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APP智能化轉型:用金融科技升級財富管理

券商APP智能化轉型:用金融科技升級財富管理

券商APP智能化轉型

轉型是券商近年來的關鍵詞之一。畢馬威中國近日發佈的2017年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稱,券商的傳統經紀業務,正由單純的通道業務逐步向財富管理轉型。

“在不久的將來,證券行業屬於將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綜合服務能力深度融合,以智能科技提升全業務鏈體系和改造效率的先行領軍者。”畢馬威中國在前述報告中說。

梳理券商2017年中報、2016年報發現,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家券商都提及轉型,並把“金融科技”寫進了核心競爭力,逐步通過旗下App的智能化來升級財富管理。

一方面,券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讓旗下App更加“聰明”、好用;另一方面,券商App有著平臺化的趨勢,即券商App已經不僅僅是傳統經紀業務的載體,更是一個財富管理平臺。

券商APP智能化轉型:用金融科技升級財富管理

擁抱金融科技 券商砸重金謀轉型

擁抱金融科技 券商砸重金謀轉型

在佣金水平已經低至萬三的背景下,曾經強勢的券商也將做出抉擇。如何擺脫“靠天吃飯”的經紀業務的依賴而加速轉型,是加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畢馬威中國認為,在信息技術方面,券商應該依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券商,塑造高效的經營和管理模式。

多家券商也把“金融科技”寫進了核心競爭力。

比如,華泰證券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公司持續提升大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積極佈局金融科技前沿;東吳證券在2017半年報中說,以金融科技為手段,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廣發證券也在2017年半年報中表示,持續重視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過去三年吸納了160多名金融科技研發人員,上線了機器人投顧平臺等科技金融平臺。

通過年報對比發現,各家券商主要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兩個技術路徑出發,開發升級智能化app,以更智能化工具、更高效路徑、更便捷體驗覆蓋大眾投資者,實現互聯網長尾優勢。比如華泰證券旗下的“漲樂財富通”、廣發證券旗下的“易淘金”、海通證券旗下的“海通e海通財”、東吳證券旗下的“東吳秀財”,等等。

不僅在戰略上重視,不少券商還在研發上重金投入。如果從“研發合計支出”總量來看,筆者根據Choice金融終端統計,2016年披露“研發合計支出”的7家券商中,有四家券商過億元,分別是華泰證券2.93億、廣發證券1.56億、海通證券1.08億、國信證券1.07億元。

如果結合前幾年的數據看,華泰證券在研發投入上有不斷加碼的趨勢——公司2013年至2016年的研發投入人別為9,532.42 萬元、1.26億元、2.89億元、2.93億元——最近四年的年均研發投入超2億元半年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又投入10481.06萬元研發費用,在進一步完善“漲樂財富通”賬戶管理功能的同時,還相繼推出了智能金融終端MATIC 和行情服務平臺INSIGHT。

“華泰證券充分認識到IT 在戰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終堅持研發先行,很早就開始進行自研IT 系統的建設。從率先在業內大規模開通網上交易,到前瞻佈局移動互聯網平臺,公司始終堅持以創新提升公司IT 水平。”華泰證券在2017年半年報中這樣總結道。

中信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邵子欽評價說,在數據為王的今天,無論是客戶畫像、精準營銷,還是AI輔助投資,都需要以大數據為基礎。對於券商來說,這是一項既專業又艱苦的工程。華泰證券擁有極富戰鬥力和創造力的互聯網團隊,互聯網戰略的先發優勢使該團隊不僅具有互聯網思維,還能深刻地理解金融業務、敬畏金融風險。

券商APP智能化轉型:用金融科技升級財富管理

券商

App智能化摸底

券商App智能化摸底

綜合券商年報及公開資料可知,多家券商的App智能化都在加速進行,而且具有“平臺化”的趨勢。

有分析說,過去幾年,券商App主要是為券商拓寬營銷渠道、增加客戶流量,如今的券商App則是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從單一的經紀板塊向綜合財富管理平臺轉變。

國開證券分析師程凌則相對冷靜,她在研報中說,券商獲得的數據量有限且維度單一,嚴格意義來講,大部分券商還沒有大數據;而區塊鏈技術,直接挑戰券商存在的基礎,在證券行業中的應用會是一個金融去中心化的博弈過程。

