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前兩天,在微博一位媽媽因為專門寫信拒絕兒子的買房請求火了。

在信裡,這位媽媽寫到” 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這封信被po出來以後引發了廣泛討論,圍繞著“爸媽該不該給兒子買房”,一眾網友吵成一團。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年輕人要不要買房,買不買得起房,要不要找父母幫忙來買房,這幾個問題其實不單單是在中國,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個頭疼的大問題。

在中國,買房長期以來被視為是成家立業的第一步。根據統計數據,中國的80後、90後一代的住房自持率是70%,位居全球第一位,緊跟在中國之後的墨西哥卻只有46%;中國年輕人買房的平均年齡是27歲,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30多歲。

各項數據比較起來,都能得出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結論:早點買房,對中國年輕人來說還是一個挺主流的想法。年輕人剛出來工作,工資沒多少,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很多人是有心無力。怎麼辦?還得回頭求助爹媽。但,中國父母真的能掏出那麼多錢給孩子買房嗎?

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2017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974元,中位數為22,408元。這樣算下來,每個月僅有不到2000元。而自20世紀初以來,中國房價卻一路走高。下圖是2017年的7座大城市房價變化統計數據,可以看到房價一直處於上漲狀態。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2017年,“3·17”調控結束了北京房價連續17個月上漲的勢頭,隨後二手房房價出現連續9個月的下跌,累計跌幅15%左右。2018年3月北京二手房均價為58527元/平,與2016年12月的水平接近。

雖然如此,但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將近6萬元一平米的價格仍然是很有壓力的。

日本

有調查顯示,在日本,大部分年輕人結婚時並沒有買房,而是選擇租房或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日本年輕人看來,結婚沒必要一定買房,租房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日本內閣府2015年發佈的《住宅生活相關民意調查》

顯示,61.5%的被訪者說“想要買房”,13.4%的被訪者稱“總體上來說想要買房”,共佔總人數74.9%。

這就意味著約四分之一的日本人認為不買房也無所謂。這一比例在20歲至40歲的年輕人中更高。這些人認為,年輕時職業等各方面不確定性很大,說不定哪天就搬家了。另外,日本法律也傾向於保護租房者的利益,基本不會出現房東亂漲租金、“不給就滾”的情況。

從市場上來說,日本的不動產非常穩定,不會大起大落,租房者選擇的範圍非常廣。所以房租不會每年都漲,甚至有時候還會降。(什麼時候北京的房租也能降一點??)。因為房子有折舊率,新房是一個價錢,幾年後房子舊了就會降一些。

即便是選擇買房,日本年輕人也不大依靠父母,因為自己供一套房的成本比在中國一線城市要小很多。舉個例子,在距離東京市中心一個小時車程的東京衛星城,一套三室一廳的精裝修公寓樓,實用面積100平米,售價一般在3500萬日元之間,大約是200萬元人民幣左右。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插句題外話,實際上日本的老年人的儲蓄相當多,東京都政府在 2017 年一份報告中估計,日本大約 1800 萬億日元的家庭金融資產中有近 70% 由 60 歲以上的人持有。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所以他們想要支援子女買房什麼的也完全不是事兒,但關鍵是,他們大多不會這樣做……也是,有那麼多錢幹嘛不自己花,養娃還不夠辛苦的嘛?

韓國

我們的另一位鄰居韓國就比較慘了。韓國勞動研究院曾經調查過“年輕人最沒有自信的事情”,結果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擁有自己的房子”。

去年熱播的韓劇《今生第一次》還專門塑造一個專心致志還房貸,把買房視為人生最重要事情的男主: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現在韓國的年輕人對買自己的房子毫無信心,因為房價上漲的趨勢和中國神似。

據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2015年12月首爾地區公寓類住房(面積100平方米左右)平均成交價為5.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00萬)。雖然問卷調查也顯示了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對於買房的自信心也變大。但還是要低於談戀愛、找工作等其他選項。

年輕人活得不容易,買房買不起,也得向家裡尋求幫助…然而收入低的家庭心有餘而力不足。上面的調查也顯示,年收入在3000萬韓幣(約17.7萬人民幣)以下家庭的年輕人對於買房的自信心最低。他們無法向家庭索要更多資源,畢竟父母也得過日子。

也難怪,家裡沒辦法拿出錢,自己收入也難以實現飛躍,買房這件事看起來遙遙無期啊……

美國

雖然美國房價沒有北上廣這樣誇張,但35歲以下的美國人中,擁有自己房屋的人也不是大多數。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住房擁有率為35.3%,較2016年34%的低點有所回升,但遠低於金融危機前43%的水平。

原因有很多:首先美國年輕人經濟較為獨立,幾乎不會問家裡要錢買房。再有很少人有存錢的習慣,每月都要還各種貸款,加上近幾年經濟發展情況不容樂觀,買房並不容易。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而那些能存下錢的人,也不一定就想買房。

因為美國投資渠道眾多,而且買房容易養房難,租房反倒是省事……種種原因,造成了美國年輕人買房比率較低。

下圖是一位美國網友在Reddit上的提問,34歲的她在糾結到底是買房還是一直租房,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即將有一個孩子、工作不穩定等等都是阻礙他們買房的因素。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其實在08年次貸危機之前,美國年輕人買房需要付的首付非常低,甚至有零首付的現象。不過這種現象是很危險的,在吃過苦頭後銀行謹慎多了,把首付提高到5%-20%。

所以,總體來說,美國年輕人由於貸款壓力過大、家庭幫助觀念不深等因素,在買房這件事上還是比較保守的。那美國的房子都讓誰買了呢?中國人啊!美國人租著中國人買的房,美滋滋。

挪威

最後給大家一波暴擊:分享一下世界上大概最不愁買房問題的國家,挪威。

挪威房屋政策的宗旨就是要讓大家都能擁有自己的房子,什麼房地產炒作的現象,在挪威可以說是不存在的。而且挪威銀行還有一種為18-34歲的年輕人設立的購房存款賬戶(BSU)

,這個賬戶的錢只能用來買房,不能用在其它用途上。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BSU的利息可以高達5%以上,最高的甚至還到達10%。很多挪威年輕人從18歲就開始在這個戶頭存款,等到要買房時,這個賬戶裡的錢就是買房的首付款來源。(劃重點,同學們。存錢還是很重要的。)

有一個讓人驚呆的事實:

普查資料顯示,挪威80%以上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畢業一兩年後就可以買下一所小公寓了。

不住大城市、家裡有地的年輕人則會選擇自己蓋一座房子……比如父輩擁有一塊兒地,他們的子孫後代在成家後,幾乎都會在這片土地上建造屬於自己的愛巢。Emmm……有點羨慕……

抱頭痛哭!看完全世界買房“難題”,還是我們最慘……

看了一圈下來,感覺除了高福利的北歐國家,大城市的年輕人買房都有點困難,不過其中最慘的還是中國和韓國,抱頭痛哭……

盤算了一下,可能還是去挪威海邊買塊兒地,自己造個小木屋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