解密比特大陸IPO

比特大陸預計今年底在港上市,IPO估值或將達300億-350億美元。2017年,比特大陸營收約25億美元,淨利潤逾11億美元,其中,礦機銷售營收佔比超90%。2018年預計淨利22億美元,賬面現金超過30億美元。上市前,比特大陸外部股東佔比大概率不超過15%。

資本市場即將迎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區塊鏈IPO。

全天候科技從多位投資人處獲悉,比特幣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Bitmain)計劃於8月30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初次上市申請表,並於2018年底完成上市。中金公司擔任其上市主承銷商。

比特大陸規模5-10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將於近日交割。投資人名單中,騰訊、EDBI(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所設投資機構)、阿布扎比投資局和加拿大養老基金等在冊。據本輪投資人對全天候科技透露:“吳忌寒(比特大陸創始人、CEO)已簽署TS(投資意向書),本輪融資馬上關閉。”

對上述信息,比特大陸、騰訊方面均表示“不予置評”。

比特大陸Pre-IPO投前估值140億美元,投後估值約為150億美元,亦有機構販賣至180億美元。上市後,比特大陸預期估值為300億美元以上,或將達到350億美元。

部分投資機構認為,對標同行業嘉楠耘智的1000億港幣估值,比特大陸上市估值較為保守。

有機構按照180億美元Pre-IPO估值測算,預期可取得80%以上IRR(內部收益率)。

亦有投資人告訴全天候科技,本次融資設有回購條款,若比特大陸五年之內未成功上市,公司將按照10%的年化利率進行回購。

比特大陸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機制造商,壟斷超過70%的硬件,提供約50%的算力。作為區塊鏈和數字貨幣行業的標杆性企業,比特大陸香港IPO受到資本市場的極大關注。

此前,比特大陸共完成兩輪融資:2017年9月,比特大陸獲紅杉資本、IDG資本等5000萬美元A輪投資;今年6月獲得紅杉中國領投的3-4億美元的B輪投資,估值為120億美元。

十級解密比特大陸IPO

比特大陸融資歷程(來源:比特大陸融資材料)

有投資人告訴全天候科技,比特大陸外部股東佔比較低,在B輪融資之前,一共不足5%,上市之前,外部股東佔比大概率不超過15%。而無論港股還是美股的上市規則中,對於“集中持股”或社會持股少的上市公司都有較為敏感的審核。

“比特大陸要不是外部股東太少,完全沒必要進行這輪(Pre-IPO)融資。”上述投資人說。

財務數據大曝光

總部位於北京的比特大陸由吳忌寒和詹克團於2013年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主要的比特幣挖礦公司之一。

去年開始,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火熱帶動數字貨幣挖礦行業飛速成長,包括比特大陸在內的三大礦機巨頭業績也扶搖直上。

全天候科技獨家獲悉的財報數據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營業收入約25億美元,淨利潤超過11億美元。2016 年、2017 年,比特大陸淨利潤分別為0.97 億和11.8 億美元。

在比特幣行情大跌的環境下,2018年第一季度其淨利潤達到了10.6億美元。預計2018年全年淨利潤不低於22億美元。

比特大陸今年一季度的營收和利潤基本與2017年全年數據持平。銷售方面,主要增長點在海外市場。據投資人引述的財報數據,2017年,比特大陸中國和海外銷售份額各佔一半,2018年第一季度已達到去年全年銷售額,其中國內增長15%左右,海外市場增長了3-5倍。

比特大陸賬面現金極為充裕。去年年初其賬面現金為2億美元,年末已達到30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再增加4-5億美元。並且,比特大陸目前賬上沒有短期貸款。

十級解密比特大陸IPO

區塊鏈硬件市場規模(來源:比特大陸融資材料)

行業報告顯示,2018-2022年,區塊鏈硬件需求的平均增速為66%。比特大陸有希望成為未來區塊鏈的“生態塑造者”之一,並進行了廣泛的收購和投資。2017年以來,其先後投資了ViaBTC、AICHAIN、英雄互娛、愷英網絡等多家區塊鏈項目,今年5月又以1.1億美元領投移動支付和加密貨幣交易公司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財報顯示,比特大陸去年一年在挖礦和加密貨幣投資了近10億美元。在財報中,加密貨幣這部分等價資產是按照買入價計價的。“不過相比於賬面現金,這個倉位不高。”上述投資人說。

AI轉型是關鍵

礦機研發和生產是比特大陸的主營業務。銷售佔比來看,國內及國外礦機銷售收入達到比特大陸2017年銷售總收入的90%以上。主營業務中,除了礦機生產,還包括了營收貢獻比例較小的自營挖礦、礦池、雲服務等業務。