她認為,人工智能是最契合券商的技術,應用也最為廣泛。而且從各家券商的年報、半年報來看,各家券商的App也確實主要是從人工智能這一個技術路徑出發,逐步探索從單一經紀板塊向財富管理平臺轉變。

舉例來說,2016年6月,廣發證券推出智能投顧品牌 “貝塔牛”;2016年年中,平安證券推出智能資產配置服務的系統;華泰證券漲樂財富通通過培育漲樂智能家族全力打造智能投資交易平臺;同時華泰證券於2016年10月收購美國領先的資產管理平臺AssetMark;2017年4月,長江證券於推出了國內首個券商智能財富管理系統—— iVatarGo。此外還有國泰君安推出“君弘理財規劃系統”,海通證券圍繞“e海通財”打造智能服務體系;東興證券推出個股擇時機器人和基金型機器人。

根據第三方機構易觀千帆的統計,前述所有券商的App中,華泰證券旗下的“漲樂財富通”是行業內投資者使用最多的券商APP——2017年6月的最新月活609.59萬,長期穩居券商行業首位。

“可以說是神器。”杭州的一位短線投資者說,現在很多炒股軟件都非常“聰明”,特別是在技術分析的時候非常方便。

這些篤信技術分析的投資者認為,歷史會重演,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價格以趨勢方式波動,而許多券商升級後的APP能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智能推演,為投資者挖掘出這些信息。比如“漲樂財富通”目前正在著力打造的漲樂智能家族,包括超級賬戶、一鍵打新、相似K線、成本神器等,被投資者譽為“神器”。

所謂超級賬戶,是指投資者用一個賬戶就能完成股票、公募基金、理財等產品的買賣,並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賬單,相當於是一張資產負債表。

ž而且這張資產負債表是“活”的,就像一位貼心的智能賬戶“管家”。“它的智能提醒功能非常到位,比如資金閒置提醒、理財到期提醒等等,我在買入一款理財產品的時候,又會收到‘產品正在買入確認中’等提醒,免得出現‘已買但找不到’的不良體驗。”前述投資者說,“同時,它的產品產品覆蓋面也更全,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公募基金、融資類信託和固定收益憑證的昨日預估收益展示等,用戶體驗大大增強。”

與其他券商相比,漲樂財富通的超級賬戶,還會根據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推送特定的產品,而且這是一個“人+平臺”的動態生態系統。首先,由系統識別到用戶在某個分類下沒有持倉或者持倉比例較低;其次,接入大數據算法進行推薦;最後,人工在大數據算法推薦的基礎上配置主打產品。

漲樂財富通今年6月推出的相似K線功能,讓一些技術分析愛好者省去了很多麻煩。所謂相似K線,是根據個股最近30日的K線走勢,在近10年的所有A股歷史K線走勢中,尋找出與之形態相似的股票及對應時間段,並展示之後一段時間內K線的走勢。這就解決了技術派股民的一個難題——某隻股票的K線圖與其他股票的走勢類似,但與哪隻股票的哪個時間段走勢相似,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它有三項指標可以參考,相似度、相似走勢對比、後續走勢揭示。”前述偏好技術分析的投資者說,技術派相信歷史會重演,相似K線就是能夠幫助投資者篩選海量信息,尋找歷史相似走勢,也可以挖掘走勢相近的個股。

與其他券商APP相比,漲樂財富通的“相似K線”給出了明確的相似度,量化指標更為明顯,而且在首頁頂部欄目顯眼位置就有入口,對於用戶而言最易觸達。此外,每天都會呈現相似度最高的K線供投資者參考。

另外一大神器——成本神器則是讓你知道“某支股票的成本分佈狀況”。華泰證券數據中心根據十檔行情的逐筆交易數據進行迭代,為投資者合理地繪製出各支股票的流通股持倉成本分佈圖。

目前,成本分佈圖已經對市場上超3000只股全覆蓋,實時展示限售股平均持倉成本、十大流通股股東平均持倉成本、市場平均持倉成本、持倉成本分佈區間、獲利持倉佔比等五大特色指標,為投資粗略估計成本分佈狀況,從而為投資者個股決策提供參考。

