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南宋高宗因避金人的擾亂,從汴京逃到浙江,即了帝位,金兵還是窮追不捨,定想滅掉宋朝。在這岌岌可危的時候,幸賴著岳飛把金兵打退,撐持了南宋偏安的局面。但是以岳飛的才幹,本可以恢復中原,報仇雪恥;不幸被賣國奸臣秦檜所害死,使千載以後的人,都要替著岳飛掉幾點傷心淚,如今把這段傷心史述來。

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岳飛在少年時,發憤求學,又生有神力,能挽三百斤的弓。他從了周同學射,盡得了周同的射法;後來周同死了,他每逢朔望,必要在家中設位致祭,因此當時都稱讚岳飛是重義的人。這時國家多難,岳飛懷著文武全オ,就自請投入軍中做敢死士,衝鋒陷陣,很是驍勇,立過不少的功勞。

宗澤做汴京留守,見了岳飛,大加稱賞,對岳飛說道:“你的智勇,是古來良將所不及的;但是你好野戰,太危險了。”就教導岳飛以戰陣的方法。岳飛回說道:“陣法是兵家的常道,但是運用的妙處,應存乎一心哩。”宗澤聽了,很是佩服。自此岳飛便做宗澤的部將,這時汴京是大受金兵的通迫,岳飛屢次帶兵抵敵,都得著大勝。有一次,和金兵在汜水關大戰岳飛射死了金將,大破金兵;但是金兵眾多,仍然和岳飛相持,岳飛選了精銳三百人,伏在山下,令每人備了兩把柴薪,做成交義夜間四端點起火來,金兵望見,疑為加了援兵,便大驚恐,岳飛乘勢進攻,金兵不戰自潰,從此不敢逼著汴京了。

後來宗澤病死,杜充接守汴京,因恐怕金兵的勢焰,要退守建康。岳飛說道:“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棄掉,我們一舉足,此地就不歸我們所有了。”杜充不聽,畢竟退守建康,岳飛沒法,只得隨至建康,不久,汴京就歸金兵所佔了。

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金兵又進攻建康,宋朝諸將都被金兵打得潰散了,只有岳飛還保全了他的一部,仍然和金盡力死戰,杜充見了這種情勢,便投降了金人。金人就得著建康,又發兵進攻浙江直取南宋的都城,岳飛領了兵卒在半路截擊金兵,和金兵連戰六次,都得了勝,把金將提了,土兵也俘獲很多。岳飛又引兵進攻建康,連戰皆捷,就把建康恢復了。自此金人都叫岳飛軍為嶽爺爺兵,每聽得嶽爺爺兵來,莫不個個嚇得面無人色。

這時南宋只保守了浙江一隅,江淮間寇賊紛起,岳飛恢復了建康,把金兵打退至北方以後,又帶兵去平定寇賊。戚方、李成都是江淮間的大寇,經岳飛次第平定,高宗嘉獎他的功勞,親手寫了“精忠岳飛”四字,做成一面大旗,賜給岳飛。

岳飛志在恢復中原,又進取了襄陽荊州一帶,做進窺中原的根據地。這時大寇楊麼盤踞洞庭湖,懷著湖中天險,官軍幾次不能平定,岳飛為要肅清後方計,便決定先行平服楊麼,就派了使者到洞庭湖中招降賊眾。賊黨黃佐是素來仰慕岳飛的忠義,就首先投降,岳飛加了黃佐的官職,又親自到了黃佐的營中,拍著黃佐的肩背說道:“你能建功立業,不少你的封侯爵位,現在你能替我再至湖中招降賊眾嗎?”黃佐很是感激,答以誓死相報。黃佐又走入湖中,招降了許多驍悍的賊將,只有楊麼不肯投降。

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楊麼自造輪舟,以輪激水,彷彿現在的輪船,能夠在水中走得很快;船的四周,又裝有竹竿,如果官軍的船,撞著竹竿,船身即刻破爛,這是他所創造的防敵人的利器。他恃著這種利器,所以敢作頑強的反抗。岳飛想了破敵的方法,把君山(在洞庭湖中)的樹木斫下來,做成大筏,塞住湖中的港漢又把腐爛的木頭和雜草,堆積在上流的水面,然後使人在下流的水淺處,故意和賊黨挑釁,口裡亂罵。賊黨聽了,果然大怒乘船追趕,不料舟輪盡被爛木雜草纏住,不能前行了,岳飛就發兵進擊,賊船隻得逃奔港中,但是到了港中,又被大後所阻岳飛命了兵士ー齊登乘大筏,用木頭把賊船盡打破了。楊麼也落於水中。岳飛的部將牛皋走人水中,將楊麼捕捉了,於是楊麼的部下盡行投降。

