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山茱萸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戰亂頻繁。當時,太行山一帶地屬趙國,山上村民大都靠採藥為生,但必須把採來的名貴中藥進貢給趙王。有一天,一位村民來給趙王進貢藥品"山萸",就是現在所說的"山茱萸",誰知趙王見了大怒,說道:"小小山民,竟敢將此物當貢品,豈不小看了本王!"這時,一位姓朱的御醫急忙走了進來,對趙王說:"山萸是種良藥,這位村民聽說大王有腰痛的頑疾,這才特意送來的。"可趙王卻說:"寡人用不著什麼山萸。"進貢的村民聽後只好退出。朱御醫見狀連忙追出來說:"請把山萸交給我吧,趙王也許終會用上它的。"聽罷,村民將山萸送給了朱御醫。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山茱萸

很快,三年過去了,山萸在朱御醫家中長得十分茂盛。他把山萸採收、晾乾,好好地保存起來,以備使用。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山茱萸

有一天,趙王舊病復發,腰痛難忍,朱御醫見狀,忙用山萸煎湯給趙王治療。趙王服後,腰痛的症狀大減,三日後逐漸痊癒。趙王問朱御醫給他服了什麼仙丹妙藥,朱御醫把山萸的功勞告訴了趙王。趙王聽後大喜,下令大種山萸。有一年,趙王的妃子患了崩漏症,朱御醫當即以山萸為主配製方藥,治癒了妃子的病。趙王為表彰朱御醫的醫術和功績,就把山萸更名為"山朱萸"。後來,人們為了表明這是一種植物,又將"山朱萸"寫成現在的"山茱萸"了。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山茱萸

山茱萸的作用與功效

每一味中藥背後都有一個美麗傳說之山茱萸

為山茱萸落葉小喬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成熟果肉。10~11月間,果實成熟顏色變紅時採摘,除去枝梗果柄,用文火烘焙或置沸水中略燙,及時擠除果實核,曬乾或烘乾。

【處 方 名】 山萸肉、藥棗、棗皮。

【性味歸經】 酸澀微溫,歸肝、腎經。

【功 效】 補益肝腎、澀精斂汗。

【應 用】 用於治療肝腎不足、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陽痿滑精、尿頻、虛汗不止、婦女體虛、崩漏失血、帶下等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