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新規來了,影響近30萬億的資金!

今年4月,醞釀已久的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但機構實操層面還有一些模糊之處,各界都在等待具體細則以指導開展業務。

7月20日晚上,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發佈實施《辦法》,既是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細化銀行理財監管要求,消除市場不確定性,穩定市場預期,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範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銀行理財新規來了,影響近30萬億的資金!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較年初僅增加0.49萬億元,同比少增5.06萬億元;增速較2016年同期下降21.94個百分點。這次《辦法》的發佈,無疑將對金融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也將對300多萬銀行從業人員帶來影響。

《辦法》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主要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提出了以下監管要求:

一是實行分類管理,區分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

公募理財產品面向不特定社會公眾公開發行,私募理財產品面向不超過200名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同時,將單隻公募理財產品的銷售起點由目前的5萬元降至1萬元。

二是規範產品運作,實行淨值化管理。

要求理財產品堅持公允價值計量原則,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資資產;允許符合條件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採用攤餘成本計量;過渡期內,允許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暫參照貨幣市場基金估值核算規則,確認和計量理財產品的淨值。

三是規範資金池運作,防範“影子銀行”風險。

延續對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三單”要求,以及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的限額和集中度管理規定,要求理財產品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需要期限匹配。

四是去除通道,強化穿透管理。

為防止資金空轉,延續理財產品不得投資本行或他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規定;根據“資管新規”,要求理財產品所投資的資管產品不得再“嵌套投資”其他資管產品。

五是設定限額,控制集中度風險。

對理財產品投資單隻證券或公募證券投資基金提出集中度限制。

六是控制槓桿,有效管控風險。

在分級槓桿方面,延續現有不允許銀行發行分級理財產品的規定;在負債槓桿方面,負債比例(總資產/淨資產)上限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

七是加強流動性風險管控。

要求銀行加強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管理和交易管理、強化壓力測試、規範開放式理財產品認購和贖回管理。

八是加強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管理。

延續現行監管規定,要求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管產品的發行機構、受託投資機構和投資顧問為持牌金融機構。同時,考慮當前和未來市場發展需要,規定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附屬機構依法依規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除外,以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其他機構也可擔任理財投資合作機構,為未來市場發展預留空間。

九是加強信息披露,更好保護投資者利益。

分別對公募理財產品、私募理財產品和銀行理財業務總體情況提出具體的信息披露要求。

十是實行產品集中登記,加強理財產品合規性管理。

延續現行做法,理財產品銷售前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進行登記,銀行只能發行已在理財系統登記並獲得登記編碼的理財產品,切實防範“虛假理財”和“飛單”。

在過渡期安排方面,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過渡期自本辦法發佈實施後至2020年12月31日,並要求銀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按照自主有序方式制定本行理財業務整改計劃,經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經董事長籤批後,報監管部門認可。

過渡期結束後,不得再發行或者存續違反規定的理財產品。對於因特殊原因而難以回表的存量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權類資產,經報監管部門同意,商業銀行可以採取適當安排,穩妥有序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