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是我小時候家鄉音樂的符號!

在我小的時候,沒見過鋼琴,沒見過小提琴,更沒見過薩克斯風一類的樂器。我們所知道的無非是口琴、嗩吶、二胡。這其中嗩吶的聲音尤其在記憶中根深蒂固,這個聲音的響起,往往會帶動小時候的記憶,那是真正家鄉,童年的記憶。


無論紅白喜事,趕集紅會,都會聽到嗩吶的聲音,不管是伴隨著戲曲,還是偏現代的一種鄉下舞蹈。只要嗩吶聲一響,給我們的感覺就是熱鬧來了。小孩子都喜歡新鮮、熱鬧,十里八鄉的或遠或近都纏著家裡人去看戲,這是無論現在的哪一個手機app都無法比擬的見聞和感受。

嗩吶,是我小時候家鄉音樂的符號!

前兩年上映了一部電影叫《百鳥朝鳳》,鮮有的將嗩吶作為聯絡劇情的一次,電影給我們的感受深刻而且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真實感,為什麼呢?電影的故事,拍攝的地點?都有,但是最主要的我覺得是嗩吶的聲音,是那一曲白鳥朝鳳。因為有很多農村的人對這個聲音別提多熟悉了,可是因為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這個成精帶給我們無數次快樂和歡樂的樂器已經慢慢淡出我們的視野和耳朵。那些嗩吶匠們,也在慢慢的減少,正在逐漸被時代淘汰,但是音樂,文化應該是要流傳下去的。

嗩吶,是我小時候家鄉音樂的符號!

嗩吶,是我小時候家鄉音樂的符號!

小時候的我們沒有覺得嗩吶吹的有多好聽,多賞心悅目,甚至還略微有點吵鬧。假如你家鄰居家裡請戲班子,你家三天三夜都不能睡個好覺,那響亮的聲音不斷地侵入你的聽覺。但是時過境遷,那種聲音彷彿昇華了,彷彿它變成了一種牽連,牽連的是我們小時候童年的生活,牽連的是我們對家鄉的情懷,牽連的是我們人生一個階段的記憶。

嗩吶,是我小時候家鄉音樂的符號!

我也喜歡聽鋼琴曲,一些歐洲的古典音樂,我也喜歡聽流行音樂,聽古箏悠遠的迴響。可是無論怎麼樣,這些都和嗩吶的聲音有著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不同。我想,那應該是我家鄉童年的符號,沒有東西是可以代替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