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調對接,讓婚調不再唱「獨角戲」

記者:黃潔

“多謝你們幫我調解,開導我,讓我走出了畫地為牢的困局。”近日,市民李某打電話到市中級人民法院婚姻訴調工作室,對此前法院和婚姻訴調工作室開展的工作表示感謝。這是市中級人民法院婚姻訴調工作室採取“訴調對接”方式,成功化解矛盾的案例之一。

截至目前,該婚姻訴調工作室共受理七縣五區離婚糾紛案件131件,其中提供諮詢服務56對、調解服務75對;達成調解協議37對,調成率近50%,在全國排名領先。

率先在全國建立訴調對接機制

日前,記者走進市中級人民法院婚姻訴調工作室,對話湖南省優秀人民調解員、國家註冊二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婚姻訴調工作室調解員歐陽紅芳,瞭解我市婚姻訴調對接機制的相關情況。

“對法院而言,判決離婚很簡單,但後面涉及很多問題。比如子女問題,大人衝動離了,孩子怎麼辦?還有一些婚姻,已經無法挽救了,但是當事人情緒激動,存在過激行為,有人揚言判離婚的話我就自殺。對這種案件,我們就不是做和解工作,而是要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干預,讓雙方冷靜下來,更好地走出婚姻。”歐陽紅芳坦言。

早在2017年3月,我市婚調委入駐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婚姻訴調工作室,率先在全國建立了訴調對接機制,系湖南省目前唯一在中級人民法院建立的訴調辦公室。

“婚姻訴調工作室的成立,能幫助真正想離婚的夫妻好聚好散,能幫助其實仍有感情的夫妻繼續走下去。為群眾及時調解家務事,可從源頭防範小糾紛變成大案件的後果。”歐陽紅芳表示。

調“和”:破鏡重圓,互生歡喜

2017年9月,工作室接到了一起女方上訴要求爭取一個兒子撫養權的案件:夫妻倆有兩個兒子,基層人民法院一審判離,兩個兒子判給了丈夫。

主審法官張華清和調解員歐陽紅芳與夫妻倆多次溝通得知,夫妻倆一致要求離婚,只是在孩子的撫養權上爭執不下。

在二審開庭前,張華清和歐陽紅芳見到了兩個孩子(均在10歲以上),二人上前詢問他們:誰願意跟父親生活,誰願意跟母親生活?兩個孩子哭著說,他們不願意和父母親分開,也不願兄弟倆分開。看到這一幕,張華清和歐陽紅芳覺得有必要再努力一下,於是喊來夫妻倆看孩子們的表現。

“你們並不是沒有感情,只是雙方在氣頭上。你們的輕言離婚,對你們來說或許沒什麼,可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張華清和歐陽紅芳以情感人地引導當事人去重新認識離婚對孩子們的影響。

“我們願意給予彼此重新和好的機會,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經過調解,在開庭前的幾分鐘,夫妻倆簽下存續婚姻的調解協議書。

調“離”:一別兩寬,各自安好

2018年3月,工作室接到了一起夫妻倆分居長達10年之久的案例。女方多年一直請求男方協議離婚卻未起訴,協議不成後於去年提出訴訟。一審訴訟時男方拒絕出庭,基層人民法院判決不離,女方再又訴訟到市中級人民法院。

主審法官張華清和調解員歐陽紅芳接到了案件後,認真查閱案卷和資料,主動打電話和女方交流。談話中,女方堅決表示要離婚,並告知張華清和歐陽紅芳,他們夫妻早就沒有感情了,且丈夫在外有一個女友。

隨後,歐陽紅芳打電話給男方,通過交流得知女方所言屬實,男方不願離婚的原因並不是夫妻還有感情,而是存有“離婚是件羞恥的事”“離婚會讓孩子在當地農村被人看不起”的錯誤認識。

“拋開外在觀念,你確切地感受下,你更想和妻子還是女友在一起?你是為別人的想法還是自己的感覺活?如果不離婚,這樣下去,無論是對妻子還是女友都是一種傷害。同時,孩子得知你們倆沒有感情,卻要因為他而捆綁在一起,孩子的心裡也不好受。”歐陽紅芳糾正了男方的心理認知。

幾天後,男方從廣東趕到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張華清和歐陽紅芳面前,他心平氣和地與女方簽下協議離婚調解書。

(編輯:謝丹 二審:雷昕 三審:李少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