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約會軟體找工作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約會軟件找工作

最近nypost.com網站報道了一個有趣的案例:

“Philip Van Nostrand是一位來自紐約的攝影師,平日裡會通過Tinder、Bumble這類交友軟件結識新的女性朋友。

隨著浪漫邂逅的增加,Philip發現自己找到了新商機——“當我談到從事過的職業時,對方總能想到身邊有對應需要的朋友,並表示很樂意引薦。”

Philip粗略估算了下,在過去四年裡,自己大概通過約會軟件獲得了10份工作。

而最近的一位“匹配對象”,為他介紹了一個攝影訂單 —— 明年給一對新人做婚禮現場拍攝,單這筆單子,就能為他帶來5000~10000美元的收入。”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約會軟件找工作

是的,在使用Match.com、Tinder、OKCupid等交友網站時,人們甚至能找到新的工作機會 —— 雖然這種“求職方式”聽起來不太著調,但卻逐漸變得尋常和普遍

約會軟件的開發者旨在從那些迫切渴望真愛的單身者身上獲利,而現在,至少有這麼一批使用者,已經將自己的約會期望從“獲得對方的親吻”變成了“獲得工作機會或職場引薦”。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約會軟件找工作

以及,這並非是美國獨有的現象。

25歲的Jesse來自南非約翰尼斯堡,是一名市場專員,Tinder上的一位女士在看了他的個人簡介後,覺得其簡歷背景很符合她們公司最近在招募的一個空缺職位,於是便向Jesse遞出了橄欖枝。

雖然經過幾輪郵件聯繫和慎重考慮後,Jesse給了對方左滑並拒絕了新職位。

“買賣不成仁義在,相親不成累個人脈”,在相親網站上漸露勢頭的社交型求職,也的確激發了交友網站進軍就業市場的靈感。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約會軟件找工作

例如,一支由Tinder前員工組成的初創團隊(成員包括原Tinder首席技術官Ryan Ogle等),便在今年年初上線了一款名叫Ripple的職場社交應用(嗯,不是加密幣“瑞波幣”,但是同名,據說也可以左右滑),而Bumble也在去年上線了與之類似的Bumble Bizz。

這類應用的競爭對手更偏向於領英,但如今領英似乎將重心放在了求職和獵頭業務,而這些出身自約會網站的社交應用,則在嘗試為有共同興趣或職業背景的人,提供共享、拓寬人脈圈的可能。

http://www.wttech.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