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器》——暗潮湧動後的寂寞如歸

凌晨四點八分,京濱—東北線首班電車即將由蒲田站發車,在發車前最後檢查時,卻在第七節車廂輪下發現了一具老人的屍體。警方解剖認定,死者在三四個小時前,先喝了混有催眠劑的酒,而後被人扼殺,繼而被鈍器擊打面部,容貌盡毀……老人是誰?他背後隱藏著什麼秘密?兇手是什麼人?
在負責此案的今西警官追查真兇的過程中,一個個重要相關人卻接二連三地“自然死亡”。是巧合,還是神秘的殺人手法?曲折離奇的情節,在謎底揭開的時刻,卻忽然顯得沉重起來……

《砂器》——暗潮湧動後的寂寞如歸​《砂器》依照偵探小說的慣例,還是用一具屍體拉開了整部戲的序幕。一具老人的屍體,躺在了京濱—東北線首班電車的第七節車廂車輪下,受害者身份不明、相關線索只有酒吧女招待聽到的含含糊糊的一句“加美達”。警視廳建立的調查總部在一個月的調查之後毫無結果,終告解散。而警視廳的今西警官卻依舊利用個人資源繼續調查案情,數個月後,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而《砂器》又不像一般性的偵探文學,案情的曲折和巧妙度遠遠比不上日本其它一些偵探文學大師的名作,主角今西警官也算不上是一名“神探”,案件的調查過程漫長而平凡,多處還藉助了巧合的因素,然而當每位讀者讀完《砂器》後,對今西警官都會肅然起敬。今西警官不會叫著“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不會爭當勞模,他只知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其餘無他。今西住著狹小的房屋,連放個澡盆的地方都沒有;他出差兩回都毫無收穫,感覺內疚,之後出門調查就用自己家的積蓄;為了收集證據,在大熱天裡沿著鐵路線步行了一整天……


如此看來,《砂器》是不是很主旋律呢?但今西警官也許會說,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不禁要感慨,一個和諧的社會其實不需要有多少的“超人”英雄,只需要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好自己的義務,完成自己的使命。警察要維持好治安,窗口行業的要熱情招待顧客,遇上壞人就去及時報警、記下體貌特徵,我們不需要“捨己為人”,只需要多幾個“今西警官”這樣平凡而又可敬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