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好多人主張練內家拳的不練肌肉。他們認為內家拳既然不是用的拙力那麼練肌肉也沒什麼必要。有的人甚至認為練肌肉會阻礙內家拳的進步。Well,這些人的道理有一定的正確性。首先內家拳的確不是靠拙力吃飯。但是內家拳不是不用到肌肉,而是改變了肌肉的運動方式。有人說內家拳是靠骨力筋力。但是哪有運動不用到肌肉的呢?內家拳的下半身靠胯和腳脖子,用到的肌肉和我們平常走路沒什麼大區別。但是上半身的肌肉使用則和平常的用力方式有區別。內家拳的上半身在發力時主要是用背部的圓頭肌。圓頭肌是我師父的說法。其實應該包括了哪些肌肉我不是搞專業的我也說不清。但是用的時候是講兩肘尖從朝下變化到朝外再將兩肘往前松和伸展。這樣就把該用的肌肉都用到了。拳譜裡叫背脊發力。而要吸人家的時候則是要用下背肌。其實是後腰部位的肌肉。但是後腰部的肌肉我們很難控制,所以在吸的時候就要有點意了。就是感覺我要到那裡了。與此同時,肘尖要往下走。(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所有的吸,包括太極的捋、按,形意拳將前手回收的動作還是詠春拳中的伏手都是先要往下不是直接往後。往後別人就能衝進來。八卦掌中單換掌直接先往上回到正常位置時則自然就往下了。所以內家拳不是不能練肌肉,哪怕是其他部位的肌肉也能練。但是前提就是你得有個明白師父盯著。因為一練肌肉後,你就喜歡用再有阻力的時候全身努勁,反而就僵了。但是你一旦掌握了內家拳,你再練肌肉的話發出來的力就比同樣掌握內家的但是不練肌肉的大。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那如何訓練呢,我師父教我的有這麼幾個小功法。一個是找一根重點的棍子,重量如何定呢?差不多就是你感覺要刺很吃力的重量。然後拿著這個棍子放在腰間一邊做槍法裡的圈一邊往前走。因為重量的關係,身子會不由自主借用前胯同時向裡運動。細細體會你是怎麼運動的,然後拿掉這杆槍空手運動。這就是脫槍做拳。之所以杆子分量要足是讓你不得不讓全身配合你運動。(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第二個小功法是手裡握個握力器,然後做各種伸展動作或者拳擊動作,全程始終要保持握力器被你握緊。這就是內家拳的前緊後松。也是練習明勁的一個方法。同時這個法門也練指力。準確的說是握力。練好這個功法打拳擊你的拳頭都要比旁人重幾分。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第三個功法是站著面對著牆做單手俯臥撐。但是要求起來時只允許用肘關節慢慢打開把身體撐起來。而且肘尖不能變方向。這個是練肘弓的力量。俗話說暗勁在肘就是說的肘弓。

  第四個就是用阻力繩做各種拳架裡的動作。做動作的時候要琢磨怎麼樣做出來的動作最省力同時也不會被繩子的回力打破身子的平衡。比如說簡簡單單的一個出拳動作,光是手用力很快手就酸了。你得注意我出拳的時候重心是怎麼移動後我再出拳手就不吃力了,同時在出拳的同時我的身形要怎樣才能保持平衡不被回力干擾。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練習內家拳如何訓練肌肉,這幾個功法簡單易行,學會只要幾分鐘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點擊下面“瞭解更多”,可以找到此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