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寧武之蘆芽山旅遊聖地

地理環境:

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88米,主峰絕頂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石砌建築——太子殿。據考證,蘆芽山是中國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太子殿即為佛頂。

蘆芽山峰巒重疊,山峰尖峭,森林廣茂,區內有700多種植物、240多種動物,100多種名貴中草藥,是世界罕見的生態基因庫。不僅擁有珍貴樹種落葉松、雲杉,而且是世界珍禽、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山西省鳥——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

這裡峰巒重疊,簇擁大小200多座山峰,溝壑縱橫,崖溝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餘處。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霧縈繞,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蘆芽“破土而出,生機勃勃,鮮嫩欲滴,引人入勝。雨後日出,蘆芽墨綠色的山體,還會變換出一種火紅的色彩,偶爾也可遇到狀似“輪”,五彩斑斕的“蘆芽佛光”。

蘆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蘆芽山在寧武縣城西南30公里的管涔山腹地,群山森列,重巒疊嶂,危崖峭壁,碧波松濤,其主峰更是峰巒特秀,怪石嶙峋,巍峨挺拔,雄距朔方。這便是國家級優秀森林公園、聞名晉西北的古毗盧佛道場面積21453公頃。

蘆芽山主峰絕頂周方僅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正方體狀石砌建築,這便是太子殿。因其位居群山之極,數十里外即可看到。

太子殿為石基石壁構築,殿脊有一鐵校直指蒼穹,似為避雷特置。殿頂向四面披散,原以銅瓦鋪蓋,今已遺失。殿門北向而開,門據有石鑿“太子殿”三字赫然醒目。兩側牆壁 又鑿“佛祖”二字,工整雄勁。

主要景點:

馬侖草原

馬侖草原海拔2721米,面積6000多畝,形成於75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與蘆芽山南北相望,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之一。這裡牧草肥沃,是歷代帝王牧養戰馬的基地。馬侖草原將草甸、森林、高山、峽谷、奇松、怪石、長城、將臺、基塔融為一體。東南隅有怪松苑,正南面是奇石坡,西南隅坍塌的舍利塔群半掩半露隱沒於草叢中,北齊長城縱貫草原東西......

最美寧武之蘆芽山旅遊聖地

情人谷

情人谷位於寧武縣城西林溪山深處,是一條幽雅美麗的溝谷,相傳是一對情人頂風熱戀,終成脊籍的寶地。整條溝谷全長十華里,一條四季不斷的清溪自谷掌流出,在落差十數米的瀑布下,形成許多石潭。整條出谷由許多“S”型組成,每個“S”型都蘊藏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隨季節變化各呈紛異,是一處迴歸自然、抒發情感的浪漫之境。

萬年冰洞

2005年,寧武萬年冰洞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中,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現開發近百米。洞內大大小小的景緻或玲瓏剔透,或晶瑩奪目,或婀娜多姿,或雄偉壯麗,無不令人驚歎。堪稱一個冰的世界。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鍾、冰人、冰菩薩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它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冰的環境,而洞內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分成上下多層,通過鑽冰洞,下冰樓梯,過冰棧,可到各層觀光。每層可容納數十人,洞內四周全是冰。它是全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罕見的大冰洞。進入這個100多米高的五層水晶宮,感受什麼叫做”別有洞天“,感受什麼叫做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漫步在這奇特的冰世界,一定會使你出現幻覺,彷彿置身於萬里冰封的北國冰雕之地,又好似徜徉在石筍林立的南方溶洞。萬年冰洞在科學界稱之為“負地熱現象”,其成因一直困擾著相關學者。這個萬年冰洞靜悄悄地,深藏在我們山西寧武縣涔山鄉麻地溝村東,海拔2300米的山上。說它是世界奇觀,一點都不為過。它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冰的環境,而洞內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特別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洞內寒氣逼人,冰筍玉立。這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罕見的大冰洞。走進這個冰世界,只見洞內的地面、洞項、洞壁上全是冰,滿目的冰柱、冰簾、冰瀑、冰筍、冰花、冰鍾、冰床、冰錐、冰葡萄、冰掛、冰獸、冰人.......萬年冰洞距地面有100多米,請注意,這裡指人可達到的相對深度,下面還有多深,還未探測開發。

更使人們奇嘆不已的是:與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處,有一處千年不熄的地火,當地人稱千年火山。這一冰一火,本是相剋,卻奇妙地共存於同一山上,可謂世界奇觀,中華一絕。該“火山”並非科學意義上的“火山”,而是埋藏於地下的煤層,因多種原因造成的自燃現象。在東寨鎮前往天池的三岔路口的對面山上,即可看到這種自燃現象,遙見輕煙繚繚。

懸崖棧道

“懸峽”的奇觀之一是全長42華里的清真山古棧道,棧道所經之處連綴起毗盧殿、曉祖庵、仙人洞、北天寺等十餘處懸空古剎,一派“琳宮不盡懸崖半,棧道孤浮絕壁中”的佛國勝景。我國著名橋樑建築專家茅以升教授將它和長城、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建築奇蹟,是我國現存最長、最完好的水平型連洞式佛教棧道。

然而您不會想到的是,在蒼茫雄曠的晉西北黃土高原腹地,竟然默默無聞地隱藏著一條險峻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劍門蜀道的清真山古棧道。清代張彥坤有詩讚嘆:

無數青山入望寬,蘆芽隱約掛雲端。

磴盤鳥道三秦接,人擁羊裘六月寒。

水漲巉巖諸嶺隔,穴居煙火幾家殘。

從來巴蜀稱艱險,不比樓煩道路難。

棧道是古人挑戰自然、利用自然、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的產物,作為一種因地制宜的交通手段存在於大江南北的深山峽谷之中。和我國現存的眾多古棧道相比,清真山古棧道可以稱得上個性十足。首先,從形態上說,它是我國現存最長、最完好的水平型連洞式棧道;其次,從功用上說,雖身處塞上邊關,它卻是一條擁有祥和氣質的宗教棧道;最後,從身世來說,它古老神秘,從始建的年代、修建的目的到開鑿的方法都是至今難解的千古之謎。

石門懸棺

蘆芽山石門懸棺位於寧武城西70公里處小石門村西極為幽僻的山谷內,峽谷深處有一個幽僻的巷彎,入口石壁如門,巷內林木蔥翠,古建專家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考古專家認為石門懸棺是長江以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處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這就是頗具神秘色彩的石門懸棺景區。環顧石門內的石壁,並非危巖高聳,而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著綠樹灌叢,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巖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數數竟有11具之多。

除此外,在石門周圍一帶的山壁上,還有零星的懸棺分佈。懸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陰涼乾燥處,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數十米,十數米高的不等。據考古專家們考證認為,石門懸棺是迄今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唯一的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

汾河源頭

汾河源頭位於寧武縣東寨鎮北樓子山。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的母親河。汾源四周九山匯聚,溪流淙淙,亭臺樓榭,風光旖旎。汾源靈沼處,原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剎,名為雷鳴寺。因汾水從石崖下龍口噴出時聲如雷鳴而得名。雷鳴寺始建於隋代,明代毀於兵火,明末重建,之後又毀於文革,在1994年時又重新新建,總體規模宏大巍峨,廟宇依山而築,殿堂櫛次鱗比,四周古柏掩映,寺內朱簷金頂,琉璃布瓦,雕樑畫棟,紫檀木刻。一幅幅壁畫懸塑巧奪天工,一塊塊古纂石刻細膩猷勁,加之無數亭、臺、樓、閣、樹、廊、門、洞合理佈局,相映生輝。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此處舉行古廟會。屆時鄰近州縣以至內蒙、河北客商遊僧,專來赴會,盛況空前。

源頭有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靈沼”四個大字,壁上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雷鳴寺、魁星閣挺立樓子山上,沾汾河之靈氣,氣象不凡。自古以來就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

漢白玉龍口就是千里的出水口,汾河從這裡開始“薄一溪灌注千里”,養育了五千年的三晉文明和兩千萬山西人民。

汾河全長716公里,流經山西19個縣市,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養育了40%的三晉人民,同時也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三晉文明,是山西人心目中慈愛而博大的母親河。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說汾河716公里的河川中流淌著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三晉五千年文明史,那麼我們今天將要遊覽的汾河源頭就是這燦爛文明的源頭活水了。正因為如此,古人才發出了這樣的讚歎:“薄一溪灌注千里,三晉第一勝境也。”汾源是如此的神聖偉大,早在《詩經》、《淮南子》、《山海經》這些古老典籍中就有了對它的記載,而北魏酈道元的偉大地理學著作《水經注》更是用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汾水之源“雜樹交陰,雲垂煙接……水流潭漲,波襄轉泛”的美麗風光。

天池

蘆芽山天池(亦稱“管涔山天池”)是中國三大天池(備註:三大天池是管涔山天池、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之一,十幾個海子組成了華北罕見的高山湖泊群,其中最大的兩個俗稱“公海”和“母海”。此天池古稱“祁連泊”,“祁連”在古代遊牧民族語言中就是“天”的意思。

“公海”和“母海”不僅養育了汾河、桑乾河這兩條千里巨川,湖畔豐美廣闊的牧場還贏得了“樓煩牧政甲天下”的讚譽,秀美寧靜的湖山還留下了16位帝王的足跡。

趙武靈王於此大敗樓煩,北齊諸帝於此巡遊避暑,尤其是隋煬帝曾輝煌一時的汾陽行宮,史書記載內外六重、逶迤百里,宮殿基址至今猶存,今天我們來到天池仍可觀春之錦鱗、夏之風雲、秋之明月、冬之冰潔。

寧武人都把天池也叫做馬營海(也叫“母海”),是天池湖群中面積最大的湖泊,海拔1771米,平均水深8米,面積0.607平方公里,蓄水量800萬立方米。

一池碧藍清澈的湖水在高天厚土的懷抱裡給人以驚世駭俗的空靈之美。當你用一顆純真質樸之心去與她交流的時候,你會發現,她就像一位閱盡了榮辱興衰的母親一樣,那樣的神奇古老、淡泊寧靜、仁厚博大。

最美寧武之蘆芽山旅遊聖地

珍稀動植物

這裡珍貴的野生藥材有黃芪、黨參、沙參、靈芝、茯苓等。珍奇動物有艾虎、金錢豹、麝、鹿、狍羊、山貓、豺狗等獸類36種。鳥類 116種,最出名的要算褐馬雞了。褐馬雞,與大熊貓、長臂猿等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全國除神農架偶有發現外,只有山西的蘆芽山和龐泉溝兩地才可到。

據有關資料披露,蘆芽山區有褐馬雞1700多隻。它性勇敢,善爭鬥。古代的帝王,曾把褐馬雞的羽毛做成“褐冠”,獎勵他的武士們。清代,一雙褐馬雞在歐洲市場上可售2000個銀幣。中國科學院鳥類學會的會徽上,就有一隻雄健的褐馬雞。山西的省鳥,即是褐馬雞。

最美寧武之蘆芽山旅遊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