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鎮「精準醫療救助」受到省政府關注

日前,副省長陳星鶯對我市新橋鎮精準醫療救助舉措作出批示,要求省衛計委深入調研靖江的做法,對行之有效、可以推廣的舉措,及時總結推廣。

今年,新橋鎮聚焦因病致貧、返貧的“蘇中特點”,通過政府、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三方合作,整合市鎮兩級各類扶貧資金,吸引社會力量捐助,為低收入農戶投保醫療救助險,確保貧困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自付比例下降30個百分點

日前,新橋鎮貧困戶鞠先生因慢性支氣管炎至新橋城醫院住院治療,產生住院費用10098.9元,精準醫療救助後,個人自付255.8元,自付比例2.53%。

新橋鎮精準醫療救助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63人受益,共獲得救助金額353126元,自付比例平均下降30個百分點。以“腦梗塞”病為例,救助前,人均住院費用5829.13元,個人自付2595.6元,自付比例44.5%。救助後,人均住院費用4370.77元,個人自付627元,自付比例14.3%。

精準醫療救助對象是新橋鎮範圍內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員、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扶養人的對象,農村“五保戶”和經市政府批准的其他特殊困難對象,主要包括低收入農戶、低保戶、五保戶、失獨家庭和邊緣貧困戶。

新橋鎮民政部門為所有救助對象製作併發放《精準醫療救助卡》,並建立健康檔案。救助對象憑本人身份證及醫療救助卡至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後即可享受相應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為新橋城醫院。

已有1390人被納入救助對象

精準醫療救助舉措,通過精準識別、精準治療、精準救助,確保救助對象“一個都不少”。

新橋鎮財政、民政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走訪6類低收入群體,通過看家庭房屋結構、室內裝潢等,聽鄰里及家庭相關情況介紹,查看家庭戶口簿、工資收入證明、租賃協議、殘疾證明、病歷、醫療發票等資料,拍攝家庭外景,精準識別救助對象,“一人一檔”建立資料庫。經民主評議、公開公示、審核確認,1390人被納入醫療救助對象,新橋鎮適時對救助對象實施動態管理,保證救助對象的精準性、全覆蓋。

定點醫療機構新橋城醫院根據“優質高效、安全可控、價格低廉”的篩選原則,建立藥品耗材、檢查治療首選目錄庫。同時,建立相應管理制度,確保對所有入院貧困戶做到“三優先”,即優先使用首選目錄內藥品耗材、檢查治療項目,優先享用醫院惠民政策,優先進入“綠色通道”。

以抗生素為例,基本藥物目錄共25個品種,篩選後,20種“價格低廉、療效確切”的被納入首選藥物庫。醫用耗材如骨科用鋼板,進口、合資、國產價格差異在數千元直至數萬元不等,經篩選,質量過硬、價格相對便宜的國產知名品牌進入首選耗材庫。

為最大限度降低貧困戶小病就醫負擔,防範“小病拖成大病”,新橋鎮醫療救助特別突出門診環節,在模式上按病情輕重分別實施門診和住院救助,專門開發低收入農戶身份信息自動識別管理系統,免一般診療費、免三大常規檢查費,特殊檢查費用補償報銷15%;對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按住院政策予以救助;對住院費用,經城鄉醫療保險實際報銷後,剩餘自負部分目錄內的按90%予以補助。

發揮扶貧資金最大作用

日前,一貧困戶因“上肢骨折”到新橋城醫院治療,出院時一次性獲得5000多元救助,他說:“有了醫療救助後,自己不用去找各個部門申請,但得到的救助比之前每個部門加起來的補助都多。”這些都得益於新橋鎮統籌各項資源的舉措。

制訂精準醫療救助舉措時,新橋鎮立足市場化推進扶貧工作,與中國人壽江蘇分公司合作,開發“醫療救助險”,為貧困戶報銷除城鄉醫療保險之外的相關醫療費用,保費在標準費率基礎上大幅下降,從800元/人降至400元/人,年度內報銷最高額度達15000元/人。新橋鎮把以往撥付給紅十字會等專項補助資金及各種慰問金等點滴扶貧資金集中起來,統籌資金55萬元,為全鎮1390名救助對象購買精準醫療保險。

新橋鎮副鎮長耿光明介紹,鎮級層面資金,整合了貧困戶免費體檢資金和解困資金,每年15萬元;市級層面資金,整合了民政大病救助、紅十字會、慈善總會(兒童大病救助)等資金。過去貧困戶憑個人相關資料到相應部門申請救助,現由新橋鎮年底統一向市財政結算補助,補助資金用於投保救助險。

整合各部門扶貧資源,提高了扶貧資金使用效益,為貧困群眾撐起一頂“醫療救助保護傘”。以往貧困戶在遭遇大病時,需本人向民政、紅十字會等多方申請救助,金額一般不超過2000元。現在通過定點醫院的結報系統,實現一窗受理,一卡報銷,一次辦結。據測算,享受精準醫療救助後,救助對象住院實際報銷比例均能達到90%及以上,比傳統模式高出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