岳飛把中國南方都平定了,就整頓北伐,恢復中原。這時宰相秦檜主張與金人講和;岳飛獨不主張和議,極言金人無信,若與他講和,將來必要受騙,貽誤國家,於是秦檜便銜恨了岳飛。

岳飛調集了諸將,整頓兵馬,便大舉北伐;先遣了諸將分道出兵,自己駐紮郾城(屬河南省)兵勢很盛。金將兀朮大為恐懼,就請了金部的龍虎大王和蓋天大王,商議軍事,都以為宋朝諸將中,只有岳飛不可當,應竭盡全力,和岳飛決死戰。於是兀朮和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的兵,會合一起逼攻郾城。原來兀朮有一種勁軍,人馬都穿了幾層的鎧甲每三人用繩索穿做一聯,稱為“柺子馬”,用了衝破敵人的陣線;從前宋兵屢次被這勁軍衝破,無可抵當。岳飛知道這勁軍的厲害,便命了步卒都拿了麻札刀入陣,不要抬頭仰視,只令斫砍馬足;那柺子馬是三馬相連的,一馬仆倒,其餘兩馬就不能行了,岳飛令兵一齊擁上,奮勇擊殺,把金兵打得大敗。兀朮流淚說道:“我自海上起兵,都以柺子馬致勝,今被岳飛攻破了。”岳飛更乘勝跟蹤追擊,把金兵殺得七零八落,兀朮剩得一身狼狽逃歸。於是岳飛進兵到了朱仙鎮,隔汴京只有四十多里了。

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汴京城裡,就大起紛亂,中原各地的豪傑,都紛紛起兵響應岳飛,只等岳飛一入汴京,便起來驅殺金人;百姓都挽車牽牛載了乾糧,預備在路旁迎接岳飛。兀朮想發兵去抵禦岳飛,部下都不敢奉命,而且向岳飛秘密相約投降。兀朮嘆氣道:“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遭過這種挫折。”便決計棄去汴京,退守河北。

岳飛在朱仙鎮得了金將投降和中原豪傑起兵響應的消息,大為歡喜,對諸將說道:“當直抵黃龍府(即今遼吉兩省地),和諸君痛飲。”正要開拔前進了,忽然奉到高宗皇帝撤兵的命令一日連接到十二道金牌,是召岳飛撤兵回去的。岳飛奉了這命令,急得眼淚直下說道:“我的十年苦功,盡廢在這一且了。”些百姓聽得岳飛撤兵回去,都跪在路旁,痛哭請留。岳飛也悲泣回說道:“我是奉皇帝的詔命,不敢擅留。”於是百姓更加傷心痛哭,山嶽都被哭聲震動了。岳飛回到浙江,見了高宗,只是哭泣拜謝,並沒有說一句別的話。

高宗撤兵的命令,是秦檜主使的。因為秦檜主張與金人講和,割了准以北的地方歸金人,已有成議了。並且金將兀朮使人對秦檜說道:“你雖然主張和議,但是岳飛正謀佔我河北,非把岳飛殺掉,和議不能成功。”秦檜也以為岳飛不死,自己必然招禍,便決意謀殺岳飛,所以逼著高宗下令撤兵,召岳飛回來。

古代史:高宗因避金兵逃出汴京,岳飛本想恢復中原,卻被秦檜害死

秦檜又使了他的黨羽上書,告岳飛從前攻金人,逗留不進,心懷異志。於是秦檜使人捕捉岳飛,下在獄中,刑官審訊時岳飛祖衣露背,背上現出“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墨色深入到肉理中。秦檜沒法能治岳飛的死罪,就使了獄卒在獄中把岳飛治死了,死時年才三十九歲。後來朝廷知道岳飛的冤枉,加岳飛以武穆的諡號,就是後代的人也都替他傷心,並且痛恨秦檜的奸惡。岳飛葬在西湖,後人把鐵鑄成秦檜的像,跪在墓旁,凡是瞻仰嶽墓的,都把秦檜的鐵像痛打一頓。所以嶽墓有人做了一首對聯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至還是巍然的存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