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形意拳,又稱行意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1602年—1680年)。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1]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李洛能所創建的形意拳,基本內容為三體式樁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三體式為形意拳獨有的基本功和內功訓練方式,有“萬法源於三體式”之稱。五行拳結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別為劈拳(金)、鑽拳(水)、崩拳(木)、炮拳(火)和橫拳(土);十二形拳是仿效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特徵而創編的實戰技法,分別為龍形、虎形、熊形、蛇形、駘形、猴形、馬形、雞形、燕形、鼉形、鷂形、鷹形 。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形意五行拳,由五個式子組成,用於養生,五拳對應五臟,發勁順暢,則五臟得以滋潤,並非動作體操能夠比擬,實為健身養身上上之選。用於技擊,則明勁暗勁化勁都是從這裡練出來的。實用技法千變萬化,兼由五行演化而來。在此列舉一種用法,拋磚引玉。不可拘泥成法,切記切記!

1.劈拳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2.崩拳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3.鑽拳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4.炮拳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5.橫拳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動圖教學五行拳,可養生、技擊、修道,圖文並茂,學會只需五分鐘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