與其他競品相比,漲樂財富通的覆蓋範圍更廣,智能特色明顯,不會僅僅停留在基本面信息上面。

還有一個值得提及的神器是“一鍵打新”,除了省去輸代碼的麻煩,還具有新股發行提醒、中籤提醒、中籤提醒等功能。最具特色的是,漲樂財富通合併了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的打新功能。

如普通賬戶有可申購額度,則默認使用普通賬戶額度;如普通賬戶無可申購額度,則使用的是信用賬戶額度。如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均有可申購額度,如果想用信用賬戶進行申購,可在信用賬戶——新股申購菜單進行操作。

“以前都是兩個賬戶分開的,合併之後就省去了一次登錄和退出。”一位十多年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說,這對於融資融券的股民來說,比以前更方便了。

券商APP智能化轉型:用金融科技升級財富管理

轉型背後: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升級

轉型背後:券商金融科技戰略升級

在券商App智能化的浪潮背後,是各家券商盈利模式的轉變和金融科技戰略的升級。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互聯網技術的衝擊,證券公司傳統經紀業務的佣金率水平普遍下降,依靠傳統經紀業務盈利模式的獲利空間越來越小。”畢馬威中國在前述報告中認為,傳統經紀業務會向財富管理業務逐步轉型並向縱深發展,證券公司財富管理盈利模式也會從單一通道佣金向高附加值產品服務下的佣金和收費並舉進行轉換。

作為國內券商經紀業務的“一哥”,華泰證券早就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在整個互聯網戰略實施過程中,始終認為要通過技術去驅動金融業務、產品、流程和模式的改變,逐漸向財富管理轉型,提升為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和投資管理的核心能力。

回溯這家券商中的互聯網金融龍頭的發展歷程,華泰證券自2009年正式確立了全面互聯網化的戰略目標至今,已經經歷了證券互聯網、互聯網證券、基於Fintech構建證券業互聯網生態等三個階段。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公司在2014年推出了新一代的“漲樂財富通”,

逐步打造成為服務公司零售客戶,積累潛在客戶,集成業務與產品,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開放式、移動金融營銷服務平臺。據易觀千帆數據統計,漲樂財富通月活長期居於行業第一。

2014年至2016年,華泰證券漲樂財富通從渠道、平臺、技術三個維度革新,開始致力於創造“人+平臺”的動態生態環境,以綜合賬戶體系為技術,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綜合財富管理服務體系。

2016年11月,華泰證券宣佈完成對AssetMark的收購。目前,華泰證券正在借鑑AssetMark的技術平臺和服務、管理流程,優化投顧工作平臺,著力提高對優秀投資顧問的吸引力。

畢馬威中國在2017年中國證券業調查報告中評價說,華泰證券和光大證券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進行的海外收購是證券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戰略舉措的體現。

一位非銀金融研究員說,隨著科技創新和產品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以華泰證券等為代表的大型券商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或將繼續引領行業,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金融科技產品及服務。

現在券商對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還是人工智能方面,上述研究員預計,以後有望在大數據、雲方面進一步完善。就大數據而言,券商後續可能會在豐富數據總量和維度上下功夫;而云計算方面,券商行業在峰、谷期的資源使用率差別大,對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還有一個趨勢是,一些大型券商會擺脫對傳統軟件商的依賴,升級金融科技的研發團隊,以滿足投資者定製化、個性化的需求。

例如招商證券自主研發了極速專業投資交易平臺,廣發證券推出了券商版的量化交易雲平臺,華泰證券於今年上半年相繼推出了智能金融終端MATIC和行情服務平臺INSIGHT,為專業投資者提供定製化服務。

“長期以來,券商因為技術等原因很難滿足專業投資者的個性化、定製化需求。”一家投資機構的負責人說,現在華泰證券旗下的MATIC平臺可以提供投資交易定製服務,INSIGHT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行情數據定製服務,更加個性化了。

有媒體披露,華泰證券已於今年4月正式組建了“數字化創新實驗室”,通過健全的創新激勵機制和充足的資金投入激發和培養全員創新氛圍,帶動產品和技術雙重創新動力的釋放,促進華泰證券在業內更快、更高效地落地創新產品和服務,搶佔市場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