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最近出臺的港股新政放寬了上市門檻,容許“尚未通過任何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發行人”和“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來港上市”,這讓國內很多新經濟獨角獸都在港股市場扎堆上市,其中不乏小米、映客、滴滴、美團等獨角獸公司。就在7月9日,小米作為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但是港股市場在IPO迎來井噴的同時破發潮也擴大,融資額也呈下滑趨勢。

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拿小米來說,作為新經濟的代表,也是同股不同權上市的代表,此次IPO是“流血上市”,光從估值來看,小米為了上市估值壓低了不少,從年初曝出上市行動時候的1000億美元估值,到後來的800億,再到路演詢價時的690億,最後以543億美元定價,也就是從1000億美元到543億美元,估值整整壓縮了一半沒有達到預期,不過這有一定市場環境的影響,“錢荒”的恐慌感還在,市場資金有限,作為新經濟獨角獸又繼續獲得投資,靠降低估值以未來的估值增長來吸引投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不僅是“流血上市”,此次新經濟公司上市之後的股價表現也不好,甚至可以說是集體暴跌,雖然估值一降再降,但還是有泡沫,有水分需要釋放,市場的反應也是對於未來不確定性的表現,未來股價主要還是得靠新經濟公司的具體表現。這種情況下,以小米為代表的很多新經濟獨角獸甚至開盤就破發,一度大跌5%以上,並且過了好幾天也達到17港元每股的發行價。

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對此,雷軍還是保持樂觀態度,總的來說小米這幾年的確不容易,此次IPO上市雖然估值不及預期,但小米在全球科技股排名還是能擠進前三。雷軍表示最近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小米能夠成功上市就意味著巨大的成功。的確,這次眾多新經濟公司是為了趕上二級市場的末班車,新經濟公司投入期長,投入資金大,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前期的一些投資人退出,需要尋求新的投資,IPO上市是大勢所趨。

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目前來看市場情況確實不好,實現上市之後公司還面臨著很多的難題,作為科技股這幾年的熱度也不如以前了,資本市場現在對科技股風險偏好降低,小米以互聯網公司為定位,目前也是比較艱難的時期。其實小米這一路走來挺不容易的,在2015年左右,小米估值就已經超450億,如果接下來發展依然很好的話,之後的一兩年將會是一個合適的IPO時機,不過2015年到2016年小米的發展並不好,好在後來小米自救成功。

雷軍說了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才有無限可能

此次上市對於小米來說或許是一段新的征程。就像雷軍說的,短期的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公司的價值還是最重要的。對於這些上市的新經濟公司我們更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看公司長遠的發展價值,小米還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公司,小米前幾輪的投資者也獲得鉅額的回報。同時小米現在也走出了一天自己的路,發展前景越來越好,這對投資者來說是最厲害的強心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