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港股目前價位的深度思考

存在即合理,港股和a股目前極為弱勢的走勢,是大環境下各個變量及因素疊加後的結果。也就是說,是各路資金基於當前市場環境下博弈後的必然結果。不管美股納斯達克再創新高,蘋果再創新高,那也是別人的事,而我們持續跌,那也是自己得挨著,關鍵是你能否看懂這裡深層次的原因。

那麼,最根本影響股市運行的原因在哪裡,專家說的話可信嗎?網絡上各種言論太多,到底應該信誰?

投資只能靠自己

大趨勢,決定了港股近半年的最終走勢。網絡上關於大環境的分析文章太多,這裡只想講兩個觀點,第一點,大環境影響了港股及a股的流動性,這個是致命因素。第二點,流動性直接改變了股票的估值及定價。

這裡有幾個數據是可以本質反映流動性的變化的。

第一是美元匯率的變化,美元近半年的走勢不可謂不凌厲。而它的見底時間恰好是1月底,然後連續漲了7個月。而港股今年的高點恰好就是1月份。

第二是人民幣匯率,現在財經新聞裡,彈出最多的就是,人民幣匯率又創新低,突破6.9云云,專家堅信不會破7等等。它的貶值和美元升值基本上是同時。

第三個數據是港股通的流入資金規模,在2017年年中這個數據是,日均50-60億,現在每天萎縮到10億左右,且經常是流出狀態。

第四個數據是港股的成交量,日均已經萎縮到800-1000億,而這個數值在2017年在1300-1500億之間。

同樣的數據還有很多可以佐證,比如國債收益率,銀行隔夜拆界利率等等。

關於中美貿易戰的文章很多,這裡不再贅述,直接反映在股市上的結果是資金預期及流動性的緊張。而這導致了整個市場估值的不斷下行。

在估值不斷下行的單邊市場,你在任何時候進場,或者抄底,大方向都是錯誤的行為。

說回今年的代表性個股,比如騰訊及內房股的極度弱勢,給人大跌眼鏡的感覺。因為基本面的支持者可以有1萬種理由,來說明股票基本面的優秀。

這個我們一點不否認,但是2017年的估值是在流動性充足的情況下,給了太多成長性溢價。現在流動性沒了,增長又沒看到,那就是雙殺的結果。

未來怎麼發展,整個市場的悲觀預期,會給這些股票一個極度低估或超跌的價格,因為這是人性的使然,也是股票市場的輪迴。

如果流動性因素不改善,市場一直悲觀下去的話,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這種格局吧。也許你不認命,因為基本面的因素死扛,或者能夠煎熬過這段煉獄式的心路歷程到牛市,那也是一種提升。

說回到短期的市場,因為a股已經跌太多且2小時圖鈍化,反彈是會在下週出現的。甚至如果反彈速度快,可能給人見大底的錯覺。

但想想如果港股流動性發生切實改變,需要的真實因素,特別是幾個必要的指標發生信號時,1.人民幣匯率轉向 2.港股通流入轉向3.大盤成交過1200億,才是真正大行情的開始。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炒股終究還是需要看大勢的,無謂信仰。(作者:閒中日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