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從不缺的就是民族情懷

我們身邊,從不缺的就是民族情懷

圖| 花瓣網 文| 如果樹

01

如果喜歡逛一些歷史論壇,或者是翻看一些關於歷史雜誌、文章的人,應該常會看到這類型的發言,元清非中國,塞北三朝乃外邦,針對這類型問題,大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因為這件事情開起了地圖炮。

究竟怎樣才是中國歷史?很多人會從三皇五帝開始講起,經歷夏商與西周,跨越春秋戰國,從大秦強漢到三分天下。從魏晉南北到隋唐五代,之後宋元明清到辛亥革命,百年亂世最終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五千年曆史長河,華夏族人在這片神州大地書寫了一次又一次的傳奇,留下後來人為之感嘆,留下今天五十六個民族文化屹立世界文明之林。

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好多人去說古代那些少數民族政權不屬於中國。總是有人說中國歷史只有漢族歷史,從他們的字裡行間,我甚至看出南北漢族都應該相互分離,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假想。

很多時候,我很想問問他們,什麼才是中國?中國擁有多少個民族?為什麼只有漢族歷史才稱得上是中國歷史?為什麼少數民族歷史就不是中國歷史?

如果按這個邏輯推下去,那麼曾經的大理國曆史、西夏國曆史、吐蕃國曆史等等也不是中國歷史嘍?是不是要把雲南、西藏、寧夏、青海、東三省等等全部都分出去才滿意?那我估計一不小心你家所在的地方也被分出去了。

02

我們身邊,從不缺的就是民族情懷

我們時常會去評論他國種族歧視,民族歧視,但我們如此行徑和他們有何區別?

直接以元清為例,蒙古族為草原民族,其祖先來源並沒有本民族內的書文記載。和匈奴一樣,蒙古族最開始出現在世界民族歷史中多是以他國描述為依據,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之前從來都不是統一的,一共分為很多塊,科爾沁、土默特、喀爾喀、察哈爾等。

像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等比較靠東靠南的,基本在內蒙古裡,成吉思汗家族就是科爾沁的,在內蒙,在統一整個蒙古部族的家族之後被稱為黃金家族。

這個黃金家族便是之後的元朝皇室,元朝從1279年滅亡宋朝,到1368年朱元璋攻佔元朝大都,總共79年,之後元蒙拒絕漢化,但卻敗在了自身遊牧民族的鬥爭中,後來的蒙古部族與所謂的黃金家族也融入到各民族大團結中,接受並學習了中華文化。

至於滿族人建立的清朝,時光飛逝,王朝早已不再,但曾經的王室後裔早已成為中國公民中的一員,為了讓這個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他們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03

我們身邊,從不缺的就是民族情懷

個人認為,過去歷史家都說蠻夷狄戎、五胡亂華、蒙滿侵華、大好河山亡於異族等等,這個觀念要改一改了。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數派執政,談不上亡國於異族,只不過是輪流坐個莊。

他們全都是三皇五帝以來的繼承者,管制上也是利用了中國曆來的官僚制度,每一個王朝都是中華文化的政權,談的是之乎者也,講的是孔孟之道。

研究中國歷史、中華文化不能單純利用西方思維,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千年之間不曾有過斷層。我們懂得改革,懂得開放,我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蛻變,順應潮流,才能像今天這般壯大。我們曾經歷過多次外來入侵,但到最後全部都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因為這樣,才有了當今五十六個民族一家親的中國。

中國是五十六個民族的中國,中國歷史也是五十六個民族的歷史,只有我們五十六個民族一條心,我們的國家才會昌盛,人民才會安康,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