目前礦機廠商上市面臨同一問題:公司營收單一、主營業務營收不穩定、利潤受幣價影響大。此前遞交IPO申請的嘉楠耘智和億邦網絡,其礦機營收佔比都高達90%以上。

全天候科技瞭解到,去年開始的數字貨幣風波對比特大陸的礦機業務產生了不少衝擊:去年,比特大陸客戶預付款同比增加10億美元,今年則同比減少了8.5億美元。

比特大陸主營業務營收的不穩定,引發投資者的擔憂。去年開始,比特大陸將AI芯片業務視為抵禦數字貨幣波動風險的重要手段。

比特大陸在AI芯片上的策略,類似於聯想通過貿工技佔領PC市場。有投資人分析稱:“當初聯想的顯示器出貨量之所以能在三年時間內排到中國前五,是因為它掌握了供應鏈和經銷渠道,所以出貨量能做大。”基於此,該投資人表達了對比特大陸AI芯片的看好。

全天候科技獲得的融資材料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芯片銷售額為143億元人民幣,在華銷售收入及出貨量僅次於華為海思,位居專用集成類芯片第二。

2017年11月,比特大陸發佈了全球首款自主研發的量產加速計算AI芯片(TPU)——Sophon BM1680。全天候科技獲悉,今年9月,比特大陸將推出7nmASIC產品,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先推出7nmASIC應用的企業之一。

自2017年下半年起,比特大陸已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制造商、臺灣芯片巨頭臺積電在中國地區的第二大客戶,今年有可能躋身其全球前5大客戶(包括蘋果和高通)之一。

對於比特大陸從礦機生產商轉型到做AI芯片,吳忌寒曾公開表示,這是自然的選擇。

本質上,比特大陸是一家高性能計算芯片企業,在區塊鏈與數字貨幣領域獲得成功後,比特大陸看到了人工智能這一新的應用領域。傳統的芯片無法滿足深度學習的計算需求,需要一個新的ASIC架構來為它做專門的處理器。

“比特大陸經過區塊鏈芯片領域的發展,擁有優秀的芯片研發人才資源,全球多個國家設有研發辦公室。在高速度、低功耗電路的設計上,我們積累很多,也可以適用。”吳忌寒說。

儘管目前這塊業務的營收佔比仍很小,但吳忌寒預計,AI芯片在五年內可佔據比特大陸收入的40%。

估值窪地?

一邊是礦機制造,一邊是人工智能芯片,比特大陸的IPO故事並不難講。若以300億美元估值上市,則將成為全球範圍內礦機生產商最大規模的IPO。

不過搶下“中國區塊鏈第一股”的卻是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19.5%)的嘉楠耘智。今年5月,嘉楠耘智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預計於8月完成IPO,估值約120-180億美元。

6月,全球排名第三的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億邦國際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尋求香港上市。

對於區塊鏈企業來說,今年是“估值巔峰”。一位港股券商分析師告訴全天候科技:“從2017年年底開始,區塊鏈成為繼人工智能之後的最強風口。加密貨幣的發行量、區塊鏈企業的VC投資金額同步走高,不過二級市場卻鮮有真正做區塊鏈的公司。區塊鏈作為新興行業,其中成熟企業不多。”

招股書顯示,嘉楠耘智2017年全年淨利潤3.61億元人民幣;億邦國際去年淨賺約3.8億元,其中,區塊鏈業務同比增長1690.3%,成為第一大主營業務。

目前,比特大陸的市場佔有率是嘉楠耘智的3-5倍,淨利潤約為其22倍。有投資機構對比嘉楠耘智的估值認為,比特大陸IPO估值並不高,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鑑於比特大陸進入人工智能芯片領域,亦有不少媒體將英偉達、MTK等IC廠商視為其估值對標。彭博曾根據英偉達和MTK的市值(英偉達2017年收入97億美元,淨利潤10億美元),給予比特大陸88億美元的估值。

比特大陸Pre-IPO融資材料也指出,比特大陸芯片(ASIC)在營收、毛利率、淨利率、市佔率數據和技術佈局均相似於英偉達。

數據顯示,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芯片製造巨頭的PE倍數集中在25-40倍。鑑於此,投資機構預計,比特大陸公允PE倍數應處於30倍左右。而按本輪140億美元的Pre-IPO估值及2017年的淨利潤計算,比特大陸目前PE僅為9倍左右。

對於比特大陸IPO被熱議,吳忌寒卻表示,不應理會二級市場的市值。今年6月,吳忌寒做客王峰十問曾表示:“創始人在經營企業時,天天盯著市值,也是有害的。”

他指出,財務投資人的風險偏好和個體情緒、宏觀經濟波動等都會影響市值,行業的週期波動,也會帶來企業市值的巨大變化,因此,做企業的還是盯著自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