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出殯時都會讓長子拿著瓦盆,最後摔碎,現在終於知道爲什麼了

從前有一個讀書人,姓張名生,二十歲,娶妻何氏,生了一個男孩叫金生。金生剛滿月,何氏得了血崩,不能治死了。不久,張生又續娶了東莊林貢生的閨女慧娟。慧娟待金生像親生兒子。誰想到孩子到了三歲上,張生又一病身亡,撇下慧娟和金生,孤兒寡母相依為命。

慧娟孃家有兩個哥,都是當門秀才,看妹妹年輕守寡,自己又沒有男孩,就勸她改嫁。慧娟說:“女子講的是三從四德,我要守節到死。我眼前現有三歲的兒子,十五年以後,孩子長大成人,我就熬出來了。我不能丟下這個不幸的孩子。”哥嫂聽後,也就沒說什麼。

農村出殯時都會讓長子拿著瓦盆,最後摔碎,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有男人時家裡就不寬裕,男人一死,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全賴慧娟紡線織布維持娘倆的日子,日子過得很緊張,可對金生去很好。床頭櫃頂上有個盆,買來瓜果梨棗或其他稀罕物都擱在裡邊,讓金生隨意拿著吃。日子一長,金生就慣了,一餓,伸手就在盆裡拿東西吃。金生到六歲上,慧娟就教給他識字,金生很聰明,一教就會。第二年,送到私塾上學,那些啟蒙先生底子教不了他。十五歲中了秀才,十八歲中了舉人。金生成了全縣知名的人物了,但仍是經常到櫃頂盆裡拿東西吃。

第二年,金生正要進京趕考,慧娟因操勞過度,一病不起。金生很著急,不分晝夜的照顧著,娘一哼哼,馬上起來問需要什麼可是娘仍是沒有挺過來,死去了。

農村出殯時都會讓長子拿著瓦盆,最後摔碎,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金生哭得死去活來。對勸他的人說:“沒有娘,就沒有我。娘為我受了十八年的苦,娘死了,我活著就沒含義了。 從那以後,金生不吃不喝的,從早哭到晚。到底是舉人老爺了,湊趣的人多,這個勸,那個說,才算吃點東西。可是看見櫃頂上那個盛東西吃的空盆,又想起娘來了,止不住地哭。在場的人商量,想把盆摔了,省得舉人看著傷情。跟金生一說,金生說什麼也不願意。“盆是我的命根子,娘嚥氣的前一天,還叫我上盆裡拿果子吃。沒有娘啦,盆不能摔。”看到這, 勸他的人都,沒了法子。

農村出殯時都會讓長子拿著瓦盆,最後摔碎,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發喪了,出進三天的場。到第三天,金生頭頂著盆跪在棺材前哭著:“娘,您好苦命啊!”哭著哭著就昏過去了。人們趕緊在這個時候把盆給摔了。

從這以後,誰家死了爸爸媽媽,兒子為表示孝心,也買個瓦盆,在裡邊燒箔化紙。到發喪這天,在大街當眾摔了,叫摔老盆。又因為摔時在孝子頭頂一下子,所以又叫頂老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