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天測,如何防治支氣管擴張?

大家可能曾經用“小時候如何如何,大長後怎樣怎樣”這類的句子進行調侃,這個句子如果用在疾病界,可以總結成“小時候得過肺炎,年紀大後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是指肺內較大的氣道出現異常擴張,導致持續性的咳嗽,伴有大量的痰液,其本質是支氣管異常增寬,其內膜被破壞。支氣管擴張通常是始於兒童時期的肺部感染,但直到40歲以後可能才會出現疾病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咳嗽、咳大量痰、呼吸困難。是什麼樣的疾病過程帶來了支氣管擴張?有哪些防治的方法呢?隨著測驗內容,來尋找您需要的信息吧。

健康天天測,如何防治支氣管擴張?

問題 以下有關支氣管擴張的說法,您認為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支氣管擴張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的

B支氣管擴張與遺傳沒有關係

C生活方式是支氣管擴張的重要因素

D胸部物理療法是對付支氣管擴張的重要方法

健康天天測,如何防治支氣管擴張?

正確答案 D胸部物理療法是對付支氣管擴張的重要方法

健康天天測,如何防治支氣管擴張?

答案解釋

支氣管擴張曾經十分常見,但目前在發達國家,由於預防接種等普及,兒童肺部感染的發病率大大降低,這使得支氣管擴張已經較為少見。兒童期感染百日咳及麻疹,曾經是引起成年後支氣管擴張的常見原因;現在發達國家的情況,支氣管擴張的重要因素是囊性纖維化等遺傳疾病。囊性纖維化患者的黏液比正常人粘稠,容易在肺內聚集,引起反覆感染並破壞支氣管內膜。生活方式等因素被認為對支氣管擴張的發生沒有顯著影響。但如果患有支氣管擴張,則應該戒菸,並在生活中注意避開濃煙和灰塵。

患有支氣管擴張後,最好能每天都進行胸部物理療法,以幫助肺部排出黏液。患者躺在床上,頭胸部半懸在床的邊緣,使黏液可以排入氣管,家人將手彎成杯形,在患者後背輕叩,幫助排出肺部的黏液。只有儘可能地排出肺部的黏液,才能有效地減少感染的發生,從而防止肺的進一步損傷。

當感覺呼吸困難的時候,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支氣管擴張藥物或皮質類固醇,以使呼吸順暢一些;如果發生感染,則要進行抗生素治療。支氣管擴張的症狀在幾個月或幾年內會逐漸加重,患者可因長期慢性感染而導致體重減輕、貧血等,也會累及越來越多的支氣管,造成大面積的肺組織的廣泛破壞,最終導致呼吸衰竭。嚴重的病例,有條件可以考慮進行肺移植。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