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從小編這幾天發表的文章來看,很多讀者都知道甚至比較瞭解 “春秋五霸”,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讓大家給“春秋五霸”做個排名,又會怎麼選擇呢?其實在小編看來,歷史早有定論。

通常,“春秋五霸”有兩種說法。

一種指的是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依稱霸的先後順序排)。這是唐代司馬貞,在研究司馬遷的《史記》後給出來的說法,不過這個說法有很多人不認可。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其一,宋襄公只有霸主之名,而無霸主之實,就算是司馬遷本人來解釋,估計也很難把這個說法給說圓咯。只能理解成司馬遷時代大家都很看重“禮儀”、“仁德”等儒家經典思想,就這個層面上來說,宋襄公的確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其二,秦穆公稱霸時,秦國固然是兵強馬壯,打敗過最強大的晉國,但同時也被晉國狠狠收拾過兩次,而且有西邊的戎族等部落牽制,秦國比其他國家更少參與到中原的事情上來,要說“稱霸中原”,也有點名不符實,說“稱霸西戎”倒是很貼切。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但秦國在春秋時期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這位秦穆公了,這時候的秦國比起晉國、楚國、齊國尚且略差一籌,更不要說其他秦公在位的時候了。秦國真正強大起來,還是要從戰國中後期秦孝公和商鞅的時代算起。

所以“春秋五霸”還有第二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種說法呢來自荀子所著的《王霸》,相比司馬貞的唐代,荀子生活在戰國後期,離春秋時期也就二百年左右,所以小編覺得這種說法更為靠譜。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對比兩種說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的位子都很牢固,這是為什麼呢?

小編認為,作為中原霸主,除了稱霸的國君在位時能號令天下,在稱霸的國君去世之後或者去世之前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這個國家也應該具有十分強大的威懾力才對。如此看來,之前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

首先看看齊國。齊國其實從齊桓公的爺爺齊釐公開始就算是一方霸主(公元前720年左右),齊桓公在位的時候國力達到頂峰,一直到齊桓公身死(公元前643年),稱霸大約有80年的時間,但之後的齊國雖無霸權,卻依然是一流強國,強大了約250年。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然後是晉國。晉國是從晉文公的父親晉獻公時代強大起來的(公元前675年左右),晉文公後的晉歷公、晉景公、晉悼公又數次將晉國的國力推向頂峰,到後來“三家六親”執政(公元前550年左右),晉國才算是逐漸走向了下坡路。但直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晉國都是各諸侯國公認的盟主,所以晉國足足稱霸了約150年,強大了約200年。

接下來是楚國。楚國從和齊國爭霸的楚成王開始算起(公元前660年左右),到楚莊王時期霸權達到巔峰,直到後來的吳楚爭霸(公元前506年左右),稱霸了約50年,強大了約150年。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最後吳王和越王,這兩位稱霸時間比前面三位晚了許多,這時候已經是春秋末期。吳國從吳楚爭霸一直到亡國,稱霸了30年,強大了70年。

越國從吳越爭霸一直到春秋結束,稱霸了20年,強大了50年。

從一個國家的層面上來說,長盛不衰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綜合強大的時間和稱霸時間,“春秋五霸”的名次是:晉國>齊國>楚國>吳國>越國。

不要再糾結“春秋五霸”的排名了,歷史早有定論,楚國第三

但考慮到吳王闔閭是被越王勾踐重傷而死,而吳王的兒子夫差也在勾踐的復仇中亡國,故此小編認為越國應該排在吳國前面。是為:晉國>齊國>楚國>越國>吳國。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